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符号编织出一幅中国的图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用符号编织出一幅中国的图卷

来源:解放日报2021-10-09 09: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吴艳红

  有人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

  的确,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富有象征意味和审美价值的符号,如龙、凤、鸿蒙、祝融、太极图、八卦图等等,而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也呼应了文化中国的来龙去脉。

用符号编织出一幅中国的图卷

《符号里的中国》赵运涛 著中华书局

  《符号里的中国》选取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在其编辑吴艳红看来,去理解符号里的中国,会是充满趣味的人文之旅。

  一本书从最初的书稿到最后的图书,会有多大的飞跃?隔行如隔山,普通读者很难想象。

  《符号里的中国》是一本饱经锤打的图文书。一次次锤打便是一次次塑形,直到最后一锤定音,才塑形结束。如作者在后记所说:“当我拿到校样时,看到文字与图像巧妙地搭配在一起,禁不住感叹:这哪里是一本书,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那一刻,我就像‘庖丁解牛’里的庖丁一样,完成‘解牛’的工作之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五年时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像修整一块宝玉一样对其精雕细琢,付出了不少心血。”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我心情的写照。

  解密隐藏在符号里的深意

  古代中国有数不清的符号,如何将它们梳理出来?

  这是我们编辑《符号里的中国》这本书的首要任务。作者提供的原篇目分为神圣信奉与人物造型、神灵崇奉与吉祥元素、神迹尊奉与时空标记三辑,作者在序言里的解释虽可自圆其说,但化简单为复杂,反而拉开了与大众的距离。与中华书局副编审贾雪飞反复沟通后,她提议根据内容分为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并在吸纳作者原有分类的基础上,妥帖地安置了每篇文章。四类主题以简洁的关键词聚焦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解密隐藏在符号里的深意,探索古老符号在现代的应用。

  四大主题具体包括:龙凤有什么祥瑞?牡丹是如何成为花王的?葫芦是什么神器?农民祈祷风调雨顺会拜什么神?读书人逢考必拜什么神?福禄寿三仙是星宿变成的?雷神还能惩罚罪恶?财神是怎么炼成的?除了神仙鬼怪,有哪些人被神圣化了?古代中国有哪些岁时节日及时空想象?……

  为什么以符号来串讲传统文化呢?因为符号最具象征性,能表达深厚的意义,有最广泛的社会认知性和文化认同感。一个符号往往有几千年的历史,凝聚了诸多寓意,见证了诸多变迁。如龙凤信仰在上古时期就产生了,由图腾而变为祥瑞,其寓意在后世不断变化。符号里有文字系统和图像系统,许多符号都有视觉对应物,如绘画、雕塑、刺绣、碑石、建筑等等,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确保知识点无误、表达流畅是编辑工作需要下大力气的地方。举两个例子:

  《莲:民间吉花与佛教圣花》中写道:“莲花不仅形象美,而且意态美,古人往往将它与女子联系起来,如形容天生丽质的女子是‘出水芙蓉’。”作者随后举了晴雯的例子:“《红楼梦》中贾宝玉听说晴雯死后变成了芙蓉仙子,特意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这显然是用到了莲花的另一称呼“芙蓉”。这个文史知识信手拈来,乍一看没毛病,可仔细一想,张冠李戴了。芙蓉分木芙蓉与水芙蓉,木芙蓉是陆生,又叫木莲,水芙蓉是水生,又叫莲花。晴雯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回到《红楼梦》,原文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这意味着宝玉对祭的芙蓉花是木芙蓉,莲花并不能隐喻晴雯。这算是本书作者的无心之失,我们最终避免了这个差错。

  《神奇的葫芦:为什么好多神仙的法器都是葫芦?》写葫芦与道教的关系,作者举了铁拐李的例子:“在八仙中,铁拐李有一个大葫芦,据说里面有取之不尽的灵丹妙药。人们觉得他有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却不能治好自己的瘸腿,所以留下一句歇后语: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什么药。”尔后戛然而止。我联想到俗语“闷葫芦”一词与之相关,挖掘其文化内涵很有意思,不妨带一闲笔,于是建议补充了一句:“我们常说的‘闷葫芦’比喻极难猜透的事或不言不语的人,大概因‘不知卖的什么药’而得名。”

  找到“这一本”的最优解

  图注是对图片的描述或说明,从属而又独立于正文。从属意味着它得为正文服务,独立则意味着它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撰写出好的图注,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虽受限制,却能舞出精彩来。

