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产情景喜剧盛景难再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国产情景喜剧盛景难再现?

来源:大众日报2021-10-29 17: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田可新 许瑞坤

  近日,由英达导演的现实题材情景喜剧《放学之后》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在媒体探班活动中,英达把这部新剧称为“儿童版《我爱我家》”。另一边,又一个经典,《东北一家人》也将推出电影版,英达将担任该片编剧。“英式喜剧”的这一番番新动作,拉满了观众的期待值。有人甚至乐观预测:这也许能结束长久以来国产优秀情景喜剧的“剧荒”。然而,寻找“国产情景喜剧的春天”多年,这次真的能渡过凛冬?国产情景喜剧是不是盛景难再现?

  等同于春晚的美好回忆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类“盘点”经常成为热门,获赞极多,那就是“解析情景喜剧”。如果说,美国的《成长的烦恼》为广大中国观众对室内情景喜剧的认知“开了蒙”,那么《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武林外传》等火遍大江南北的国产剧,则真正带领人们走入这类“笑”的电视艺术。对“80后”而言,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剧,是等同于春晚的美好回忆。即便到了今天,这些经典的画面和台词仍承包了人们日常的快乐源泉——《我爱我家》中的“葛优躺”被做成表情包疯传;《武林外传》里佟湘玉的口头禅“额滴神啊”,可能是很多人会说的唯一一句陕西话……

  在北京娱评人钟楠看来,情景喜剧之所以能赢得观众持久的关注和喜爱,是因为在创作上有几大突出特点:第一,在题材内容上立足日常、人物关系较为简单、场景相对单一固定,这无形中促使创作将重点放在叙事和喜剧效果上;第二,每集故事相对完整、独立成篇,剧集节奏较快,笑点密集;第三,在我国传统曲艺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中充分汲取营养,地方方言的自然应用也令其在观众中的好感度大增;第四,明星阵容强大,观众喜爱的喜剧大咖自带笑声,还有不少文体明星跨界客串。“总之,其综合了电视艺术、舞台艺术、曲艺艺术等的众家之长,这样的优势是其他类型的影视剧所无法拥有的。”

  “更重要的是,情景喜剧在中国,还代表了一种大众文化,它侧重于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观众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山东大学教授臧丽娜告诉记者。从《我爱我家》开始,国产情景喜剧关注的就是社会最普遍阶层的人,精英阶层被解构,最普通最日常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都被展现在观众眼前,观看者总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鸣,产生沉浸式欣赏的效应。

  臧丽娜认为,国产情景喜剧除了展现“家庭”观念外,对于“国”的情怀也非常重视。社会上发生的大事或有重要影响的事情都会在情景喜剧中得到体现。例如,《我爱我家》中对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等大事件均有体现;《闲人马大姐》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下岗女工的生活状态;《武林外传》虽然把时间放在了明代,但能看出导演想表达的是社会发展变革中值得褒扬或反思的各类现象。导演尚敬曾表示,他们是将传统现实主义的教诲和后现代风格的解构相结合,力求雅俗共赏……这也让我们惊讶地发现,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表现大主题,不仅成为可能,还收获了极佳的反响。

  忌惮越来越多,热情越来越少

  “《武林外传》之后,我们再也没被国产情景喜剧打动过。”在网上,这句话竟然引来众多点赞。

  近年来,并非没有情景喜剧创作。网络平台上,时常有此类剧目推出,《极品女士》《报告老板》《废柴兄弟》等,但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无法与国产情景喜剧的巅峰时期作比较。更令人担忧的是情景喜剧的“断崖”,时隔六年推出的《爱情公寓》第五季口碑扑街,前几年引起网络巨大反响的《万万没想到》等剧再也没有后续。可以说,情景喜剧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

  为何辉煌不再?不可否认的是,观剧的“场”已经消逝。一种观点认为,情景喜剧受众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几代人守在电视机旁,与其说是在看剧,不如说是共同享受那种欢乐的氛围。时至今日,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功能的丰富、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大多数人更注重满足自我消遣的个性化需求,即便在家庭内部,就算是同一节目、同一部剧,每个成员也极大可能选择不同的终端观看。“举家同乐”氛围的大大减弱,不再对相关类型影视剧的制作产生“强刺激”。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喜剧创作环境受到了多面的冲击。一方面,成本极低和传播力极强的网络环境,使快餐式文化消费大行其道,年轻人沉迷在各种搞笑短剧、短视频中,15秒的笑料似乎提高了所谓“喜剧的效率”,实则对系列化的、有剧情铺陈的情景喜剧创作产生了重创。

