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意唤醒国风舞蹈,让当代观众与历史对话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创意唤醒国风舞蹈,让当代观众与历史对话

来源:文汇报2021-09-28 10: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尤佳悦

  中秋月圆,与月遥相对望的书法家王献之在静思间妙手偶得,起身赋诗一首。他着墨挥毫,仿佛舞人跃然于纸上,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演员陈炳睿化作书写者笔端的墨点,抖袖似泼墨,腾空抛袖与苍劲有力的笔法相融,展现书法艺术的精妙和中国舞的飘逸。舞作《墨舞中秋帖》竭力挖掘献之书法中“极草纵之致”“一笔书”等特质,使人感叹墨舞流韵空中挥毫,实为创意妙门。

  洛阳城内飞翔的仙鹤渐渐幻化人形,在殿堂、湖面、月旁的翩迁之姿尽显仙鹤高雅轻盈之态。舞者凌空而跃辅以镜头的360度旋转,似乘云驾鹤往来于天地之间,舞作《鹤归来兮》中舞者以身拟鹤,寓意着吉祥康健、纯真忠贞。

  这是让观众沉浸其中的“中秋奇妙夜”,这些让观众遐想连篇的舞蹈,无论是《墨舞中秋帖》《鹤归来兮》,还是《东都行者》《少林·功夫》等,独出机杼的编导创意将问道、修行、武功、水墨等传统精神融入舞蹈里,以高科技的融媒体手段,给观众以奇妙的艺术视听体验,“当代”与“传统”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传统舞蹈的当代呈现,画上了靓丽一笔。

◆舞蹈《洛神水赋》

  自2021年初的《唐宫夜宴》为伊始,细数河南卫视此类传统题材的舞蹈创作,“端午奇妙游”中《洛神水赋》《唐印》等作品相续萌生新奇创意原点,“七夕奇妙游”中《龙门金刚》返本开新再次成为国民看点,近日的“中秋奇妙游”更是延续其国风雅韵,重拾历史记忆,以鲜活的形式呈现今人的视域,将“中国风”“古典美”等审美意境传递给当代青年群体,探求传统舞蹈、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与现代:从神态描摹到心态体悟

  古典题材、国风舞蹈创作一直以来是业内热议的话题。如何拉近传统舞蹈、传统文化与当代受众之间的距离?如何以赋予舞蹈创意的方式,唤起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舞蹈创作如何结合融媒体的呈现来突破圈层,唤醒互联网时代观众的审美共情?

  舞作《龙门金刚》,以实景重现的方式将环境选定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中,飞天、金刚力士等形象与现实的舞者“同台演绎”,营造出跨越时空的现场感。舞作的创意解决了长期以来壁画姿态如何动、飞天形象如何“飞”的问题。当下的舞台实践,无论是翻飞回旋的绸花,还是抻曲旋拧的动势,其核心旨在营造满壁风动、若翔若行的轻盈、腾飞之感。但受限于四方舞台的表演空间,“飞”的质感往往只存在于动作的瞬间,而借助镜头语言、威亚特技等手段,使得迎风飞翔之感得以贯穿始终,搭绸与腾空而起的镜头顺接突破了身体运动力学上的极限,在视觉上给人以轻盈、腾跃之感。

  舞作《龙门金刚》是龙门石窟中的飞天形象与力士形象的邂逅,也是当代观者与历史文化的邂逅,穿越时空的对话将七夕之夜的文物赋予了生命力。7名舞者在雄健的金刚力士的注视下刚劲起舞,振臂、跳跃、盘旋等动势将当代观者引向历史场域,为静置于石窟中的金刚力士形象赋予生动的气息,逐渐向中心聚拢的演员相互托举,形成阶梯式的雕塑形态,静止的舞姿与四壁形成叠化,随着点点星光的散落,他们也逐渐消失在时空隧道里。

