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描绘时代恢宏气象 谱写人民奋斗之歌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描绘时代恢宏气象 谱写人民奋斗之歌

来源:人民日报2022-01-03 10: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文弘业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矢志奋斗,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先锋模范,值得铭记与弘扬。为此,文艺副刊大地版自2021年3月始,陆续开设专栏,组织作家深入采访、精心写作,以纪实散文与报告文学等不同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党的百年华诞营造浓厚氛围。

  书写革命前辈的奋斗故事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革命前辈的奋斗故事,读懂他们的精神之源与信仰之基,能够为我们今天的奋斗注入磅礴力量。为此,大地版自2021年3月始,推出“致敬革命前辈”栏目,书写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和奋斗人生。

  本报记者吴绮敏采写的《为英雄而歌》,记录上世纪50年代部队文工团团员胡德勤随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以及在后来的人生中一直“为英雄而歌”的经历,歌颂了文艺战士“艰苦就是光荣,坚持就是胜利”的革命传统。作家朝颜采写的《华屋村,那挺立的十七棵松》还原了这样一段感人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瑞金华屋村十七位好儿郎参加红军,离乡时每人种下一棵松树,后来他们全部牺牲在战场上,唯留下青松默默守望家乡,激励着老区人民奋力建设今天的新生活。作家方金华采写的《“茶山就是我的家”》,讲述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茶山村的人们,不辞辛劳寻找曾在这里战斗过的方志敏等革命前辈的足迹,他们深情缅怀革命先烈,以实际行动向革命前辈致敬。作家袁瑰秋、熊育群采写的《为了稻香满人间》,讲述“时代楷模”卢永根一生投入祖国农业科研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品德与情怀。作家肖勤采写的《追寻上甘岭神枪手》,挖掘出这样一段尘封的历史:邹习祥是抗美援朝战场上著名的神枪手,战争胜利后深藏功与名,回乡带领乡亲们种稻致富。作家杨辉素采写的《一诺七十载》,讲述九十二岁老党员杨爱公,七十年如一日,义务为左权将军守墓,并为前来瞻仰的人们讲述将军的爱国事迹。这些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为我们补足了精神之钙,筑牢了信仰之基。

  展现功勋党员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党中央决定授予马毛姐等二十九位同志“七一勋章”。为深入挖掘“七一勋章”获得者的人生故事、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大地版从2021年7月开始,推出“致敬功勋党员”系列报告文学。

  作家李朝德采写的《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呈现了张桂梅丰富立体的精神世界,张桂梅一生艰苦奋斗、默默付出,无私地帮助大山里的孩子,是优秀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传承者。作家王龙采写的《一位战斗英雄的传奇人生》记录了柴云振的传奇人生。这位四川小伙加入人民军队后感受到巨大的温暖,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顽强,立下卓越功勋。作家何建明采写的《黄大发和乡亲们筑渠的故事》、作家蒋巍采写的《把沙窝窝变成金银仓》,讲述了黄大发、石光银等党员干部穷其一生向干旱要清泉、向沙漠要财富的感人故事,写活了优秀共产党员“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可贵斗争精神。作家李春雷采写的《群山不会忘记》,呈现了以黄文秀为代表的新时代年轻人肯干事、能奉献的可贵品质;作家杜文娟采写的《格桑花盛开在玉麦河谷》、本报记者杨明方等人采写的《执着的坚守》,则书写了为国守边几十年的卓嘎、央宗姐妹以及魏德友夫妇的感人故事。该系列报告文学展现功勋党员们的人生风采与精神世界,让我们在真实的细节中受到触动,在崇高的精神中受到感染。

  讲述“平凡的伟大”

  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之上,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会遇到很多共产党员。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勤奋钻研;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不怕困难,不计报酬,甚至不惧生死;他们有一分光便发一分光,有一点热便散一点热,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2021年开设的“逐梦”栏目里,刊发了大量纪实文学作品,讲述这些活跃在我们身边的“平凡的伟大”,所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

  他的名字叫南仁东,天文学家,为了“中国天眼”这一伟大工程,不懈奋斗二十余年,倾注毕生心血,直至燃尽自己的生命(《向宇宙深处进发》);他的名字叫余元君,水利工程师,为了让八百里洞庭永远澄澈、为了这片碧水能长久造福一方百姓,忘我工作,最终倒在了水利工作一线(《为了那一碧万顷》);他的名字叫白崑顺,卫星燃料加注工,在这个少为人知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半个世纪,亲手为九十七颗卫星注入飞天的动力,一辈子都在做幕后英雄(《无悔的事业坚守的力量》);他的名字叫张绍权,一位山村老支书,他不仅是乡亲们生活中的知心人、致富路上的领路人,更以一位老党员的身份,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日子里,一次又一次交上特殊的党费(《一叠珍贵的收据》);他的名字是拉齐尼·巴依卡,护边员,出生在雪域高原上一个光荣的“护边员家族”,为了救助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高原巡边人的爱国情怀》)……这些名字,有的如雷贯耳,有的少为人知。他们是如此的不同,又是如此的相似——不管站在哪里,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奉献自己,服务人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人。

  唱响“奋斗的青春”

  新时代的青年点亮理想之光,笃立鸿鹄之志,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奏响了新时代的奋斗之歌。2021年3月以来,大地版推出“我们这里的年轻人”栏目,聚焦新时代青年群体,讲述优秀青年向上向善、实学实干、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奋斗故事,展现青年群体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精神风貌。

  这里面,有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的年轻人,他们“进百家门、办百家事、温暖百家心”,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老百姓把他们当成亲人看待(《派出所里的年轻人》);有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消防队员,一年出警三百多次,多的时候一天就出警一二十次。在火情、地震、洪涝灾害之外,还帮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大山深处,他们时刻准备着》);还有奋斗在特殊领域的年轻人,比如辽宁舰上的舰载直升机引导员,这群年轻的姑娘,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大海,用无悔的忠诚书写青春的芳华(《青春,献给那片蔚蓝》)。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近些年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最为壮丽的事业,很多年轻人义无反顾投身其中,把个人的青春融入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的光荣事业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聚焦这一年轻人群体。作家王宏甲采写的《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讲述在贵州毕节脱贫攻坚战中几位年轻人的奋斗故事,他们不仅为毕节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还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村集体合作社,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山中的月亮》的主人公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宁,家乡人一句“回老家吧,家乡需要你”的殷切期盼,让杨宁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村子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期待我们的文学写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文弘业)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