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文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IP来源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网文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IP来源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10-18 09: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恩杰

  网络文学出海近20年,已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来源。“2021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近日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在开幕式上发布的“网络文学国际推广片”和《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作品1万余部。

  新名片

  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成效显著

  据介绍,在这1万余部作品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

  阅文集团已成功输出包括《庆余年》《赘婿》《鬼吹灯》《琅琊榜》《全职高手》在内的IP。在10月9日至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阅文集团海外业务内容负责人孙丹青介绍,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用四年多的时间,吸纳和培养了来自于世界各地近300名优秀翻译和编辑,上线了1700余部翻译作品,培育了近19万名海外作者,覆盖英语、西班牙语、印尼语、印地语、马来语等语种。

  瞄准阿拉伯和拉美地区缺乏有实力的数字阅读平台的市场机会,五洲传播出版社推出了that’sbooks平台。五洲传播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宏在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透露,目前,that’sbooks西语APP下载量达到52万,用户覆盖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等国;阿语APP下载量超过640万,用户遍及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在阿拉伯本地数字阅读平台的排行榜上位居第二,被阿拉伯主流媒体评价为“送给阿拉伯读者的中国礼物”。

  瞭望智库的一份报告更指出,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来源,覆盖区域从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扩展到欧洲、非洲,现在已遍布全球,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新引擎

  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海外读者

  伴随着网文出海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海外受到欢迎。《扶摇皇后》改编电视剧的《扶摇》登上欧美主流视频网站及多国电视台,引发全球观影热潮;根据《凰权》改编的电视剧《天盛长歌》成为Netflix最高级别预购的第一部中国古装大剧,正在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走向全球。

  2019年底,电视剧《庆余年》在国内成功的同时,也登陆了包括韩国在内的全球五大洲27个国家或地区多种新媒体平台和电视台,并获得好评。2020年10月,韩文版上卷第一册《庆余年:古老新世界》正式在韩国上市,荣登韩国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NAVER“畅销书”等多个榜单前列。其他诸如《鬼吹灯》《全职高手》《将夜》《许你万丈光芒好》《盘龙》《择天记》《凡人修仙传》等在国外也获得好评。

  海外读者为什么会被这些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吸引?在阅文集团海外业务内容负责人孙丹青看来,海外读者通过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笔下的人物,可以感受到兄友弟恭、尊师重道等中华文化的魅力。网络作家柳下挥曾创作过以中医为题的《天才医生》、以太极为核心的《终极老师》、以文物鉴定为主题的《猎赝》等小说。他的书写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坚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90后网络作家“会说话的肘子”说得更为直接,“网络文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故事。网络文学未来必然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因为这里有最会讲故事的一群人。”

  新机会

  帮助更多女性作者实现经济独立

  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后,网络文学作家这个职业因其灵活性和稳定的收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兼职或全职写作,也改变了很多作者,尤其是女性作者的生活。

  “我们看到,创作有机会帮助全球更多的女性作者实现经济独立。在起点国际的创作者中,女性占53%。一位来自孟加拉的女性作家被迫接受父亲安排的婚姻,她所创作的言情故事深受读者欢迎,每月的版税成为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在实现了经济独立后,她终于有勇气拒绝了包办婚姻。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女性作家是一位年轻的全职母亲,成为作家后她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年幼的孩子,而写作所获得的收入远超全职工作所能提供的。” 孙丹青透露,起点国际通过平衡作家、译者和读者的利益,建立了一个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同时还通过完整的作家福利体系与资源扶持计划,鼓励作家更稳定持续性创作。

  在五洲传播出版社举办的首届阿拉伯网络小说创作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也是一位女性。这位来自巴勒斯坦的文学女博士艾拉·娜依姆直言:“that’s books为阿拉伯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扇窗。”关宏介绍,这是目前阿拉伯地区唯一的网络文学大赛,也是阿拉伯地区覆盖国家最广、参赛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学赛事,很多爱好文学创作的青年通过参加大赛实现了被出版商发掘的梦想。

  尽管如此,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诡秘之主》被外媒称为“属于所有地球人”的作品,它的作者“爱潜水的乌贼”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网络文学出海之路要想走得更好,一方面要借助科技手段发掘出海外不同地区读者的阅读偏好,做到出海作品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海外原创作家的培育,实现翻译出海到本土化创作的转变,让海外网文内容也能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统筹/刘江华(张恩杰)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