  另一方面,影视制作环境的变化也给情景喜剧创作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压力。一位影视剧编剧告诉记者,近年来,业界流行的影视作品制作三大法宝,即“超级大IP”+“精美制作”+“流量明星”,很多影视公司为此斥巨资、下血本,拿捏准了年轻一代收视主群体的喜好,获得颇高收益。但情景喜剧恰恰缺失的就是这三大法宝——一般是独立的剧本,没有IP改编,有的甚至是边拍边写;在制作上,大都属于低成本,甚至称得上因陋就简,像《我爱我家》的道具,有的是从摄制人员家里拿的,有的是从旧物市场买的;《武林外传》因为经费紧张,剧中同福客栈里拍摄的饭菜并非只是道具,拍完就成了演员的工作餐;此外,极少有流量艺人选择出演“考验演技又不讨巧”的情景喜剧,就算是从情景喜剧中走红的明星,也大多不愿意再次接拍,不少专业的喜剧人,更喜欢通过各类综艺保持热度,或是亮相大银幕提升“咖位”……在如此“不友好”的创作环境中,国产情景喜剧想要叫好又叫座,谈何容易。

  机智的与深沉的,已经甚少闪现

  当然,寻找出路,终究还是要从提升原创力上下功夫。

  “我并不看好翻拍、续拍。”上述影视剧编剧告诉记者。如是“翻车”的例子不胜枚举。《地下交通站》火了,第二部《二号交通站》被“喷”有“狗尾续貂”之嫌;由《家有儿女》剧组打造的《家有儿女初长成》,被批“毫无笑点”“顺利扑街”。“想依仗经典聚人气,靠‘贴牌’走捷径,讲‘致敬’卖情怀,实则会大大局限自己的创作思维、极易陷入‘不断被对比,永远难超越’的泥淖,还可能对经典喜剧IP也产生不小的伤害。”

  回到创作本身,搞笑还是要认真的。英达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情景喜剧创作有深入的解析。他说,很多电视剧、电影不用刻意抖包袱,但他们经常为一个好包袱怎么抖探讨很长时间,有些演员也是演了好几年才逐渐地摸索到其中的一些喜剧规律。他还强调,情景喜剧经常需要背很多的台词,演员如果不回去做功课,第二天就很狼狈,现场拿不下来。

  搞笑这门技术活儿,讲究也多。记者此前曾经采访过来济演出的陈佩斯,对于喜剧创作,他表示,产生“笑果”,必然是一项硬指标。“喜剧有一个标准,不笑不行,但也不能笑得低俗。喜剧创作其实非常困难。我不认为喜剧有高级低级之分,但在艺术水平方面,能见高下。决定艺术水平的,就是技术水平。为什么有的戏观众就是不爱看?因为它粗糙。有了高超的技术、有了高级的创意,戏就能给人很舒适的感觉。”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对于喜剧创作,好演员、好导演是重要因素,好故事则是必要因素。“我们仍旧缺少大量有才华、愿琢磨的喜剧编剧。只有有了扎实的文本做基础,其间精心布置动线、‘埋’好笑点,由演员再在其间生动地闪转腾挪演绎角色,以合理而智慧的幽默引发大笑,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级的喜剧。反之,缺少天才的想法和文采,又失了‘诚意’和‘创意’地去‘胳肢’观众,引发的只能是屏幕前的集体‘尬看’,‘发笑’的可能只有后期加上的‘罐头笑声’背景音。”

  “诚意”“创意”之外也得有“立意”。除了逗乐,情景喜剧还是要关注现实。英达说:“情景喜剧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就是为了逗乐,没多大意义。”取材于家庭、公寓、办公室格子间的剧作已经很多,有关创作者能否放开视角,多关注眼前的新职业、新文化、新热点,人物性格、语言吸纳更多当下人的思路和表述特点?如是,或许能进一步增强作品的亲近性,为情景喜剧创作再吸“新粉”。

  此外,去除正襟危坐的说教,在爆笑之余能够传递人生感悟,才是情景喜剧最受欢迎,也最应擅长的。看似天马行空,实则针砭时弊、讽刺乱象,足以令观众看得痛快、大呼过瘾。也正是因为这份精巧,即便过去多年,这些情景喜剧仍不过时,复播率极高。但令人感叹的是,在新的创作中,生硬的笑、刻意的泪点、牵强的大道理就显得太多了,那些机智的与深沉的,似乎已经甚少闪现。如何在这方面做文章,恐怕才是重现经典的关键。(田可新 许瑞坤)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