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和平之舟》央视热播,展“舰行万里守卫和平”国之担当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和平之舟》央视热播,展“舰行万里守卫和平”国之担当

来源:文汇报2021-11-09 09: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彦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茫茫海上,一艘飘扬着鲜艳五星红旗的医院船便是航行万里、践行使命的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

  《和平之舟》海报。

  以人民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为原型的电视剧《和平之舟》正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热播,首播即登顶收视榜。该剧由中央电视台、海军政治工作部等联合出品,讲述海上医院船官兵履行国家使命、赴海外救死扶伤的动人故事,谱写英雄群像,弘扬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

  白色船身,身披红十字,“和平方舟”也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亲切地称作“大白船”“中国之舟”。剧中有句台词道出了这艘医院船“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国之担当,“不管我们的船驶向何方,我们的脸上都写着两个字:‘中国’。”

  以“军旅+医疗”的融合题材,讲述当代中国故事

  《和平之舟》的故事始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上级将护航编队的军医张渡航火速调入海上医院船“和平方舟”。跟随张渡航执行任务的轨迹,荧屏上将展开商船遇险、跨国救灾、抗击病毒、海外反恐等篇章。

  手术与子弹、救援与反恐,极具反差的画面在剧中交织而行。国产剧的谱系里,1997年播出的《红十字方队》曾以一群军医的成长故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央视再讲“军旅+医疗”的融合题材,剧情随时代更进一步,将是一则崭新的当代中国故事——血与火的考验中,不仅有个体的成长,更彰显国家担当;和平年代的出生入死中,不止于讴歌人民军队的热血燃情,更弘扬中国之舟为和平而生、向和平而去的理念,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乐章。

  剧作的原型——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可谓深入人心。这艘有着“时代楷模”荣誉的医院船于2008年12月入列,舷号866,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是世界上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自入列以来,“和平方舟”的浪花掠过三大洋,足迹远赴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中,这是一支最值得信赖的和平力量;它也行遍祖国海疆,保障演习护航,在向海图强的浪潮中,“和平方舟”是不可或缺的远洋卫勤力量。因此,拍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与博大情怀,是电视剧的题中应有之义。

  《和平之舟》由曹盾执导、冯骥编剧,陈坤、张天爱领衔主演,张萌、尹昉特别出演,余皑磊、王强、赵魏主演。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电视艺术中心的编剧,冯骥此前的作品还包括电影《红海行动》。这一回以34集电视剧的篇幅展开海上故事,编剧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营救感染鼠疫的“菲尔”号货轮,在公海勇斗“优雅”号商船贩毒分子,赴威利进行台风灾后救援,开展“万里海疆行”为西沙海战老兵和海岛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赴非洲国家抗击传染病……这些不同维度的故事将艺术化地呈现“和平方舟”十多年来遍及五洲四海、开展军事外交的壮美航迹,生动刻画出海军官兵播撒仁心大爱、传播和平友谊的动人形象。

  以情感浓郁的群像戏,刻画人民海军为国远行的温暖航迹

  “和平方舟”医院船满载着技术精湛的中国军医以及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对生命的尊重,远航万里。宏大主题要在人心中柔软落地,《和平之舟》在塑造硬核的军事戏份、医疗救援情节的同时,也从事实出发、融入浓郁的情感戏。

  剧中有几段情节可见端倪。疫情肆虐的非洲,当地人带着些许不可思议发出感慨:“你们从中国跑来给我们看病,还免费?!”风灾过后,一位外国友人用中文真诚地感谢医院船“雪中送炭”。从难以理解到学会了中文成语,外国友人的态度转变是医者用仁心仁术换回的馈赠,是建立在赤诚相待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更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的海军官兵传递出的中国人民的浓情厚谊。

  剧作也将视野投向“和平方舟”回国后的生活场景,以此观照军医张渡航、路阳,船长吴志方,政委叶南,海上医院院长孙诚海以及蛟龙队员高奇等人的内心世界。比如孙诚海父女之间将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女儿对军人父亲有着无限的崇拜与爱戴,但在父亲心底却藏着不为人知的“惶恐”,“我最怕的是,你突然就长大了”。对于常年为国远行的人民海军而言,亲情与忠诚不能两全,是他们心底最真的遗憾。但在小家与大家之间,他们的取舍又是从来这般无悔。

  主创团队希望,《和平之舟》里穿行在硬朗戏份间的浓郁情感,能让观众从人之常情度量出人民海军对祖国的热爱、对使命的忠诚。(王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