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织女”们的生活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8-14 10: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马建红 法学博士

  当代人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夕”,硬生生地过成了浪漫的情人节。那些在大街小巷中牵手漫步的情侣或酒店客栈中的烛光晚餐,取代了神话故事中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哀怨凄婉,这多少算是古老传说在现代的一种美好延续吧。

  在每个特殊的节日,大抵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温传统的契机,而不同的人在过节时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记忆中的七夕,或许是小时候吃过的“乞巧”果,或许是深夜里灿烂的星河,又或许是在夜凉如水的葡萄架下一家人闲话家常的情景。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七夕就是小人书中牛郎挑着箩筐里的一双儿女追赶织女的身影,而在人们心目中所能想到的牛郎织女的经典形象,或许就是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以及他们那段脍炙人口的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生活其实非常简单。《天仙配》一开始就借七仙女之口,表达了对人世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姐常说人间好,男耕女织度光阴”。只是这种貌似简单的生活方式,真正过起来并不轻松。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待字闺中时就要学习包括织布裁衣在内的各种技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岁嫁与府吏焦仲卿为妻后,其生活更是艰辛,“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在后世的诸多诗文中,说到“机杼”之声时,也多与夜深人静这一时间节点联系在一起。如李白《赠范金乡》中有“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的记述;宋人魏庆之有“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的诗句;明朝沉鲸在《双珠记·北斗化僧》中有“尽道秋惊凤律,夜静龙梭,且得停机杼”的描写。这些“诗意”吟咏的背后,是织女们不眠不休疲惫的身影。“织女”们对社会的贡献,除了洗衣、做饭、照看子女之外,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最基本的穿衣御寒的需求,女性这“半边天”的作用可谓自古皆然。

  印象中古代女性的生活,大抵上就是《红楼梦》中十二钗那样的,每天或吟诗作画,猜拳行令,读书绣花。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女性的生活并不总是那么具有诗情画意。伊佩霞的《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一书中,专门有“女红”一章,而这里的女红,不是我们想当然认为的织补刺绣,而是实实在在的与纺织有关的各种劳作。书中通过对南宋舒岳祥之诗的解读,认为当时浙江农村妇女,要从事采茶、车水、从井下汲水、把食物送到田边地头、舂打稻谷、做衣服、种庄稼、卖鱼卖菜等非常辛苦的劳动。

  也许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们,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而精致的生活,但在必须通过劳作满足自己衣食之需的大多数家庭里,女人们不得不像男人那样辛苦地、长时间地干活。比如陆游的日记,记录了崇德县一带的女人,会在脚下踩着水车的同时,手上还在捻着麻线。而在范成大的诗里,则记述了老太太、年轻姑娘以及孩子在背上睡觉的妈妈们,刚刚过了采桑叶的季节,就又立刻去采茶。

  无论女性干了多少农活,她们的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从事耗时费工且大多数工序需要在室内完成的纺线织布。纺织业被视为基本的、堪比耕种的生产劳动,男男女女只要做好“耕”“织”的分内之事,一家人就可以丰衣足食。

  在宋代,司马光在文章中描述男人不畏严寒从夏到冬的耕地、播种和收割,女人养蚕、绩麻、把线装在织布机上,丝丝缕缕地织成经纬交叉的布匹。而朱熹在催促百姓努力干农活时,也特意号召他们植桑种麻,这样女人就可以养蚕、纺线、织麻布和丝绸。可以说,女性群体性的职业就是织布,当“织女”。

  当然,由于气候与土质的差异,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农家妇女都必须去做“织女”,比如在出产茶叶的地方,茶户就可以用茶叶换回他们所需要的布匹。另外,即便都是“织女”,也会因纺织原材料的不同而从事不同的作业,比如在适宜种植“麻”的地方,女人需要在经过一系列工序之后进行“捻线和纺线”,捻麻线的活计要耗费女性很多时间,所以“村里的女子会一边走路一边捻麻线”,而纺线则可以由女人在自己家里用简单的设备干好,“何时开始,何时停工,都可以服从家里别的事的需要”,这或许就是夜里常闻机杼声的原因吧。“织女”们的劳作,支撑了古代社会家庭的基本生活,也部分地支撑了朝廷的财政税收。

  在《天仙配》中,七仙女和她的姐姐们,用她们的“仙技”在倏忽间完成了织布的工作。现实生活中,陪伴织女们度过漫漫长夜的只能是单调而寂寥的机杼声。即便如此,织女所追求的“男耕女织度光阴”理想生活也并未持续长久,在玉帝王母的干涉下,牛郎和织女只能在浩瀚的星河两岸隔河相望,也许正是这样悲剧的结局,才使七夕的故事千古传唱吧。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