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昆剧表演艺术的不变之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昆剧表演艺术的不变之变

来源:解放日报2021-12-23 10: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罗怀臻

  

  今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我已完整看了两遍,这几天又断断续续地在追,追着追着竟不经意间将其与昆剧传习所产生了联想。100年前,国家积贫积弱,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纷纷寻求救亡图存之道。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正是想要改变这样的现实。意在唤醒民众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采取的是一种决绝的姿态。大概记得《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对他两个儿子这样说:将来后人会误解我,以为我陈独秀不尊重传统文化。其实不是,我只是对传统文化这个庞大体系中的孔学,孔学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的“三纲五常”表示不认同,尤其在今天,我觉得它影响了中国人意识的觉醒。如果到了晚年,我倒希望整天泡在传统文化的故纸堆里。

  我在想,为什么100年前的进步青年,他们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同时,竟不约而同地反对旧文化?睁开眼睛面对新世纪,展开双臂迎接新时代,那是一个时代的潮流,一个时代的大趋势。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古城苏州幽静的桃花坞,一群人却默默祭起传统文化的大旗,成立了昆剧传习所,誓言赓续传统。两相对比,反差何其之大?今日深长思之,真乃意味无穷。因此,当我面对上海大世界“昆剧传字辈百年纪念展”上那象征44位“传”字辈老艺人的44把空椅子时,心里既感动和崇敬,又悲怆与伤感,不知不觉眼泪就涌了出来。我想,当年那几位尊崇传统文化的文人名流、商人富贾,实际上是把那44位学昆剧谋生的年轻人送上了一条人生与艺术的“不归路”。遥想当年,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戏剧也随之转型,花部强势崛起,京剧不可一世,各种地方戏曲勃发生机,传统昆剧所依存的文化土壤和演艺环境已荡然无存。找来那么一群稚气的孩子,教授他们演唱昆剧,从办学之初就已注定了他们的寂寞人生。

  我还想到我的剧作家朋友孟冰创作的话剧《伏生》。秦朝焚书,伏生想把《尚书》保存下来,可是藏在哪里都不安全,索性把《尚书》默记在心。藏书于腹,只要人活着,《尚书》就不会失传。伏生藏书于腹,传习所传艺于人,都是一种无法与时代对抗却又放不下责任的伟大操行。这么转念一想,又不禁对当年传习所的创办者们肃然起敬。

  是啊,你藏书于腹,我传艺于人。只要这44位艺人活着,昆剧的薪火就不会熄灭。假如当年传习所的创办者们不是选择传艺于人,而是举办一个主题活动、组织一场盛大演出,或者出版一两部著述,大概都不能与“传艺于人”的价值同日而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昆剧“传”字辈艺人的表演生涯,自100年前从艺之日起,就踏上了一条“只能朝前走,不能再回头”的不归路。

  “只能朝前走”,是指20世纪初随着中国尤其是江南地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戏曲表演纷纷走进城市,走进剧场,走上镜框式舞台。“不能再回头”,是指300多年来昆剧擅长的表演场所,如厅堂、庭院、戏楼、庙台等私密而小型的表演空间,迅速被新式的镜框式舞台所替代,昆剧“传”字辈的表演也不能不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戏曲演艺环境。

  演艺环境的改变推动了昆剧表演的转型,这转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熟人雅会品评玩赏的私人厅堂向自由开放的公众剧场转化;二是从手工作坊的度身定制向工业化戏剧工场批量化生产转化;三是从师徒制、科班制、学馆制的言传身教向开放教学的现代教育大班制转化。

  三个转型形成对昆剧表演艺术的影响,昆剧表演艺术在适应新式演艺环境和教学形制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或曰发展。

  昆剧表演艺术的变异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了以话剧、电影为载体的写实表演的方法和舞蹈的夸张性表演,开始强调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体验和炫技式的技巧、技能;二是为了适应镜框式舞台综合艺术表演的需要,开始运用布景、灯光及乐队营造环境,烘托气氛,以期提高戏剧演出的整体感染力;三是开始使用扩音设备和电声话筒,甚至借鉴歌剧美声发声方法。

