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谱写军民情深谊长的颂歌

来源:人民日报2021-11-12 09: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燕玲

  1934年发生在广西桂林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的壮烈一战,也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纪实文学《湘江,为你守候》以丰富详实的史料为基础,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崇高精神,致敬湘江战役中军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浩然情义。

  《湘江,为你守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湘江,为你守候》深入历史褶皱,努力挖掘掩埋在岁月尘埃里的动人细节。5个章节、103个故事,不仅基本还原了湘江战役的全过程,而且层层递进,开拓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该书前三章着重描写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陈树湘、易荡平、韩伟等人壮丽如虹的理想、坚如磐石的信念、视死如归的精神让人深受触动;后两章通过流传的桂北民间故事,展现了军民之间朴素而深厚的情义。桂北百姓当初也许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革命,但他们感念于“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感念于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挺身而出,从共产党拯救天下穷苦人的实际行动中、从自身境遇的重大改变中深受感动并得到启蒙,进而与红军战士并肩作战,水乳交融。他们用生命保护受伤的战士,为长眠于地下的红军护墓守候。受到庇护的红军小战士同样感念着桂北人民如山的情谊。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毛兴泰夫妇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来自江西的红军小战士刘八连。刘八连为报答毛兴泰夫妇,做了他们的儿子,改姓为毛。善良接续传递,毛八连成家后,虽然过着贫寒的生活,但依然收养了一对七八岁的湖南流浪兄弟,从此“三省居一家”在当地传为佳话。湘江军民鱼水相依、相互守候,正如同样受到当地百姓恩惠的朱镇山所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救护、倾注全部心血关怀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这支与人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革命军队;他们爱的不光是我一个人,而是共产党领导的整个红军和革命事业。”

  作品一方面对珍贵的历史材料进行重新挖掘和整理,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深入现场走访当地百姓,有效补充现有史料,呈现出多角度与多样化特点。编著者仔细梳理湘江战役相关事件、英雄人物、红色文物、红色遗址,从事实出发努力还原战争历程及历史纹理。这样的“论从史出”既可感可信,又有胸襟、有视野,具有文献价值,富有烛照现实、启示未来的思想意义。同时,本书采用民间视角,并通过亲历者、幸存者及其后代的口述,为读者呈现了历史的另一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回归日常的口述历史,充满朴素的人间真情与人性光辉。历史让红军与桂北百姓在湘江相遇,关于承诺与守护的情义落到实实在在的生活日常中,行胜于言。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故事像一颗颗珍珠,经过时间之河的冲刷与洗礼,呈现出温暖润泽的光芒,弥足珍贵。

  小切口的讲述,深掘出穿透人性的大情义,这种有深度的叙述追求,既激扬了革命浪漫与理想,又回归到常识、常情、常理,融入了更多人间烟火。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同时,对人物满怀“同情之理解”,还原其特定语境的生活真实,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感人力量。此外,全书结构整饬,每章引言平实质朴,既承上启下,又是很好的阅读向导。书中有原创,有集成,有文、有诗、有歌,无不紧扣“湘江,为你守候”主题。读完这本刚烈悲壮、情深意切的纪实文学,一股暖流不禁涌上心头——我们不仅记住了书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更记住了那一曲曲军民情深谊长的动人颂歌。(张燕玲)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