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功勋》: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功勋》: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

来源:海南日报2021-10-18 09: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严鑫超

  经过两年的创作打磨,电视剧《功勋》于国庆节前上映。该剧取材于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将他们人生的华彩篇章与新中国奋斗史联系起来,诠释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境界。

  能文能武李延年

  《功勋》采用的是单元剧形式,分为八个单元,讲述了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其中,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是剧中非常出彩的章节,集中讲述了七连指导员李延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一场战役中的三天两夜。在前期未有大规模宣传的前提下,凭借这一单元的精良制作,该剧迅速聚拢了人气,赢得了观众的口碑。

  《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单元突出刻画了连队指导员的重要作用,这在以往的战争片中比较少见。第一集时,战斗尚未打响,李延年就遇到了大难题。部队出征在即却出了逃兵,连队里最小的战士小安东为了见自己的未婚妻逃跑了,这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很大。李延年阻止了连长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他集合起所有战士,有感而发,娓娓道来。从小安东的未婚妻二妞讲起,由点及面,最终推而广之,讲到了所有人的亲人,讲明白了“我们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道理。李延年的扮演者王雷,凭借出色的话剧功底演活了这个角色。他略带口音的讲述与鼓励,真实亲切又充满力量,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装备差,却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他们的战斗意志让敌人胆寒。但是,战士们的英雄气不是凭空而来的。李延年作为一名基层指导员,他对战士的了解爱护以及尊重信任,激发了每个人的勇气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不是简单的兄弟情谊,而是对信仰的坚定、对国家的热爱。

  以往一些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似乎只要冲锋号一吹响,战士们潮水般往前冲,敌人就垮了。《能文能武李延年》细致刻画了李延年作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官,针对敌强我弱的战场环境分兵遣将、随机应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真实场景。

  细节之中的血肉

  电视剧《功勋》没有大而全地展现功勋人物的一生,而是攫取了他们人生经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来加以描绘。比如,同样是战斗英雄,突出讲述了李延年在战场上的光辉事迹,展现了张富清不为名利、扎根基层的高尚品质。其他几位功勋的故事同样如此,重点的突出才会有充足的篇幅去展现故事细节之中的血肉,才能让每个主人公形象真正在屏幕上立起来。

  剧中的配角也不是用来烘托英雄人物的工具人。比如,在《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单元里,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却最终为保护年轻战士而牺牲的班长陈衍宗、被戏称为老落后实则向往荣誉的战士罗厚才、流尽最后一滴血跑回营部送信的司号员,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这也正是李延年所讲的,他只是一个英雄群体的代表。

  《功勋》的第二单元《无名英雄于敏》则突出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朴实与坚守。一个为国攻坚的科学家同样有着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他为了哄挨饿的妻子入睡给她讲烤鸭的制作过程。侧过身去时,他也会为生活的不易而流泪。妻子只能独自一人去生产,作为丈夫的他匆匆赶来时眼神里满满都是愧疚。大科学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工作与生活无法两全的苦恼同样困扰着他。种种细节更加反衬出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

  光影为笔 讲述英雄故事

  为英雄人物立书著说传于后人,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讲述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正是现代以光影为笔对这一传统的延续。目前,《功勋》正在热映中,其豆瓣评分高达9.1,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也引起了热议和共鸣。这样一部主旋律电视剧,其引发热议的原因不禁让人们深思:影视作品应该如何讲述英雄故事,如何把个人的高光时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功勋》无疑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该剧在片头部分有一个很巧妙的设计。片头里,首先是一枚“共和国勋章”的近景特写,随后扮演功勋人物的演员意气风发向观众徐徐走来,逐渐过渡为现实中白发苍苍的功勋人物,历史与当下、光影与现实被紧密联系起来。

  事实上,英雄题材的影视剧制作不需要形式上的花里胡哨,也不需要内容上的过度夸张。因为真实的历史本身就是足够动人的故事,逻辑完全自洽,细节充实饱满,需要的是文艺工作者忠于历史,下功夫深入历史去倾听去感悟,去把真实的历史还原在观众面前。我们的英雄也不必成为好莱坞影视作品中无所不能的超人,更不用担心时空的隔阂会阻断他们与当代年轻人的相会,这种联系是留存在血脉之中的。

  我们期待更多像《功勋》这样的好作品,用光影留下英雄气。就像李延年在剧中告诉文书的,要记录下每一名烈士生前的表现。导演用剧中人物的话点了题。英雄的故事、英雄的品格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严鑫超)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