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南三书》:绵延岁月里的江南风雅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江南三书》:绵延岁月里的江南风雅

来源:海南日报2021-08-30 09: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胡烟

  华诚有古风。

  怎么说呢?首先是他的文字,干净,不染尘渣,如雪后大地,或深山古刹,是与世隔绝的产物。读来,常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其次,华诚其人,半个古装扮相,从发型开始,头顶扎马尾,一身妥帖的棉布衣,一双黑布鞋,看不见现代名牌标识,穿在身上很自如,像是剑客,步伐里带着竹林间的风。后来,我关注他策划的书,唯美、整饬、慢节奏,委婉地与现代社会的浮躁、粗糙相抗衡。又想起他在稻田里劳作的情境,戴草帽,卷裤脚。身上的泥巴是几百年前的泥巴,手里的秧苗,也是几百年前的秧苗。

  《江南三书》 作者:周华诚 版本:浙江摄影出版社时间:2021年1月

  如此,我读他的《江南三书》——《廿四声》《春山慢》《寻花帖》,常常想起几位古人,也可以说是江南的几位故人。心思随着他的文字走,眼前忽而是这个人的影子,忽而是那个人的影子。庆幸着,虽然隔着多少岁月,纯粹的江南之美却没有中断。在纸上,在华诚的文字间,绵延下来,有增无减。

  我说的那几位古人,首先是吴昌硕。吴昌硕晚年定居上海,常常念着昔日的田园。他的故乡,湖州安吉县的鄣吴村,那是云彩挂在门框上的村庄。还有他避难后开荒的“芜园”,也就半亩土地,种了梅、翠、兰、葫芦、南瓜。在这个小园子里,吴昌硕度过了十年的耕读生涯。晚年,他日思夜想,刻印章“田园瓜果助米粮”“菜根有至味”。并有诗曰“不如归去饮苕水,老屋破抵兰亭撑。”又曰“不如归去寻生活,数亩湖田种秫桑。” 繁华大上海,吴昌硕在梦里呢喃着,归去,归去……

  很多人是将“归去”当作梦呓,在心头萦绕一生。而华诚,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归去”了,而且世俗地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华诚是辞掉了报社的工作,回归到他的家乡常山,回到那片“父亲的水稻田”,回到那个整面窗户都是蓝天和竹林的“稻之谷”。他听从着内心的召唤,回到了“春山慢”的状态。如是,才有了那些关于山的唯美的缓慢的文字,安抚了如我一样焦灼为生计打拼的匆匆行者。这一点,足以令吴昌硕羡慕吧。

  吴昌硕写“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周华诚写“我避了人群,随处踱步,这山野之中,藏着我喜欢的事物,古树、青苔、雨水、飞鸟。”吴昌硕写“锄梅引春气,种菊待秋暮。”周华诚写“在田间,在山上,挖番薯、掘芋头、拾板栗、捡核桃,采山茶果”……

  劳作,让吴昌硕的笔底,有千钧的重量,“苦铁画气不画形”。劳作,使周华诚的江南写作,有了丰满的根系,避免了小清新式的婉约轻盈。

  华诚是美食家。《啖笋以留春天》《庖厨记》《六月槜李》等篇章,当然跟吃食有关。想到美食家袁枚,也是杭州人。

  二人在吃上,最相近的,是不求奢华,尊重着食材本身的质朴。

  袁枚宴客,全按自家本色做,不趋时媚俗,一菜献一性,一碗成一味。艳色不让用糖炒,求香不让用香料,以免伤了本味。更美妙的是,随园的花果曾进入食单,新鲜雅致。春天是藤花饼、玉兰饼,夏天熘枇杷、炙莲瓣,秋天则是灼竹叶、栗子糕,随时入馔。一桌子的雅致,一桌子的故事。

  华诚也如是。“笋之味,冬笋在厚,春笋在鲜。食冬笋,宜大雪封山,围炉煮笋,大块的冬笋煮大块的咸肉,大碗喝杨梅烧酒。笋也厚,酒也厚,人也厚,小日子就富足。食春笋,则宜小炒,宜煮汤,宜赏春花,宜品新茶。故,笋也鲜,人也鲜,景也鲜,满眼都是清新。”(《啖笋以留春天》)

  再者,袁枚的性灵说,从杭州美好的山水里生长出来。华诚的文字,也是得到了江南那方水土的滋养。清、淡、灵、秀、雅,像是西湖边那些美好的树,百种角度欣赏,品出万般滋味。

  读《上天竺观雪》《一掌月光》,以及二十四节气的诗意书写,让我恍惚想起张岱,那个在湖心亭看雪的风雅文人。

  张岱自称纨绔子弟,其实只是他晚年的忏悔而已。读《陶庵梦忆》便知道,他并不一味奢靡。在他眼里,清风明月无价,近水远山有情。玩味不尽的,大多是风景。不系园看红叶,白洋看潮,梅花书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坐卧其中,赏景,喝茶,发呆。过的都是好日子。只是常人没有这般的闲心思罢了。

  华诚也懂风雅。多年前,为了早晚看西湖,举家搬到了杭州。于他而言,赏景这件事,或许比现实的生存更重要。

  张岱的小品文,言少而意多,醉了很多人。华诚的文字也极好,举重若轻,暗暗下过很深的功夫。看起来像有香扑鼻,听起来叮咚如山泉。

  还记得第一次读他的《梵净山走神》,一声声“二禾君”,语气低沉绵柔,像是欲将我从梦中唤醒,又像是将催我入梦境。真正能称得上美文。张岱若是读了,也一定认他作知音。(胡烟)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