  武术舞蹈《少林·功夫》将地点选定在嵩山少林寺中,壁画成为作品的创意来源,运用XR(扩展现实)技术,将人物镶嵌于壁画之中,随着镜头的推移,少林真武僧拳劲生风、身迅似燕,将少林精神尽显。

  雍容的唐宫仕女,手持洞箫、钹、琵琶、手鼓、长笛、箜篌、排箫等乐器,频频穿梭在《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历史画卷中,调皮灵动的身体动律赋予静态的历史文物以动感;《唐宫夜宴》中,不乏“打斗”“调侃”等生活场景的巧妙注入,真实又不失童趣。

  舞作《洛神水赋》将我们对神仙飞天形象的想象置于水中呈现,巧妙地借助水的阻力,形成“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艺术效果。沉浸在水中的舞者表现出“形止而神未止,形静而意不停”的美感,犹如曹植在诗文《洛神赋》中的描绘,将“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之动态瞬间形象化呈现,给观者以奇妙的审美体验。

  《洛神水赋》的舞蹈表演者何灏浩为花样游泳运动员,她“一舞而红”备受关注。在自媒体中,她不断感慨:“我知道《洛神水赋》的背后,是中华上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民族自信、文化复兴的信号。”主创者一遍遍地水下试验,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瞬间,传统文化也由艺术巧思和融媒体方式呈现给当代观众。

  完成这样跨越时空的舞蹈创意,需要编创者既要了解历史文化,考虑到历史中飞天、金刚、洛神等形象应有的性格特征,又要回应当代观众的审美期待,满足当代人对于历史形象的艺术想象。对历史文化的探佚是想象、破译,同时以融媒体的方式不断激活当代人审美兴趣,解开传统文化的密码,让当代观众回应历史的“隔空喊话”,从形态的仿像到动态的连接,从神态的描摹到心态体悟,这是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国风舞蹈的发展之路。

  网剧和网综:让舞蹈也当“主持人”

  河南卫视的系列舞作大都取自中国古典舞成品剧目,如《唐宫夜宴》原为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作品;《唐印》为第十二届桃李杯展演作品;《龙门金刚》改编自第七届CCTV全国舞蹈大赛中的舞作《金刚》。

  将舞台作品转化为视觉影像,这是融媒体中舞蹈表演场域的转换,同时也是对肢体表意空间的拓宽。“端午奇妙游”中的《唐印》撷取盛唐时期舞俑形象,创作者结合诗文典籍中盛唐文化景象,将灵秀活泼、豪爽奔放的性格赋予舞人,在首演时便广受赞誉。舞蹈编导欧思维在创作手记中提及:“同样的题材必须要找到新的表现角度和方式,不能片面地以惯性的‘正确’来忽略当下对于传统的想象,要允许离开某种意义下的‘约定俗成’,多做意象上的探索。”为顺应时代的快节奏,河南卫视将《唐印》从原作近6分的时长,压缩至2分钟,但AR技术下不同场景的变化却将近10次,短时效、多变化的视觉刺激不断满足着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时空的更迭穿梭使得作品凸显历史现场感。影像作品保留舞蹈原作的文化内涵,提拎出其中的高潮舞段,营造“唐宫圣景”的情景,给观者移步换景、游目骋怀的视觉冲击感。舞作融合创意元素,将作品上升到“破壁出圈”的高度,可谓是对“意象”进一步探索。

  河南卫视自“元宵奇妙夜”起,便开始以“网剧+网综”的方式替代“联欢晚会”形式,整部作品由主线进行串连,而其中的“节目”顺理成章地融入了情境之中。让舞蹈也承担起了“主持人”的工作,剧情的编织在舞者的引导与串连下进行,舞蹈中的“调度”也成为画面切换的引子。穿梭于时空隧道中的舞人不断通过姿态、表情、视线等身体语言引导着作品的节奏、走向,使人倍感新奇。如“元宵奇妙夜”中“唐宫小姐姐”似晚会中的“主心骨”,跟随着她们的脚步,观者也解锁了博物馆中的诸多趣闻轶事,舞蹈作品中的“走、看、打闹”等元素被片段式提取至屏幕之中,她们眼中所见之物往往开启着下一篇章的序幕,如此古今交融,向当代观众生动地展现了“文物复活。”

