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想之城》:塑造职场剧“中国气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理想之城》:塑造职场剧“中国气质”

来源:解放日报2021-09-23 10: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曾于里

  作为这些年来不断探索发展的一种类型剧,职场剧对特定工作人群的刻画、对职场矛盾的呈现,确实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但观众的满意度未能同步。正如评论所言,“职场剧虽一直是影视市场企盼开发的蓝海,作品质量却良莠不齐,究其原因,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稍有不慎就会滑向披着职场外衣谈恋爱的一端,更是与它超高的创作难度不无关系。”而近期推出的职场剧《理想之城》,不仅口碑不俗,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对当下国产行业剧来说是值得探究的一部作品。

  一部职场剧包含职业、职场、职人这三个元素,看似简单容易,但要真正“吃透”,难度系数不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理想之城》为之后的职场剧创作打了个样。

  一

  电视剧类型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职场剧更是如此。可以说,职场剧是中产阶层崛起后的产物,职业分工越来越细,白领越来越多,就需要有更多的影视作品反映他们的生活、呈现他们的情感、表达他们的诉求。近10年来,国产大制作职场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诸如《亲爱的翻译官》《谈判官》《外科风云》《精英律师》《平凡的荣耀》《紧急公关》等。然而,大多数职场剧未能获得观众认可。无论是大导演还是知名演员,纷纷落入职场剧的“坑”里。

  职场剧难获成功的根源在哪里?

  其中一个方面是,编剧常务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所创作的职业的特征是什么。或是从二手资料堆里整合,或是闭门造车,或是打着职场剧的幌子谈恋爱……观众很容易发现剧中职业上的逻辑漏洞,也就很难投入剧情。

  《理想之城》在这方面没有太明显的短板。此剧改编自若花燃燃的小说《苏筱的战争》,原作本身就是一部有着扎实一线经验的职场小说。剧集由小说作者亲自执笔改编,聚焦建筑行业,关注造价师这一观众相对陌生的职业,让观众经由剧集了解了造价师这一职业的工作属性与职业意义。

  但拍好职业仍只是前提,之前许多国产职场剧未能打动观众的另一个方面原因是,导演没能抓住中国式职场关系的本质属性。当前,我们的职场剧创作仍处于模仿阶段。模仿虽可以带来进步,创作者却也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将其他国家的职场关系搬移到本土,很可能造成水土不服。

  职场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亦是反映国情的一面镜子。譬如美国的职场剧,更多强调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展示个人的“打怪升级”,个人的力量压倒一切;日本的职场剧,带有一种既夸张又真实的奇妙质感,小人物既丧又燃,在恪守工匠精神中获得成长;韩国的职场剧带有强烈的社会问题剧倾向,大多借助职人的艰难奋斗控诉财阀资本主义经济对个人的碾轧……

  可见,创作者要拍好职场剧,首先得扎根本土,捕捉本国社会关系的核心特征。在《理想之城》里,我们终于看到创作者有这样的大局观。它对职场关系的揭示,真正深入我国社会关系的内核,即从关系社会到契约社会、从潜规则到明规则的艰难转变。

  “找关系”是剧中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他们信奉的是“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集团总经济师害怕审计得罪自己的老兄弟,就装起了病,把审计任务推给年轻的总裁助理;为了拿下群星广场这个大项目,黄礼林、夏明千方百计想的是,如何与有决定权的老总牵上关系;极力反对分包商评价体系的主任经济师陈思民,担心换了分包商,自己从分包商那里拿的回扣就没了……这些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已经默认关系和潜规则才是在职场上混的必须,这也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理想之城》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呈现出的职场图景与现实生活较为接近。传统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重叠交错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个人为中心、以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原则而延展出的同心圆体系。但如梅因在其名著《古代法》中的观点:“迄今为止,所有进步社会的进程,都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现代社会,我们正经历着从人情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变。契约社会中,哪怕是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个稳定、公平、互惠互利、可预见性的关系。

