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

来源:文汇报2021-09-25 11:0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许旸

  因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安眠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陈延年、陈乔年等烈士的事迹,感染了无数当代年轻人,许多90后、00后甚至自发前往英烈们的墓前祭扫、献花。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上,像陈氏兄弟这样血洒龙华的英烈有很多。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171位中央委员中,42人牺牲在黎明之前,其中有7位牺牲在龙华,占了六分之一;首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委员10人中有8人牺牲,4位牺牲在龙华;其他曾在龙华被关押过的革命者更是数以千计……作为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时期著名英烈人物最为集中的纪念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见证了爱国人士的铮铮铁骨。

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

  昨天,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华烈士纪念馆编写的“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首批11种首发,首度系统全面梳理了沪上这处革命者纪念地的英烈人物事迹,致敬为真理上下求索、为信仰奋斗牺牲的革命先驱们。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也是见证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光荣之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表示,党成立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在上海,尤其是大革命失败后,大批共产党员革命志士汇集上海,在白色恐怖笼罩下浴血奋战,其中不少革命先驱在龙华英勇就义,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

  他们牺牲时大多数仅二三十岁,是100年前的80后、90后、00后

  罗亦农、杨殷、彭湃、陈延年、赵世炎、陈乔年、林育南、杨匏安、张佐臣、许白昊、杨培生……“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首批聚焦的11位烈士中,7位时任中共中央委员、3位是中央监察委员、1位是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他们牺牲时大多数仅二三十岁,是100年前的80后、90后、00后。为了寻求民族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这些年轻革命者坚持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大义凛然、威武不屈。

  比如,陈乔年在狱中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托人转告党组织,请求不要再为营救他费心和花钱。狱友桂家鸿回忆说:“在乔年被关押期间,敌人多次对他进行审讯。为了从他口中掏出所需要的东西,敌人使用了各种残酷的刑罚,企图逼迫他招供。他虽然被敌人打得体无完肤,却从不吐露一点党的机密,始终顽强地同敌人作斗争。”有一次,陈乔年被审讯后回到牢房,难友们见他又受了苦,便同情地安慰他,他却毫不在乎地说:“没什么,吃几下耳光,挨几下火腿,受几下鞭子,算个啥!”1928年6月,受尽酷刑的26岁陈乔年被押走行刑前,对狱友们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陈乔年的哥哥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面对敌人的屠刀,兄弟俩都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书中披露,陈延年临死时异常壮烈,当敌人要他下跪时,他直立不屈,并高呼“打倒反动军阀头子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虽被几个执刑的士兵用暴力按下,但当士兵松手挥刀时,延年突然一跃而起,故这一刀并未砍着颈项,遂被凶手等按在地下用乱刀剁死。好友汪原放写过一首小诗,表达对陈氏兄弟的追思:“枫林桥畔待车时,磊落英姿仔细思;血肉欲寻何处是?斑斑点点在红旗!”

  转押到龙华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后,彭湃也丝毫没有动摇革命意志。他想尽一切办法在狱中宣传党的工作,还和杨殷一起高唱《国际歌》《少年先锋歌》,歌声震荡在阴森凄清的狱所上空,也震荡在战友们心中。原本凄冷的监狱再也不是悲切的场所,而成了点燃战斗到死意志的沙场。在这种舍生取义精神的极大感召下,有些狱友顿悟了,感慨道“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我们穷人的正当出路”。

  龙华英烈的革命生涯,与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紧密交织

  “这些年,我不止一次在龙华烈士陵园一排排墓碑之间缓缓行走,每一步都是灵魂的洗礼。那么多年轻的生命为了民族的新生、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慷慨赴死……”从广东来到上海的彭湃烈士孙女彭伊娜动情地说。回首龙华英烈的革命足迹,很多人都与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紧密交织,渊源极深。

  比如,赵世炎1920年从上海出发去法国勤工俭学;1927年牺牲在龙华。不久前署名为“一位来自新中国的青年”给赵世炎烈士留下一封手写信:“你和那群少年,走过了新文化运动,走过了红楼,却再也没能走到飘着五星红旗的天安门广场……”当年少小离家的罗亦农,曾独自无惧无畏闯到上海,认识了陈独秀,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从此踏上革命道路;留学莫斯科、到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到北京组建北方区委党校,随后依然重返上海,主持江浙地区的工作。也正是转战到上海后,彭湃开始注重党组织如何在这座被称为“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的城市,发动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并作出自己的革命贡献。

  “在与百年前同龄人的对话中,丛书的编写者逐渐明白‘百年大党正青春’的密码。”在《彭湃画传》执笔者赵菲看来,写作这套画传就是追寻答案的过程:“跟随烈士们的英魂重新走到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和他们并肩站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的时刻,接受灵魂的拷问,感悟到舍生取义需要多么大无畏的精神。”

  “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收录的图片和史料或源自各地公开出版物及展陈,或源自英烈后代珍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叙写龙华英烈在风雨如晦中筚路蓝缕的艰难寻路、为中国革命披肝沥胆的无畏与牺牲,彰显早期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初心。业内评价,作为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工程的最新成果,该丛书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鲜活教材,有助于让读者更好地感受英烈精神和流淌在上海的红色血脉,彰显出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许旸)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杨韵莟: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