  昆剧“传”字辈表演艺术传承接续的100年,也是从传统表演空间向自西方引进的镜框式戏剧舞台过渡的100年。浙江昆剧团创作演出的昆剧《十五贯》,标志着传统昆剧表演向现代剧场艺术过渡的阶段性成果。说《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这个“活”,是“活转过来”的“活”,而不是“活跃起来”的“活”。《十五贯》不是传统昆剧复苏的标志,而是传统昆剧向现代剧场的过渡或转型。就剧种的演剧特点而言,昆剧《十五贯》与在镜框式舞台上演出的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曲的表演形态也并无二致。自《十五贯》始,镜框式舞台剧场艺术的综合性表演逐渐成为昆剧演出的标准化范式,即便演出《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经典古本也是如此。一律地配置灯光布景乐队,一律地配备电声扩音话筒,一律地把演出时长压缩在三小时以内。此外,编导演、音美灯、化服道也一律地采用与京剧、地方戏乃至与话剧、歌剧等相同或相似的创作与演出标准形制。这是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昆剧也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直至进入21世纪的20年,也是昆剧“申遗”成功后的20年,尤其是最近几年间,昆剧又从走进标准化的现代剧场和走上模式化的镜框式戏剧舞台,开始了向100年前表演艺术传统的积极回归。

  “向传统回归”,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向过去倒退,而是吸收了20世纪剧场艺术的经验,总结了自身表演艺术的变化与发展之后,向着昆剧表演艺术传统和昆剧剧种个性的自觉回望与溯源,我权且将之称为21世纪中国昆剧艺术的“现代回归”。

  

  21世纪中国昆剧艺术的“现代回归”也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向以雅玩品赏为趣味的传统小众空间的回归——如各种“厅堂版”“园林版”“会所版”“校园版”以及“皇家粮仓”的精致化、精品化演出,强调古本、古韵、古曲的古典意味,强调昆剧表演艺术的原汁原味;二是向以大剧院为标志的现代演艺空间的拓展——如江苏省昆剧院的《1699·桃花扇》、北方昆曲剧院的《红楼梦》、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也包括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军的上海大剧院版《春江花月夜》、“新昆曲万人演唱会”等,这些明显带有演艺特点的昆剧演出,却往往在演员的表演上格外强调对古典韵味和传统技艺的放大表现,借用综合艺术和技术手段突出昆剧演唱、凸显技艺、技巧,而不是用声效光影遮盖表演;三是向以轻捷灵便的小剧场为标志的多样态表演空间渗透——如从上海昆剧团的小剧场实验昆剧《伤逝》发轫,逐渐演变为由上海昆剧团主导、中国剧协参与主办的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还有昆剧演员雅集分享的零散小众环境里的演讲性展示演出,强调身体表演的近距离和声音演唱的“不插电”。凡此种种,都在有意无意地推动当代昆剧表演艺术向自身传统的积极回归,令昆剧在当代的表演“更昆剧”“更传统”“更古典”。而昆剧表演艺术这100年间的传承和发展、守正与创新,正是在变与不变的循环往复中一路前行、与时俱进的。

  作为当代戏曲作家,我是进入21世纪后开始与上海昆剧团合作的,2001年合作了《班昭》,2006年合作了《一片桃花红》,最近又为上海昆剧团改编创作了《汉宫秋》剧本。以我为上海昆剧团创作的这三部剧作为例,某种程度上它们也折射出昆剧表演艺术时代审美的变迁。《班昭》的创作强调了融进现代都市剧场艺术,试图将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个人趣味延伸为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集体责任;《一片桃花红》的创作致力于向现代演艺空间的拓展,通过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审美和昆剧演员自身青春化的生命体验,激起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感情共鸣;《汉宫秋》则有意保留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剧作结构和套曲体例,回归北曲曲牌,再现古典文本的古朴意蕴。此外,2014年与北方昆曲剧院合作的《影梅庵忆语》和新近为北昆创作的《国风》,前者与上昆的《一片桃花红》、后者与上昆的《汉宫秋》,都在表演艺术的时代追求上形成了南北呼应。总之,这些看上去都是个人化的偶然性创作探求,客观上却又何尝不是时代的选择和推动。

  从厅堂到剧场,再从剧场到厅堂,正应验了李渔先生所言的“时势迁移”“人心非旧”,正是“一代有一代之传奇”。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剧作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