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乌海》:现实主义被迫降维了吗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乌海》:现实主义被迫降维了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11-12 09: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像玉的石头

  在《第一炉香》《沙丘》《007:无暇赴死》《入殓师》等种类齐全的热门影片的夹攻之下,《乌海》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不起眼到我在惯用的“淘票票”和“百老汇影城”两个app里都找不到购票通道,最后才在豆瓣上买到了附近电影院当天唯一的场次——中午1点。

  风格可以“拯救”故事吗?

  影片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杨华和苗唯是一对青年夫妻,杨华来自农村,而苗唯是家庭条件很好的独生女。杨华离开了稳定的单位,与高中同学罗宇合伙投资恐龙公园,遭遇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杨华被债主恐吓逼迫,他多次向罗宇讨要赔偿金无果,最终杨华放火烧掉了罗宇正在筹建的蒙古包度假村。与此同时,杨华与苗唯的家庭矛盾也因债务问题和种种误会不断升级。杨华在盛怒之时倒车,意外将苗唯撞下了山路的陡坡。最终,杨华报警自首,苗唯得到了及时救治。

  按照行文习惯,“故事并不复杂”后面接续的通常是“但是”,要么是简单的故事被挖掘得十分深入,要么是用了新奇的手法或者形式来讲述故事。遗憾的是,《乌海》似乎难以接续上这样的“但是”。

  当然,影片并非没有形式上的花样。比如,夫妻吵架时运用了一个长镜头;又比如沙漠上被弃置的巨大恐龙模型和莹白的蒙古包,被部分评论称之为“超现实荒诞”。“沙漠月亮”蒙古包被愤怒的火点燃,乡村乐队依然在烈火前若无其事地继续演奏;杨华在夜幕来临之际从恐龙张开的大嘴中钻进去以寻找片刻的安宁,这些场景——更准确地说是“装置”,大体可以被视作“超现实”,但若要称之为“荒诞”则有些勉强了。“荒诞”不仅仅在于“应然”和“已然”之间的强烈背离,更多地在于其中蕴含着逻辑无法解释的偶然,又或者现有语汇难以精确描述的情绪体验。但是在影片的这些片段中,所有的原因和情感都是可以被清晰描述的。

  形式、风格化、审美趣味等等,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拯救”一个普通的故事?此处可以引入讨论度极高的《第一炉香》进行参照。许多观众——无论是不是“张迷”,认为许鞍华将《第一炉香》拍成了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是把张爱玲庸俗化了。然而,俗套的故事原本就是张爱玲自觉的甚至是有些自得的坚持。美妙之处不在于故事,而在于高度风格化的语言:静物与人之间神秘又妥帖的通感,文字的秾丽与格调的荒凉形成“参差的对照”。这样的语言文字在很大程度上是拒绝被影视化的,因而也构成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所以张爱玲的影视改编大多都不成功。

  遗憾的是,《乌海》的镜头语言并没有风格化到足以打上个人标签的程度,长镜头也好,巨大物体制造的“超现实”感也好,在当下许多带有所谓“文艺片”气质的影片里屡见不鲜。于是,并不丰满的肌肉皮相也就无法密实地、完整地包裹住单薄的骨骼。

  现实题材等于现实主义吗?

  乌海是杨华、苗唯生活的城市,影片以此命名,透露出提炼普遍性的企图。导演在谈论自己的处女作《老兽》时也曾说道,因为体会过家乡鄂尔多斯的经济大波动,因此想讲述像老杨这样随着时代风光过,又与时代一起落寞之人的故事。《乌海》涉及的盲目投资、裸贷等问题也是当下常见的社会问题。正因如此,导演自述和部分媒体评论皆谈到了“现实主义”。然而,什么是“现实主义”?

  这是一个或许用20万字的文艺理论都无法确切回答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文学名著来直观地感受“现实主义”。比如,我们都不会反对司汤达的《红与黑》、狄更斯的《双城记》,又或者是茅盾的《子夜》、路遥的《人生》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因为它们具备了细节高度真实、逻辑完整连贯、人物具有典型性这样的审美特征。又或者,我们不会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鲁迅的小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但依然认同其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在于对社会结构性问题深刻的关切与追问。换句话说,现实主义所要求的典型性,并非以数量频率上的多为标准,而以是否反映了社会结构性问题为标准;是否具有现实主义精神,不在于关注的是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在于能否发现单一事件、个体人物与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真实而确切的关联。

  如果从这样的标准来看,说《乌海》是现实主义的,正如把甜宠幻想视作浪漫主义,这大概也算得上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被迫降维。前文已经提到了夫妻吵架的长镜头,使用了长镜头意味着这是影片重点着力之处;亦有评论认为此处拍出了“典型的‘中国式吵架’”,拍出了女强男弱的典型婚姻状态。然而,影片为杨华成为婚姻弱势方找到的唯一原因只是杨华没有钱,而表现这种弱势的方式就是反复渲染苗唯父母看不起杨华。至于杨华的动机,苗唯父母的心态,归之于“人性”就可以了,就像将年轻女孩裸贷的动机归之于“欲望”就可以了。至于对“中国式吵架”的理解,竟然只是不理性、爱翻旧账、爱说对方父母的过错。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新世纪之初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和《新结婚时代》,也想起了前两年的影片《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我认为这些作品更贴切地诠释了“中国式”,也更充分地凝练出了婚姻生活的典型性。在此我更愿意向导演推荐《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5期关于杭州杀妻案的长篇报道。报道通过一对夫妻观察作为群体的拆迁户,进而追问了个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重建自身与城市、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这是真正的现实主义。

  文学艺术,从思想上内容上来说,最终追问的当然是“欲望”,是“美德”,是“人性”;但是文学艺术的价值,恰恰在于穷极所有方式来想象“欲望”“美德”“人性”所有的可能与不能。拍一个女孩想要一台苹果手机,拍一个男人想投资挣钱获得尊重,也确实可以说是在讲述欲望;正如“国学”也是一个大箩筐,只要跟所谓“传统”沾边儿都可以往里扔一样。然而,“没错”并不意味着“不错”,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之间更有着思想上的遥远距离。(像玉的石头)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赵 莹:人生如荒原,你我皆勇者

  • 环境式舞剧《云梦泽》:用肢体情绪重新转译屈子形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