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神作”改编电影为何看起来平平无奇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神作”改编电影为何看起来平平无奇

来源:解放日报2021-11-11 09: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兔美

  改编自同名科幻经典的电影《沙丘》前不久终于上映,看完后却让人不由得纳闷,怎么好莱坞科幻大片越拍越陈旧了?几千年后的外星人还穿着中世纪的袍子、女性甚至要头裹面纱,横亘几个星球的宏大叙事竟和我们在“三界”和“四海八荒”中推演滥了的宫斗套路相差无几。

  顶着“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有史以来最具想象力作品”的光环,电影《沙丘》所带来的观感却既谈不上震撼,也不够新鲜,它甚至不像是一部科幻片。这不禁令人疑惑,《沙丘》的改编到底算不算成功?

  和当下的想象力博弈

  《沙丘》改编自美国作家弗兰克·赫伯特1965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原著有六部曲,电影《沙丘》大约拍到第一部的一半。《沙丘》有着“最难改编的小说”之称,世界观宏大、叙事层次多、富含哲学思考,并且要把其中的奇思妙想具象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知名导演大卫·林奇就曾在《沙丘》上栽过跟头。尽管他能导出悬疑片“神作”《穆赫兰道》,但他所改编的《沙丘》口碑和票房均不佳。大卫·林奇曾表示,自己没有最终剪辑权,导致结果并不理想,他甚至要求放弃署名。从一些影片片段可见,该片的服装、场景设计尚可,但剪辑的确糟糕。比如主角保罗被暗器刺杀的片段就拍得七零八落,镜头一会儿保罗视角,一会儿暗器视角,叠加在一起毫无紧张感。而最令人窒息的是电影里人物打开“屏蔽场”时的特效——整个人被包裹在琥珀一样的方块里,把比武过招变得笨拙可笑,如同打开了像素游戏《我的世界》。

  在此之前,导演佐杜洛夫斯基就曾经想拍《沙丘》,他组建了超豪华的剧组,请来知名乐队、艺术家做配乐和造型设计,甚至打算以十万美元一分钟的价格请著名画家达利出演皇帝。为了请动一位喜爱美食的演员出演,他开出了惊人的条件,请演员无限量吃霸王餐。这种疯狂的创作态度简直可以列入当代版《世说新语》的任诞篇。佐杜洛夫斯基画好了所有的分镜头,设计好了人物,但拿去给好莱坞各个影片公司看时,别人都佩服其精妙的想象力,却没人愿意去拍,使得这部作品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没能拍出《沙丘》,佐杜洛夫斯基一直引以为憾,他深信如果这部作品真的拍出来,可能会改变影史,甚至没《星球大战》什么事了。他后来发现,那本流传在好莱坞的设定集起了大作用,比如《星球大战》等电影中就出现了他的分镜头画面。这个比电影本身更加离奇的故事,后来被拍为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片子里,众人一起追忆、描述、想象这部不存在的电影有多伟大。佐杜洛夫斯基还提到了大卫·林奇的《沙丘》,当时他鼓足勇气才去电影院看了这部作品,看完后他释然了,因为拍得并不理想。

  也许,不拍《沙丘》才是最好的选择,拍出来,反而会堵死想象的边界。

  拍过《降临》《银翼杀手2049》等科幻大片的维伦纽瓦,曾经被认为是最合适拍《沙丘》的导演。维伦纽瓦本人也是原著的忠实粉丝。第一次读《沙丘》时他还只有十二三岁,如同每个沉迷于想象世界的少年一样,他早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设计过书里巨大可怖的“沙虫”形象,而把《沙丘》搬上银幕是他的梦想。

  可以想象维伦纽瓦是怀着怎样虔诚的心情去拍《沙丘》的,他不惜重金打造杰西卡夫人昂贵的服饰和适应沙漠生存的蒸馏服,对书中使用复杂仿生学设计的“扑翼机”都做了很好的还原。但在维伦纽瓦的《沙丘》里,有太多似曾相识感,无论是黑暗沉闷的外星贵族、衬托出人类渺小的空旷房间,以及具有安藤忠雄建筑美学风格的几何式太空飞船,都在《星球大战》《神秘博士》等一系列受过《沙丘》启发的科幻影视里有迹可循。它们踩着前人的肩膀向前,反而显得这个前人不够高大了。

  这或许也是《沙丘》难拍的原因之一。由于影视传播优于文学传播的快速便捷,后拍的名著,往往要面对它的派生者先发制人的挑战。而每一次影视化的改编,都是在和当下的想象力博弈。作为一部50多年前的作品,《沙丘》独特的想象也许触碰到了那个时代的边界,但在阅历太多的21世纪观众的眼中,未免平平无奇了,这让人替《沙丘》生出一种生不逢时的遗憾。