  《理想之城》拍出了中国式职场的独特性——不是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日式的小确幸或丧燃风,而是转型中的“中国式关系”。剧中的职场关系,其实就是契约与关系、规则与潜规则之间的斗争。其他人认为,“造价表背后,就是一张关系表”,搞好关系才能搞好造价;但主人公苏筱的信条是:“造价师的职责,是保证造价表的干净;造价表的干净,就是工程的干净。”

  从这个意义上看,《理想之城》是呼应这个时代的现实主义力作,也是一部主旋律的作品。真善美是它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最终诉求。

  二

  《理想之城》由孙俪领衔主演。从《甄嬛传》《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到去年的《安家》,不少观众对孙俪的大女主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期待。

  《理想之城》里,孙俪饰演的苏筱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进取心,她一步一步往上爬,想依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想站到职场巅峰之上。哪怕因此一度遭到身边男性的种种污名化、排挤和打压,她也不为所动。她的坚韧、正直、果敢,不仅能够感染女性观众,同时也激励了许多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普通职人。

  但《理想之城》又没有落入传统大女主戏的窠臼。不难发现,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大女主戏,女主角的成长还有两个关键特征。其一,她经历了从不谙世事的纯洁白莲花到“黑化”的过程,女性的成长是以女性失去自己的单纯为代价的。其二,女性的成长离不开男性特权阶层的一路护佑,男性始终是女性成长的精神导师与领路人。

  “黑化”在成为创作的一种思维定式。创作者以女性的“黑化”凸显男权制对女性的压抑,女性不得不成为男权的化身,才能扫平进阶之路上的障碍。但女性的“黑化”传递出的也是创作者价值导向上的妥协,编剧无法为女性想象出一条正义的崛起之路。

  可喜的是,观众在《理想之城》里可以看到不“黑化”的女性成长。苏筱与男主角夏明的一段争论非常典型。夏明认为,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找关系、利用潜规则也是不得已;只有先成为上位者,才能掌握制定规则的主动权。苏筱则与之分享了一则童话:村庄边上有条恶龙,经常出来吃人,每年都有勇士去刺杀它,但都一去不复还。又有一年,一个勇士自告奋勇,一个少年偷偷跟在勇士后面。他看到勇士浴血奋战,终于杀死了恶龙。可当勇士坐在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上时,他渐渐长出了触角、鳞片和尾巴,变成了一条新的恶龙。苏筱质问夏明:“你怎么知道自己打败他们之后,你是勇士,还是恶龙?”

  “黑化”与其说是人性的成熟,毋宁说是人性的一种堕落。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为这样的堕落和不作为找各种理由,认为只有掌握制定规则的权力,才能打破令人厌恶的潜规则,因此通过潜规则上位是必要的妥协,没什么大不了的。《理想之城》则以勇士与恶龙的比喻,对这一论调进行驳斥。苏筱从未改变“干净的造价表”的初衷,她始终践行的理念是用明规则去粉碎潜规则。苏筱代表了全新的女性形象,是新一代年轻人观念的折射;苏筱的胜利,代表着传统关系社会的那一套终将被历史淘汰。

  在男女关系的呈现上,《理想之城》更为开明和包容。男女之间不是敌对关系,好像女性得到男性帮助,就不女权主义;或者女性离开了男性,女性就成长不了;抑或只有女性压倒男性,才代表女性主义。《理想之城》抛开种种“主义”,在男女的性别之前,它关注的是具体的人,是具体的人之间的关系。苏筱在职场上虽然遭到余经理、黄礼林、陈思民、汪明宇等男性不断使绊子,但也得到夏明的点拨和帮助,在天成期间得到总经理汪炀的提拔与力挺,在总公司期间赵显坤也试图保护她。苏筱被男性伤害过,也得到男性的帮助。与此同时,她在职场上对信念的坚守,也改变了身边的男性,他们经由苏筱获得了真正的成长。男女互帮互助,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共同奋斗,这是理想中的男女关系,也是理想中的职场关系。

  《理想之城》代表着国产职场剧进入新的阶段,其对职场关系的纪实性刻画,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充分彰显,是国产职场剧的一次有益尝试。(曾于里)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