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修复旧影像,让不朽经典在大银幕上焕新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修复旧影像,让不朽经典在大银幕上焕新生

来源:文汇报2021-10-07 11: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彦

  “无论过了多少年,永远为李侠赤诚的热血落泪。尤其是今天,在影院听到‘同志们,永别了’这句台词时,更是别有一番感动。”一位观众在大银幕上重温经典红色影片后这样写道。10月6日起,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4K全彩重制版登陆全国院线,这是国内第一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

  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林金编剧、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主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影片以李白烈士在上海进行革命斗争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共产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不惜奉献生命的故事。63年后,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以全新面貌与观众重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携手中国电影资料馆,历时七个月精心修复了旧影像,带来116分钟的4K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

  颜色带来了新的讯息,更丰富的声音补充了时代的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回到那段黎明之前的岁月,感受英雄与信仰的不朽。在上海英皇UA电影城、距离当年李白烈士故居仅仅两公里之遥的地方,当年轻的观众说“跨越半个多世纪,电波永不消逝,精神永不消逝”,这个发生在上海的经典红色故事,再一次焕发出时代生命力。

  让不屈的精神传承不灭

  当敌方包抄而来时,李侠正争分夺秒将情报送出去。在敌人枪口下,他镇定自若地吞下电报稿,向战友们深情地发出最后的留言: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镜头过渡,伴随他发报身影的,是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的胜利画面。

  63年前的那部黑白电影,留下的不止于一位盖世英雄、一段英勇的传奇。在电影研究者看来,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影片, 《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后来的国产谍战片创作打了个样板。电影将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融于平常的家庭生活中,塑造出李侠这一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而在一代又一代观众心里,看不见的电波,承载着李侠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更承载着无数个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信念无惧生死的大无畏气概。他的工作,是在黎明前突袭;他的生活,是在虎穴中表演。他的战场,以方寸胜千里;他的牺牲,似惊雷却无声。

  “在电影中,他们永远没有离开我们。”正如老艺术家谢芳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讲的那样,好电影能跨越时代,连接彼此;电影承载的精神与信仰,值得透过光影,在不同的时代绽放魅力。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在重大节点,选择修复《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希望用当下的科技手段守护经典,记录为新中国的建立洒下热血的英雄的事迹,颂扬优秀共产党员不屈的革命精神, “让他们与电影同在,与时代同在”。

  以技术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护航

  116分钟,16.5万帧——这是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工作量。细节到一处服装颜色的改变需要使用上千次调色跟踪技术,每一帧画面都需经由修复师再放大四倍逐帧查看损坏,包括修复霉斑、掉色、图像抖动、划痕、闪烁、噪声、变色、模糊等各种问题。

  此次央视频和中国电影资料馆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对影片原有黑白影像进行逐帧修复与着色,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让影片最大程度还原艺术风貌。

  中国电影资料馆制作部主任黎涛介绍,除了物理修复,黑白转制的影片还面临大量的色彩考证。男主角李侠所穿军服的颜色,就着实让修复师们花了一番功夫。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军服的颜色并不统一。李侠应该身穿绿色、黄绿色、还是灰蓝色的军装?修复师们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还到军事博物馆求证。最终确认,片头李侠在延安接受任务时穿灰蓝色,片尾他以生命发出最后的电报时着绿色,西柏坡接收电报的后方同志们则仍是灰蓝军装。就连李侠领口被拆掉的红领章印记,团队在上色时也把这一细节还原了出来。

  修复团队以匠心致敬的,其实也是前辈们的敬业与匠心。今年是电影大师孙道临百年诞辰。当年,为了演好李侠,孙道临特意拜访了原型人物李白的夫人裘慧英及多位真正的地下工作者。他曾在拍摄散记中写道:“扮演李侠以湘绣庄先生的面貌出现时的那一段,我仅仅想到要‘像个生意人’,装啥像啥,强调了世故圆滑,因而举止显得轻飘。后来到北京,在拍摄内景前访问了一些参与当年地下斗争的老同志,他们说创造李侠这个角色首先要考虑他的底色。”什么是底色?又要怎样去找到那种底色?他反复揣摩,来回练习,把一个共产党员身上应该有的眼神与动作真实的还原。在拍摄李侠被捕受刑的一场戏前,他还亲自体验了老虎凳的滋味。

  60多年前,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以赤诚的创作把英雄沉着刚毅、宁死不屈的品格演绎得活灵活现。今天,当李侠时隔63年后再以清晰生动的彩色形象重现观众眼前,再度说出那句经典台词“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时,谁能不为之湿润眼眶。而这部红色经典亦在新科技的护航下,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王彦)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花间令》:古装爱情探案剧的破局与阻滞

  • 闫 伟:“历史纵深感”为谍战剧提振精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