  维伦纽瓦版《沙丘》的弊端在于太过还原。导演过于了解和尊重原著,让影片像是学者的论文,充满严谨考据,缺失了一些趣味。有人说,《沙丘》是披着科幻皮的宫斗剧,或是太空版的哈姆雷特。维伦纽瓦把《沙丘》的视觉奇观放在自然本身,他希望以此探讨自然景观对人类灵魂的影响。一位视效师看后表示,做出远古魔兽般的“沙虫”不难,做出仅比普通飞机多两个翅膀的扑翼机反而是难的,尤其它在沙漠里腾飞翻滚时,能让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显得天衣无缝。也许瑰丽的想象奇观已经被前人做了很多,而真实的自然奇观反而是人迹罕至的边境,只不过,我们的科幻审美尚未达到欣赏这种大道至简的境界,这也让《沙丘》作为科幻片而言显得有些生不逢时。

  突破传统叙事套路

  《沙丘》上映后,许多国内观众不约而同想到了刘慈欣的《三体》,这部足以耀眼世界科幻文学史的佳作同样在影视改编中频频“难产”。好在,最近奈飞版《三体》公布了部分角色演员,腾讯推出的电视剧《三体》也发布了预告片,不管最终结果理想与否,至少能在这个时代与观众见面。

  曾有人认为,只有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水平才能拍出《三体》的宏大设定。与之相对,刘慈欣则解释过好莱坞为何不能拍《三体》,“好莱坞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可以复杂可以曲折,但主题不能复杂,必须黑白分明。然而《三体》违反了这条根本原则”。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如今的好莱坞大片看起来都如此相像,抛开视效和人设部分,故事几乎像一个模板刻出来的。比如最近上映的《007:无暇赴死》,又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反派想要毁灭世界,最终被主角成功打败的故事。或许,假如不这么讲故事,它就难以塞进好莱坞的生产流水线里。

  工业化下的叙事套路也开始出现在国产电影里。比如争议不断的《第一炉香》就像一部符合国内商业爱情片工业标准的作品。它把原著的主题拆解得简单,故事变得明晰好懂,扩大了观众的接受面。当电影银幕中乔诚怒骂整天游手好闲的乔琪乔,葛薇龙不听劝阻硬要嫁给乔琪乔、结果撞见对方出轨时,台下观影的阿姨妈妈们,欣欣然发现了一部可以用来“对抗”年轻人爱情观的教材。不管看没看过原著,至少看得懂这个电影里的故事,有了茶余饭后讨论的谈资。电影对于原著的这类改编思维,立足的正是电影工业生产标准、市场的需求。

  再来说《沙丘》,给人感觉像用一整集刚刚讲完福威镖局灭门,后续故事走向如何,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则一头雾水。维伦纽瓦没有拍到保罗复仇成功,而是停在一个毫无悬念的地方,整部影片好像没有高潮,不符合起承转合的逻辑。在网上,还有《沙丘》原著是不是爽文的争议。如果按照传统叙事方式来拍,“天选之子”保罗被仇人陷害家破人亡后,利用沙丘土著弗雷曼人的力量复仇成功,荣登帝位,的确像是一部男频爽文。维伦纽瓦在后半段跳出剧情,在沙漠中辗转反复地吟唱,用以抒写保罗的内心世界,尽管在叙事上没有那么紧凑刺激,但让人感觉,照这个拍法,原著想必大有深度。这也许是维伦纽瓦对好莱坞传统叙事模式的反叛和新的改编探索。

  从把小说改编成电影而言,《沙丘》也许是成功的,至少它得到了一部分原著粉丝的认可,没有让作品显得掉价。而小说改编电影,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原著,吸引观众去阅读原著。据说电影上映后推动了原著在国内的热卖,但从目前成绩来看,它在中国大众的心里还未足够深入。

  电影需要剪裁和相对完整的形式,《沙丘》已经明确了还有第二部,就《沙丘》这样宏大的作品而言,两个多小时也许太短,但就第一部所呈现的故事而言,两个多小时又太长。看完电影,让人感觉从保罗展开的主线叙事过于简单,神秘的姐妹会是如何发展的、沙丘星上的弗雷曼人有怎样的历史,都没能很好地展开。完稿时,《沙丘》的豆瓣评分是尴尬的7.8分(中间一度掉到7.6又拉回来),似乎对于文艺片颇为严格的豆瓣网友,对于那0.2(相对8分而言)的扣分无奈又纠结。《沙丘》只是第一部,更像是一种过渡性的尝试,能否真正成为神作,也许要等后作给出答案。(兔美)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