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束战胜自我、走出幽谷的希望之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一束战胜自我、走出幽谷的希望之光

来源:南方日报2021-08-22 10: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作者:蒋述卓

  在20世纪,关于精神心理学的探讨与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精神心理治疗正式进入现代医疗领域,为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特殊人群带来了希望之光。但整个社会的环境尤其是普通民众对这个领域一直是陌生的,甚至是缺乏常识的。作家李兰妮在2008年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长篇纪实文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详细记录了她如何与抑郁症抗争、走出自杀绝境的精神历程。此书在当时产生过轰动性的影响,一时洛阳纸贵,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还为她的书举办过专题研讨会。时隔13年,她又出版了《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这一次记录的是她以作家身份去体验生活,想方设法主动入住广州与北京两地精神病院的经历,接触、了解大量精神病患者以及在那里工作的医生、护士和护工,旨在帮助患病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和对待病因病源,走出认知误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精神疾病,为精神病患者点燃一束战胜自我走出幽谷的希望之光,为他们的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呼吁社会大众守望相助,携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本特殊的书,一本奉献给社会的厚重礼物。

  如果说《旷野无人》是一本不忌讳说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如何战胜抑郁走出来的个人记录,那这本《野地灵光》则是一本作家主动深入精神病院,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探寻那道少为人知的幽暗深谷,为人们揭示那个特殊领地的心灵奥秘和希望之路的指南。书中的李兰妮既是患者、弱者,同时又是生命河流中的强者。书中多次提到过她在要不要入住精神病院时的犹豫、动摇,“有点怕”“真的怕”“清晰地感觉到:李兰妮,你害怕”“胆怯。要不要放弃”,甚至还“作了最坏的打算”。害怕是本能,而勇闯则是责任。她表示过“于公于私”都要去住精神病院,哪怕只是探探路。于私,她是救自己;于公,她则是要救别人。“如果我没把自己救出来,怎么去救别人?拿什么去救别人?”“于公于私,我迫切需要有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的第一手资料。必须住进去。”作者正是以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精神,勇敢地闯入了幽暗深谷。

  书中写到,她的住院是很不顺畅的,经历了许多道坎,但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一个作家的揭秘欲、探寻欲、表达欲驱使着她想尽各种办法去住院。为了进入广州惠爱医院,她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实地调查的准备。为了住进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简称北医六院),她通过闺蜜辗转找到了该院精神流行病学的学科带头人。在医院里,要过吃喝拉撒睡的关,过病房管理员的关,要忍受病房病友及其家属,还要过各种治疗的关:吃药与物理疗法,如经颅磁刺激疗法、电针、全麻醉电休克等。

  一个勇敢者、探索者的形象,一个类似普罗米修斯的形象,身为重度抑郁症患者兼作家的李兰妮形象,与她平日里的文弱形象高度地统一在她的作品里。

  作为一种医学叙事,李兰妮的这本书并不是仅仅在写自己,而是通过她的“所看所听”的亲身经历写出了那些生活在精神病院里的特殊群体形象,她忠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悲欢怒笑、酸甜苦辣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并通过他们映照出了外界看待与对待他们的态度。她要揭示的是,这群特殊的“社会人”其实都脱离不了社会环境,他们的患病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族的原因、家庭的原因,更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原因。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患病的不同病因,又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和复杂的生活。他们要活下去,要从精神病院中走出去,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他们是有希望的,尤其是那些80、90、00年后的年轻人,他们只是缺乏对精神病的认知,以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开放的性格,他们完全可以战胜自己,走出深谷,迎接光明。

  李兰妮塑造这些形象的时候,并不是袖手旁观的,而是靠一边观察了解,写出他们的患病状况,一边揭示出他们患病的成因,目的在于提醒他们及其家属乃至读者,这种状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使是得了病,只要治疗得法,少走弯路,也是会康复的。

  此外,李兰妮还刻画了一些患者家属的形象,对他们虽然是寥寥数笔,但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荣荣的妈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在家里对老公强势,对女儿则强力控制,爱得女儿都喘不过气来。其实她本人的心理就有一种精神毛病,不过表现得隐性而已。

  写作时,李兰妮大部分是靠观察,并根据自己对精神医学的了解而去进行叙述,不可能对每个人的家庭状况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揣测和想象,如在“小澳洲”的问题上,她认为小留学生的家庭受到一种委托,将家庭的使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派遣孩子带着一项使命到外地去。“如果使命对受派遣者的天赋、资源储备有着过分的要求,会使之不堪重负。或者几种使命互相矛盾,受派遣者就会无所适从,导致受挫折和失败。超过个人禀赋和现实条件的派遣,会出现悲剧。”如果是出现在夫妻关系冲突或者疏远的家庭,受派遣的孩子焦虑更深重。多数父母是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的。而对孩子无限制的娇惯和绝对控制,也会导致孩子的各种精神障碍,父母往往对此视而无睹,习以为常,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另外,谈判家族遗传对此忌讳很深,人们往往不愿正视。李兰妮对自己家族尤其是母亲有精神疾病毫不隐晦。她还在书中列举了历史上若干名人的家族精神病遗传的案例,如拜伦家族、海明威家族、丁尼生家族、舒曼家族、伍尔夫家族、梵高家族等等。她指出,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人以及内部关系紧张、充满矛盾的家庭来说,家庭也可能是病灶和传染源。而艺术家疯癫的例子可以多到用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夏洛特·勃朗特、马克·吐温、左拉、柴可夫斯基、维克多·雨果、柏辽慈、肖邦、瓦格纳……

  李兰妮还在叙述文体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她在每一节的结尾结合她所遇到的疾病案例采用了一种资料性的排列,通过医学选摘介绍了精神病学的若干知识包括各种名词、概念以及治疗手段,如心身医学和精神病学、额颞叶痴呆、精神分裂症、梦魇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进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自恋型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电抽搐治疗(电休克)、额叶切除术、神经成像技术、心理治疗等等。

  李兰妮坚信,当广大读者懂得更多的精神病学常识的时候,会对精神病患者有更多的同情与了解,会更愿意帮助患者走出幽暗深谷。患者及其家属如能读到这本书,将能够正确认识病灶的产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也一定能获得灵光早日走出幽暗深谷。

  (作者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