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话剧《喜相逢》:​小人物视角下的新北京故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话剧《喜相逢》:​小人物视角下的新北京故事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1-11-30 09: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景俊美

  进入剧场,什么样的戏最能感动观众?最通俗的回答是——真、善、美兼备的戏。因为只有三者不可或缺,戏剧的艺术魅力才能以最“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直抵观众的灵府。否则,如果仅仅有真与善而无美的传递,则让人无法进入艺术欣赏的境界,观众与戏剧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隔离”感;如果仅仅有美与善,而无真的表达,则显得做作、不真诚,这样的戏就会失去“根本”,如空中楼阁;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美与真而无善,那么这样的创作初衷就让人质疑,所谓的“低级红”“高级黑”本质上都属于这样的类型。分析了这么多,还是回到今天要说的剧目——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林蔚然、王人凡编剧,李伯男、韩清导演的话剧《喜相逢》上来。因为在笔者看来,这部剧很好地调度了真、善、美的元素,不仅艺术张力十足,而且真诚、自然地流淌出一种带有时尚感又承继“京味儿”传统的正能量。

  一提到北京城,人们首先会想到“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的皇城根儿。然而真正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戏谑改编的《五环之歌》里所谓的五环、六环以至于七环都不是编造,而是北京正在发展的事实。老北京有胡同、京剧、四合院,外加处处的吆喝声;新北京有高楼、大厦、立交桥,还有那芭蕾、歌剧和电影。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衣食住行,北京的特色既鲜明又不鲜明,既摩登又不摩登,这种看似杂处的样子,正是北京最真实的样子,因为它是那么包容、那么大气。

  包容且大气的北京城,吸引了无数人来到这里、爱上这里并留在这里。话剧《喜相逢》中的赵大河(朱晓鹏饰演),就是一位为追逐梦想而进京的北漂,他从一个北漂再到一个新北京人的成长经历,便是见证北京发展变化的一个“参照物”、一双看北京的“眼睛”。与赵大河相比,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龙珑(明家歆饰演)则显得霸气得多,也豪迈得多。这个典型的北京“大妞儿”天生叛逆,你说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好,说她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也罢,总之她想干什么干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看似随性挥霍,实则折射着青春少女对成长的认识以及对认同感和价值感的追求。他们俩是年轻人的代表,是拒绝躺平的青年一代。

  与青年一代构成映照的是关姨、孙老师、钱大爷、李大爷等老一辈北京人的知足常乐,以及苏茜、杨斌、章小娜等中年北京人的平和。不同群体内部又有不同的类型。比如老北京人钱大爷(张万昆饰演)和同是老北京人的李大爷(陈强饰演),就是一对张力十足的对比关系。他们当中,一个话多、爱发牢骚,天天盼着自备井改造尽快落实;一个是当地的回迁户,在天通苑住了一辈子,性格相对平和。两个人对待天通苑的态度显得格外不同,所以常常抬杠,还以下棋的方式相互厮杀,然而真正离开天通苑的时候,才发现两个人对这块土地的爱是一致的。这就印证了生活中老百姓最爱说的那句俗话:“不是冤家不聚头。”

  相爱相杀的生活细节一旦立在舞台上,就显得格外有趣,这一点在两位大爷身上属于显性特征,而在关姨和她不想承认但最终认可的儿媳妇章小娜身上则属于隐性特征,还有一对活宝是社区主任苏茜(孙翌琳饰演)和她的前夫杨斌(李劲峰饰演)。他们两个是相爱的一对,然而因为杨斌的贫嘴、好面子、不踏实,两个人难以继续维持婚姻关系。不过,生活中他们在离婚后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展现了一个好面儿的“京油子”其实有他的苦衷与无奈。比较而言,苏茜因为对杨斌的爱,她在关键时刻的巨大付出也就更加顺理成章。所以整体看舞台上的人物不但丰富,而且有对比、有层次,还有成长和转变的过程。

  有一句流行语:“你为生活而奋斗的样子,最美。”这句话适用于平凡生活中的任何人,也是剧中人物的真实写照。当我们看到退了休的社区居委会原主任关姨(杨青饰演)为家家户户的困难而操碎了心,而她自己的家庭却遭遇了变故,她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打击,你就会情不自禁地为她感动。这位只不过是一个“志愿者”身份的阿姨,朴实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候虽然受到一些世俗观念的影响,但本质上是善良的、温情的、充满爱意的,她执拗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善良的心。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关姨”正是对北京城大街小巷的志愿者们以及小区居委会热心人的生活提炼,这些千千万万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是北京城的一道又一道亮丽风景,因为他们,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市民的素质也更文明。

  如果说编剧为整部剧铺就了最纯真的底色,那么导演的手法和演员的表演则是这个剧最能捕捉观众的抓手,比如那折叠式的舞台、马赛克式的灯光以及入情入理的对话与表演。这部剧的人物众多,但多而不乱,属于最接地气的群像式人物塑造。因此,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支点,他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新北京的生态网络,有人、有事、有情感,还有精神与信仰。除了前面已分析的主要人物外,孙老师(张喜前饰演)这一人物其实很耐人寻味。他既是北京人又是外地人,既是知识分子又是独居老人。他在天通苑住了20年,这种特殊身份让他的情感依托变得更加与众不同。办一个免费的书法班只是一个形式,一个人一生必然有追求特别是有精神层面的追求才是这位老人的真正内核。

  总之,真、善、美的交融呈现是话剧《喜相逢》的特色,也是该剧的亮点,三者很难拆开了单说。但为了分析的需要,笔者做了3个维度的提炼——真的方面,演的是身边人身边事,反映了新老北京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同构;善的方面,说的是平凡人烦琐事,烟火人生映现了一座城市的使命担当;美的方面,小切口大主题,真挚情感塑造出立体且丰富的人物形象。平凡人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然而他们不卑不亢,心存善意、怀抱希望地奋斗着、努力着、坚守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与底色。话剧《喜相逢》中老、中、青三代之间的情感与琐事纠纷以及他们如何相处、产生的矛盾以及最后得以化解的过程,反映了新老北京人的理念变化以及对自己生长、生活环境的关心、认知和认同,侧面也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祖国的日渐强大和富裕。(景俊美)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杨韵莟: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