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场古风雅韵的寻味之旅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一场古风雅韵的寻味之旅

来源:北京日报2021-12-21 09: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华明玥

  古诗词鉴赏近年来越发成为中国人触摸精神源泉的一条重要路径,无论是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高居热搜榜,还是叶嘉莹先生对唐诗宋词充满感性的解读音频成为白领听觉陪伴,都说明中国古典诗词给予的源源不绝的养分,已成为这个快速变幻时代里人们抵御浮躁与焦虑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对美食的嗜好,也是人们抵御压力的重要方式,一系列美食纪录片热播便是例证。

  菊留秋色蟹螯肥

  为问春风桃李,而今子满芳枝

  《好竹连山觉笋香:古诗词里寻美食》 刘菲 著北京日报出版社

  《好竹连山觉笋香:古诗词里寻美食》,将国人胸口中跳动着的诗心,与寻找闪光智识、吃遍天下美食的逸兴紧密结合起来,为解读唐诗宋词寻找到一条全新路径——它并不孤寂荒僻,抱残守缺,而是充满了探索乐趣,充满了人间烟火。

  这是一席锦绣诗文的饕餮盛宴,也是一场古风雅韵的寻味之旅。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陆游、杨万里、唐伯虎、郑板桥……37篇文章以名家诗词为引,讲蔬果肴馔,探南北食趣,说历朝逸事。从蔬菜五谷之质朴,到牛羊鱼蟹之鲜美,从古人的餐桌美学,到传承至今的四季食俗,就如同37幅精美绝伦的乱针绣。作者化身绣织大师,活用手中之诗词典故、名人逸事、药理常识,犹如活用不同色彩、粗细、光泽的丝线,以或长或短、或密或疏、或交叠或呼应的针脚,将从古诗词中引申出来的美食,做一种充满情感的抒发。

  通观全书,作者绝不只是对古诗词中涉及美食的篇章进行搜寻、分析与解析。作为“诗词赏析乱针绣”的创作人,每一篇文章,她都围绕核心意旨,以诗词为线绣了一遍,又以历史典故为线绣了一遍,再以风味沿革绣了一遍,最后以智识解密的方式补绣缝隙,使之熠熠生辉。光是末一点,就会令人兴趣盎然。譬如不吃鱼脍(生鱼片)的人,在古代为何被视作异人?唐代为何会禁食鲤鱼?为什么对雕胡饭的吟咏,自清代就极少出现了?清朝宫廷发明了一种怎样的栽培术,来解决类似“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劳民伤财之举?

  若将笔法比喻为针法,作者热衷的,恰是乱针绣般的逸兴纵横,她的“针脚”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每篇文章从哪条枝杈上生长出摇曳缤纷的诗词典故,又从哪里开始转折呼应,她都运筹帷幄,烂熟于心。

  这本诗词赏析新作,事实上是“双面乱针绣”,另一面也可以单独欣赏的,是青年艺术家、动画导演兼插画师母隽楠围绕主题绘就的水墨插画,涉及食材、加工器具、餐器、时令、美食意境与笔底人物。如果说,从插画中冬笋之憨美,大白菜之浓翠,柿子之染霜,大蒜辫子之雅俊上,我们还可以看到齐白石、汪曾祺、黄永玉等前辈大师“我自笔墨抒胸臆”的影响,而从本书的人物水墨造像中,我们却看到了母隽楠独有的诗心,她将诗词中的视听嗅味触之五感,幻化为出镜诗人之表情、神态、衣裳质地与围拱其身的四季变迁。她画“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白居易,皂袍秃发,仰面朝天,孤身一人手持酒杯,面前是红泥小火炉,天上是淹没了月亮的飘冉清雪。她画“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的杜甫,葛布袍子配竹椅,大碗竹筷配一对八字眉,眉毛一皱的瞬间,恰是诗人被酸爽凉面激得浑身一凛的反应。她画杨万里之“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出乎意料地以类似竹节一般的笔法,勾勒诗人的袍裾轮廓,又以赭石色将杨万里的身段涂抹,幻化为仿佛山石一般的存在,一枝梅花扛在他的肩上,犹如从山石中摇曳而出。诗人那窃喜的神色更是随其翩飞的胡髯,呼之欲出。她画文天祥之“春里看花须款款,雨中剪韭且陶陶”,这位曾经拔剑四顾的爱国将领最终退隐山野,穿蓑衣,戴斗笠,在牛毛般绵密的春雨中,细心剪着头茬春韭。插画师一笔一笔,将诗人壮志难酬、俯首甘为“剪韭翁”的一分无奈、三分陶醉,画了出来……

  当我们将作者正面的诗词解析,与母隽楠背面的水墨插画结合起来看,会发现它们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互文关系。总之,熟读这本书,你既可以了解美食的历史沿革、种植、采收、捕获、加工、烹饪,了解烹饪美食所需要的器具、火候、刀法、蘸料,从此穿越到周商秦汉、唐元明清,也能当一名民间料理大师,又可以了解文人们的思想抱负,了解美食与诗词歌赋、绘画书法之间不绝如缕的联系,从而找到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精神源泉。(华明玥)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