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今天的观众期待怎样的主旋律战争题材影视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今天的观众期待怎样的主旋律战争题材影视剧?

来源:文汇报2021-10-18 09: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黄启哲

  近期,一批优质主旋律战争影视剧密集推出:《长津湖》的观影热度还在延续,其票房已经突破44亿元;而热播剧《功勋》的首个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凭“自来水”网友推荐连上热搜;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则以老兵口述回溯那段峥嵘岁月,让不少观众主动为其争取排片。这些影视剧不仅点燃大众的爱国热情与崇尚英雄的昂扬精神,同样也在纵横对比中,引出这样一个话题——今天的观众期待怎样的主旋律战争题材影视剧?

  较《上甘岭》《英雄儿女》等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抗美援朝题材作品,如今的影视剧历经工业技术升级,借助高新拍摄设备与强大后期特效,对于宏大战争场面的展现能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镜头语汇也都有了更丰富的表达。在为“进步”欣喜之余,也必须看到作品的短板遗憾与观众的更高期待:在尊重还原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摆脱好莱坞式“超级英雄”套路,充分展现人民军队的精神面貌?在试图融入商业片拍摄手法的同时,又该如何让革命浪漫主义与大量写实的残酷战争场景实现互相成就,而不是彼此割裂?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既需要向自己的前辈学习——找到经典何以跨越时代激励人心的密码,也就找到树立、传播文化自信的重要依傍;更重要的是本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英雄的崇敬之心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透过文艺作品传递出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厚植正确历史价值观,讲清楚“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影片《长津湖》中,七连指导员梅生的一席话在影院催泪无数。这段再简洁平实不过的台词,不仅道出梅生在退伍之际选择义无反顾奔赴战场的崇高精神,更是用最明白不过的道理,向70多年后、身处和平年代的当代观众,讲清楚志愿军“为何而战”的问题,揭示出志愿军打响这场战争的绝对正义性。

  而让《能文能武李延年》出圈引爆话题的,则是一段指导员李延年借训诫脱逃战士小安东提振队伍士气的片段。面对受特务蛊惑的年轻战士小安东,李延年向全连道出小安东的悲惨身世与出逃原因——为报未婚妻二妞“救命之恩”。然而小安东不曾看到的,是小家的安危系于国家命运之上。李延年循循善诱,不仅能对连队里每名战士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更是从个体情感延伸至民族大爱。他请战士们回想一路上目睹朝鲜人民遭遇战争流离失所的惨痛境遇,这不仅不该发生在邻国人民身上,更不能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人民身上。正因如此,抗美援朝的根本原因呼之欲出:“要想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胜仗!”

  而对于镜头外的观众,感慨的不仅是从中深切了解到志愿军“为谁而战”,还有该剧对政工干部真实生动的还原。李延年所在的连队,解放战士居多。剧集借由讲述他如何组织连队完成战斗任务、信仰激励的生动故事,充分道出中国共产党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的深刻意涵。可以说,正是因主创对于李延年这一丰满角色形象的塑造,让“支部建在连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有了具象的投射。

  影视圈流传这样一句话:“好的战争题材必是反战的。”可在创作实践中,一些主创似乎认为,拍到“七情六欲”、展现“生命的脆弱”便是“反战”。这未免流于肤浅。事实上,正因有个体之情、小家之爱,才成为“牺牲奉献”的情感根基。听完小安东与二妞的爱情故事,战场上的每名战士都极力保护着这名小战士,希望他带着全连的希望“早娶媳妇,多生孩子”。祝福与成全背后,是每名战士被李延年、被党和国家所唤醒的崇高精神,而这才是拍摄战争题材呼唤和平的正确路径。

  告别“超级英雄”叙事逻辑,道出“小米加步枪”何以战胜“飞机大炮”的关键

  过去,某些表现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受到好莱坞大片的创作思维影响,试图讲述一个有着明显短板却又骁勇善战的“超级英雄”故事,来为作品起承转合找到落脚点。更有甚者,还用“爽片”逻辑打造出一些有悖战争常识的“抗战神剧”。这些作品不是在追求“人性”的路上,陷入另一种“扁平人物”“刻板印象”的窠臼;就是过分追求廉价的视听刺激与叙事快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本身不仅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更是用自己的创作惰性,磨灭了人民军队历史上无数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文艺创作可以进行艺术加工和适度夸张,但绝不是通过严重脱离历史真实去塑造“超人”来实现。人民志愿军的队伍中从不缺少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但取得胜利的更关键因素、或者说志愿军区别于敌人军队的最大优势,是高度的组织性、严明的纪律性和钢铁般的意志力。正是这样,才能让无数“战神”得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作战中持续涌现。而这正是毛主席所总结的“我军钢少气多,美军钢多气少”。而这一点,在《长津湖》与《能文能武李延年》中都有所体现。

  “行军六天六夜不吃不喝,冻死在路上的战友,我们该叫他啥?离敌人十米才投掷手榴弹,自己也被炸死的人,我们该叫他啥?”《长津湖》中,面对新兵伍万里叫自己“打不死的英雄”眼中闪烁的崇拜之情,三营长谈子为却用一连串的反问,为伍万里上了深沉一课。这也是在给浸泡在美式“超级英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年轻观众上了生动一课——人民志愿军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只是捍卫国家人民的坚定意志。

  而在《能文能武李延年》中,刚刚成为“代班长”的陈衍宗,不顾自己班战友安危“逞英雄”,结束战斗后用个人缴获战利品向李延年“邀功”。可李延年却让他反思自己擅自行动令战友付出的生命代价,让他了解战场上集体高于个人的意义。而剧中每一次大小战斗,志愿军绝不是天才指挥官“一言堂”,而是从团到班民主讨论,研究落实战略战术。这才有了实际战斗中对于每一项任务的坚决执行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在过去的影视剧中,我们常看到人民子弟兵在不同年代前赴后继的牺牲与绝对的服从,可身处和平年代、张扬个性的年轻观众往往无法理解“为什么”,甚至觉得“小米加步枪”与“飞机大炮”对决的“不可能”,而这就给了“人海战术”这种“歪理”生存的土壤。透过《1950他们正年轻》老兵对于战争细节的回忆,透过《长津湖》《能文能武李延年》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有勇有谋的战士个体,更是凭着“信任就是战斗力”所凝聚起的伟大集体。

  可以说,主旋律战争题材影视剧的短时间密集上映,能够引发如此多的话题讨论,恰恰说明了展现我军过硬素质与人民英雄伟大精神的作品还不够多。只有在持续实践中,才能更加接近经典。而能否回应当代观众的审美欣赏需求与思想精神需求,则需要影视主创对自身有着高远追求,来完成我们这代人向经典的致敬、向英雄的致敬、向历史的致敬、向人民的致敬。(黄启哲)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