  纵观舞蹈在“奇妙游”中的功能,舒意展怀的同时更承担起了语言的“表意”工作,以身体语言的引领、心绪情动的波荡传递给观者感受性的情绪体验。《唐宫夜宴》的导演陈雷感叹:“我们也在探索,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用什么方式交流?节目中我们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姿态变了,找到了他们的语境,沟通起来就顺畅了。”“网剧+网综”的新生形式用创意之线将艺术串连,使得舞蹈艺术的表演场域、表现空间被拓宽和延展,将“节庆晚会”给当代受众以奇妙的穿越体验,让年轻一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国风热潮”:找寻最本质的艺术内涵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墨舞中秋帖》等舞作,让历史文物获得当代“重生”,激活古典形象的同时,更将传统文化的内蕴,中华美学精神传递给当代青年。融媒介创意形式的核心旨在探寻如何与当代人“对话”,从博物馆中出走的“唐宫小姐姐”,到徜徉水中的“洛神”,从坠入凡间的“飞天”“金刚”,到王献之挥毫赋诗现场,观众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一次次燃起对国风舞蹈的热情和兴趣。5G、VR+AR、360度摄影等新技术手段,将历史遗迹以实景重现般展现,将视觉震撼与文化底蕴并置,挖掘更为生动、鲜活的形式,找寻最为本质的艺术内涵。

  愈是现代艺术愈渴求寻找到传统的根性所在,传统元素的注入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创意点。在百度与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中,从2011至2021,“国潮”搜索热度近十年上涨了528%,国潮3.0时代,90后与00后更是成为了主力军。创意元素结合历史内蕴,将传统文化“唤醒”,正是当下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国潮的核心是对历史的追寻,对文化的传承,只有“热度”而没有“深度”的艺术作品难以在国潮中获得长久的影响力。

  国风热潮下,舞蹈人应该以更大热情去探索和实践,在舞蹈创作中“寻根溯祖”,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以身体语言的探索,动作的编排设计来展现思想与情感。舞蹈“出圈”是舞蹈本体与技术结合,是技术赋予了舞蹈更鲜活、更奇妙的传播,而保持舞蹈艺术的生命力需要编导者追寻作品真正的“内功”,拓展编创者的思想来源、编舞观念,而不能仅仅依靠融媒体的技术手段。在国潮风行时,舞蹈的发展不缺少向外输送的资源,更需要编创对传统文化有深度思考的新作。京剧艺术家陶君起先生说:“正由于内容的丰富,决定了形式的多样化。”舞蹈创作亦是如此,在喧嚣声中寻找“核心竞争力”,不断丰富舞蹈的内在张力,从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找寻最本质的艺术内涵,在浮躁的环境中捕捉能打动当代观众心灵的瞬间。

  “古典也年轻”“历史也活泼”是让传统走向当代的观念,要义在于寻觅历史深层的内蕴,以融媒体等新形式、新技术来完成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从《唐宫夜宴》看向历史中的唐三彩乐舞俑;从《龙门金刚》看到背后伫立着的“金刚力士”形象;从《洛神水赋》翻开对《洛神赋》的解读,从《墨舞中秋帖》理解中国书法的神韵……艺术的力量不仅在于对表象形态的描摹,更在于引领当代观者打开传统文化的宝库,以当代观众的审美眼光,“激活”历史文物,唤起对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兴趣。

  (作者为舞蹈评论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田园将芜,载一叶扁舟归家

  • 以时代化表达,揭开五千年中医药文明的神秘面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