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焦裕禄的“平凡之路”震撼人心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焦裕禄的“平凡之路”震撼人心

来源:齐鲁晚报2021-12-20 09: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苏雨晴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改编自焦裕禄女儿口述的同名回忆录,从“一名党员”“一位干部”“一个亲人”三个不同的角度,从焦裕禄“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博山生死别”三个时期,全面立体地回顾了焦裕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电影中,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受人敬仰的英模模范人物,更是一个普通人: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虽然展现的是焦裕禄的“平凡之路”,却依然震撼人心。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焦裕禄有哪里需要哪里钉的“钉子”精神。焦裕禄的“钉子精神”,最主要地体现在影片开头部分“洛矿建初功”,也即主角遇到的第一个难题:2.5米双筒提升机的制造工作。当时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起步阶段,伴随着外国专家的一句“你们造不出来”的论断,重担压在了焦裕禄和车间其他同志的身上。在这一段故事中观众可以看到,焦裕禄身上具备超乎常人的前瞻性眼光和大局意识,他大胆起用陈继光,认为高精尖人才应当适得其所,并用一腔热情温暖了陈继光早已颓丧的心。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这一身份,是本部作品最打动人心的,也即“兰考战三害”。焦裕禄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被贫穷、饥饿、风沙盘踞的土地,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正像他的妻子俊雅所说的那样,他“就是看不得别人受苦”的人。刚到县委时,面对下属送来的红薯,他心里想的是百姓,去村民四宝家走访,他看到了村民无助的眼泪。在之后治理“三害”的过程中,他更是亲力亲为,深入寻找风沙源头,向有经验的老村民讨教深翻淤泥种树固沙。焦裕禄穿梭在兰考严冬的寒风中无怨无悔,肝病肆虐时他宁可独自苦挨,也从没有提出要去医院,甚至还冒雨带头抢救被冲垮的房屋,用一腔热血留住了欲调走的年轻同志。就是到了弥留之际,他心中想的仍然是百姓安居乐业。

  焦裕禄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村民肖大爷的承诺:“我不是什么官,我是为百姓服务的。”正因为他急百姓之所急,苦百姓之所苦,乡亲们从一开始的满怀质疑,到后来的真心相待,才有了焦裕禄病逝后,村民自发大规模哀哭送别的感人场景。

  影片开头便用客观讲述的画外音的形式告诉观众:他爱我们,我的奶奶、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姐妹,这句话揭示出电影的第二大方向,也即描写焦裕禄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点滴。闷头干活、沉默寡言,甚至有些粗枝大叶,他在多数情况下是妻子的聆听者。在影片中我们发现,焦裕禄在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是一个体贴的好丈夫,因为工作忽略了妻子的苦,不顾妻子俊雅的疼惜和劝阻,甚至想要妻子拖家带口降低生活质量来支持他,而在妻子愤而离去后却只是沉默着皱起眉头。同时,他又带着一些笨拙的可爱:会在央求妻子借白面后乖乖听从指挥去干活,工作上有成就便拉着爱人大笑跳舞,不善言辞只能用朴实直白的话夸妻子“最好了”。作为丈夫的焦裕禄,让我们看到了可贵的“烟火气”,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平凡夫妻的相守相依,却也是生活中最温情的一笔。

  在观影过程中,我们被全家团圆的场面所触动,但也不难发现,焦裕禄在对待子女时是严父,他一直遵守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尽早了解生活的艰辛,以期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影片还通过“批评儿子看白戏”“锻炼女儿卖咸菜”两个小的戏剧事件,具体展现了焦裕禄的严父形象。但温情依然是父亲与儿女之间的主打色,如在与女儿一同吆喝卖咸菜的过程中,他就用自己独有的幽默方式,以身作则地教女儿独立,在那段略显诙谐的表演中,观众也能够只把他看作是一个和蔼的、善于苦中作乐的父亲。

  片中“博山生死别”部分,对焦裕禄与母亲短暂相处的展现,是影片末尾最为动人的小高潮。离家十年的焦裕禄在时日无多时归乡探母,此处的设计遵循了我国传统的母慈子孝的道德标准,以及国人的故土情结,因此很容易调动银幕外的情绪与之共情。在母亲面前的焦裕禄形象,无疑是最鲜活的,他不再是教导孩子的父亲,也不再是给妻子依靠的丈夫,只是一个依恋母亲的赤子。而老母的一句“家里很多年没这么热闹了”,也表明了母亲对儿子常年奔波在外的疼惜,同时,片中用《岳母刺字》的戏曲片段,以隐喻的手法牵出了本片另一个矛盾点:自古忠孝难两全。也许因为焦裕禄不能常年陪伴母亲,所以他将母亲的教导铭记于心,时刻不敢忘怀,并将“做个好人”的要求作为优良的家风延续到了自己对儿女的教育上。或许这便是他对孝顺的个人诠释,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只能用几日陪伴以及临别时的虔诚叩首来补偿母亲,表达自己多年来以及今后再也无法在身边尽孝,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舍和歉意。

  相对于之前的同类题材影视作品,《我的父亲焦裕禄》向我们展现了更多焦裕禄作为平凡人的一面,可谓焦裕禄的“平凡之路”。但正如影片结尾所说:若能做一个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的人,如此一生,虽平凡,也光荣。(苏雨晴)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