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年女演员复出瞄准女性话题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中年女演员复出瞄准女性话题剧

来源:齐鲁晚报2021-11-12 10:0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师文静

  演员高圆圆新剧《完美伴侣》将在东方卫视播出,这是她产后复出的首部担纲女主角的大剧。这两年荧屏作品减少的白百何也有《我们的婚姻》《我的超级英雄》待播。一直在话剧领域耕耘的孙莉,也拍了“大女主剧”《妻子的选择》。女演员事业发展的一大门槛是怀孕生子、歇影等,此前不少女演员“复出”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下滑,只能迅速转型。但这两年,随着女性题材剧的增多,女演员产后“复出”时间越来越短,“复出”难度也越来越低。

  女性话题剧、大女主剧给了她们机会

  蒋勤勤、孙莉、高圆圆等“40+”女演员能在产后或多年歇影后还能“复出”主演电视剧,是因为电视剧市场对反映中年都市生活的剧需求量很大,其中“大女主角”和女性话题剧占据了大多数。中年偶像剧、女性题材剧这两年的大爆发,可谓拯救了一众中年女演员。

  比如,最近公布的几部剧无一例外都是为“40+”女演员量身定制的,包括由郝蕾、王鸥主演,反映女性中年危机的《熟年》;由张雨绮、董洁、吴越,海陆等主演,呈现中年单亲妈妈生活故事的《妈妈的战争》;由秦海璐、白冰主演,讲述全职太太、社会精英等女性群体的《她们的名字》;刘敏涛、江疏影主演,聚焦职场女律师的《女士的法则》等。

  高圆圆重回荧屏的剧是和张鲁一主演的《完美伴侣》,该剧聚焦都市男女婚姻问题,讲述了两个家庭两对夫妻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权衡与选择。剧中高圆圆饰演的女主角设定为女律师,事业遭遇上升瓶颈,无暇顾及丈夫和儿子的情感需求,女强男弱的婚姻模式从运转良好到渐渐失去平衡,女主角怎么选择成为故事的焦点。

  白百何主演的《我们的婚姻》中,女主角沈彗星是一个全职妈妈,全职妈妈再战职场,婚姻也出现了裂痕,中年女性的困境暴露无遗。孙莉主演的《妻子的选择》也是聚焦全职太太回归职场,只不过在回归职场之路上还要应对丈夫有婚外情的糟糕婚姻生活,女主角最终选择走出舒适区,不再依赖婚姻和丈夫,重新开始新生活。这两年正式复出的蒋勤勤在短悬疑剧《迷雾追踪》之后,主演的女性主题古装剧《当家主母》也正在热播,剧中蒋勤勤饰演的沈翠喜是个励志大女主,作为童养媳,她不仅要应对丈夫一直想纳妾娶青梅竹马的情感琐事,作为当家主母,她还要把家族缂丝业做大,是典型的古装大女主剧。

  年轻女演员扎堆甜甜的恋爱偶像剧,中年女演员就成了独立女性的代言人,这也就解释了中年女演员“崛起”现象。各个维度的女性话题剧席卷影视圈,正在打造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姐姐们”顺理成章扛起了熟龄女性荧屏形象。

  实力派扎堆复出先找准定位

  2019年,演员海清还在电影节颁奖礼上大喊无戏可拍,相比于那时,当下的影视市场对中年女演员友好了很多,但也需要“歇业”女演员尽快回归抢占市场,做好职业规划。

  从女演员产后“歇业”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可以看出她们面临的市场竞争。比如,唐嫣、赵丽颖都是产后三四个月没“营业”,就被贴上“难复出”的标签。唐嫣、赵丽颖两位女星短暂歇影后,复出还是拍自己最具号召力的古装大剧,《有翡》《燕云台》都是大制作、高话题性。赵丽颖现在也在拓展作品题材,开始拍现实题材大剧。唐嫣的资源也越来越好,有《繁花》待播。高圆圆和刘诗诗这种产后不着急“复出”的女演员不多,刘诗诗产后“复出”后有《亲爱的自己》《流金岁月》《1921》等作品,接演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上升。高圆圆“复出”还是选自己有号召力的都市情感剧,只要专心事业,不愁没戏拍,但是否要一直拍都市题材剧、中年偶像剧也需要规划好。

  但不能忽略的是,“40+”女演员不在少数。“40+”的女演员中,孙俪、宋佳、马伊琍、殷桃、姚晨、刘涛等常年演女一号,她们出作品的频率不是很高,但质量不俗。这两年郝蕾、万茜、董洁、秦岚、陶虹、咏梅、黄奕、刘敏涛等女演员重回都市剧主场,作品越来越多。女演员经历结婚、生子以及各种原因歇影,想要“复出”,还得做好规划。是做偶像剧影视赛道上的常客,还是像陶虹、刘琳、咏梅、邬君梅、袁泉、吴越等人做深耕演员老本行的演技派,还是寻求某些机遇弯道超车成为高热度女演员,都是“歇影”后复出的女演员需要思考的事情。(师文静)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