  作者原来提供的图注挺简单,说明性文字,只有基本要素,干巴巴、冷冰冰,跟书的风格不搭。我们建议针对图片内容写出描述性、趣味性的小解说、小故事,像画外音,娓娓道来。作者“欣然受命”后用了一周时间补写,300幅图,配了2万字图注。后来作者坦承写的过程很“放飞”,有种分享的快乐。我暗自一乐,作者心里装着读者,这就对了。

  提到“龙生九子”里的饕餮,作者配了西周早期北京饕餮纹方座簋实物图。图注科普了簋是重要的礼器,常与鼎组合使用,天子是最高等级的“九鼎八簋”,饕餮纹在鼎与簋上常见。顺带一闲笔,交代这就是北京饮食一条街叫“簋街”的由来。

  这就是图注的妙处,从属而又独立。这段主题讲龙子饕餮,如果在正文中拉杂谈“九鼎八簋”和“簋街”,会冲淡主题,甚至给人文不对题的感觉。但放在图注中,既普及了相关文史知识,又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随意挥洒、不拘一格的妙处。

  如何在一本书里容纳这么多文字和图片?好比一盘未经加工的丰富食材,如何搭配如何烹饪才能色香味俱佳?既要考虑图片的效果,又要考虑书的厚薄,更要考虑成本与定价。综合考量后,选定开本为16开,170mm×230mm,全彩,全书不超过400面。

  图文书选多大开本,图片怎么与文字搭配,页面控制在多少,这都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心里装着读者,就会找到适合“这一本”书的最优解。

  来自古中国的“灵韵”

  我原先的设想是将书中的符号图像摘取几十个平铺整个封面,只留出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必要信息的空间。真正落地时却有许多不如意:有些符号孤零零摘取出来,离开了场景,并不易理解;每个符号的形状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拼接在一起,像百衲衣一样,并不和谐。后来接受作者的提议,采用了古画《群仙祝寿图》,里面符号多多:有代表长寿的松柏、仙桃,有麻姑给西王母祝寿的场景,有仙人以龙和龙子为坐骑,有乐器演奏,有投壶游戏,等等。

  中华书局美编刘丽老师也暗自用了心:作为装饰的白色“符号”二字集的是马王堆帛书,“中国”二字集的是王羲之书法,这些都是隐藏的中国符号。她说这是今年设计得比较满意的一款封面。听了这话,我放心了。

  好的封面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表情达意。封面图很好地呼应了书名,将读者拉回颇具神话性和生活性的情境里,画面甚至氤氲着本雅明所谓的来自古中国的“灵韵”。有了封面的“接引”,仿佛身临其境,阅读准备自然而然。

  封面装帧也颇考究,空腔裸脊,可以无障碍摊开。传统文化可以时尚化,封面装帧也可以精美时尚。

  硬核内容的趣味呈现

  讲到这里,该聊聊本书的作者了。他是青年教师赵运涛,笔名九九。我从微信朋友圈发现他是京剧票友,轮滑玩得很溜,经常从后海刷街到天安门,还养了热带鱼,种了草莓,喜欢追热点写文章。

  如果你戴着有色眼镜,觉得“滑板男孩”不够稳重,怎能写好意蕴深厚的传统符号,你就大错特错了。

  九九读研期间已出版《点读唐传奇》,对古人绮丽的想象世界充满兴趣;博士师从北师大李山教授攻读古典文献学,汲取了不断向学的精神动力。古典文献学研究古代文献,讲究考据,用他的话说,考证出一个问题像探案一样,充满乐趣。

  他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校公选课“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很火爆,课堂上满是欢声笑语。讲到榫卯结构,他会买一些道具回来让学生动手拼合,触摸古代建筑的神奇。讲到投壶游戏,他又奇迹般地变出道具来,让学生过把古人投壶的瘾。他还弄来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印刷品,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北宋开封的市井生活。

  讲完作者,还要再说说读者:如果你热爱深度博物之旅,敦煌的风伯、雨师、雷神、火神、四大天王、佛祖、菩萨、罗汉等壁画,三星堆出土的大立人像、黄金面具、金杖、神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帛画,各地的汉画像,曲阜孔庙的孔子手势,等等,都可以在此找到文化密码。

  如果你热爱高科技,它会让你更有“文化”。中国第一个自建的空间站为何命名为“天宫”?中国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为何命名为“悟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带的火星车为何命名为“祝融”?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何命名为“北斗”?华为手机操作系统为何命名为“鸿蒙”?这些问题都不在话下。

  它还是一本向孩子全方位启蒙传统文化的亲子读物,富含文史知识,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中的符号俯拾即是。

  让传统呈现新意,让文化变得时尚,需要积极的探索,硬核加趣味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呈现。《符号里的中国》正是这一探索的成果。(吴艳红)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