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为“主角”,她用了近半个世纪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成为“主角”,她用了近半个世纪

来源:解放日报2022-06-11 06:26

  作者:孔令燕

  “在《主角》中,一个秦腔艺人近半个世纪的际遇映照着广阔的社会现实,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汇合为声音与命运的戏剧,尽显大时代的鸢飞鱼跃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陈彦继承古典叙事传统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立主干而擅铺陈,于大喜大悲、千回百转中显示了他对民间生活、精神和美学的精湛把握。”

  作家陈彦凭借长篇小说《主角》,摘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数年后,再读这部作品,感动依然。

  推开横亘在戏剧与文学间的那扇门

  陈彦在戏剧界浸润三十几年的人生阅历与艺术积累,使得他的创作,推开了横亘在戏剧与文学之间的那扇门。他对编戏、排戏、舞台上下、梨园内外的熟悉与体察,使他有能力、有热情把戏剧行当中独有的角色形象、人生际遇、命运辗转,用文学的方式饱满、真诚、浓墨重彩地呈现出来。他在戏剧界长期的生活积累与艺术准备,为他今天的创作做了最恰当实在的注脚。对于这些丰厚的人生阅历,陈彦曾说:“这是一座富矿,我有时一想起他们的行止,就会突然兴趣盎然。甚至有一种生命的激扬与亢奋感。”

  这份激扬与亢奋,借由几部长篇小说喷涌出来。先是《装台》,通过一群为舞台服务的装台工人写西安城中的人生百态,其对舞台背后人群的了解和关切引起文坛关注,情感真挚、人物鲜活成为打动读者的根本动力,改编后的电视剧,亦成为当年的爆款,被誉为“年度现象级的现实主义大剧”。

  再是《主角》,作家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情讲述,展现秦腔名伶忆秦娥从放羊娃磨炼为舞台主角的艰辛历程,一面世即引起关注,连获“中国好书”、“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诸多国家级奖项,几乎成为近年当代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一。作家将主角的个人命运置于秦腔兴衰和时代巨变的大背景之中,不仅集中塑造了一位以戏为生、坚守艺术正道的秦腔艺人形象,更创造了一份如秦腔般慷慨而深沉、浑厚又婉丽的艺术之美。

  旁门左道远不如努力打磨自己实在

  细说来,《主角》在当代文学的艺术创作和社会价值上的特点与贡献,以以下几个方面最为突出:

  其一,道出主角人生的成名真谛,彰显人间正义的大道。

  放羊娃出身的忆秦娥天资并不出众,人也有些愚钝,却最终成为秦腔名伶,不仅靠运气、勤奋和努力,更靠对艺术的执着坚守和做人的善良本分,使她在人生转折的各个阶段赢得所遇之人的信任、得到命运的眷顾,超越竞争者,最终成为闪耀舞台的秦腔皇后。

  从放羊娃易招弟到宁州剧团演员易青娥,再到秦腔名伶忆秦娥,忆秦娥都没有因为身份和境遇的不同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她善良本分,以戏为生,即使在与同行竞争、身陷绝境的时候也保持自己的底线,获得周围人的信任。她成名前受舅舅牵连,被“贬”到厨房当“烧火丫头”,她就踏实地帮厨做饭,只在完成厨房工作的间隙坚持练功学戏,终于被“忠、孝、仁、义”四位老艺人“雕琢”“挖掘”了出来,打下一生演艺的坚实功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行当中的人,要想成名成家,得到同行和观众的认可,必定要经过脱胎换骨的苦熬苦练。十年磨一剑,不仅是真金火炼的功夫和造化,更是舞台主角的基本素养。忆秦娥的成角儿之路,充满了刀架火烤的忍耐与焦苦。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助她成名的各种人,都在不断提醒和告诫忆秦娥要想成名成家的至理真味。团长朱继儒说:“锥子装在布袋里,那尖尖,迟早都是要戳出来的,谁也挡不了、捂不住。想要成为主角,旁门左道远不如努力打磨自己的尖尖来得实在。”老艺人苟存忠说道:“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剧作家秦八娃则说:“谁让你要当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奉献与包容精神。”

  这种理念与坚持,在渴望一夜成名的演艺风潮中,应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召和提醒。

  他们虽是配角,但并不是“道具”

  其二,塑造了丰满鲜活、饱有生活气息与艺术真实、又带有浓郁职业特性的梨园群像。

  《主角》不仅塑造写活了忆秦娥这位主角,更为难得的是,为戏曲舞台上上下下的艺术群体,赋予了生动鲜活的生命力。

  舅舅胡三元,一位以鼓为生、嗜鼓如命、率性不羁、放浪旷达的县剧团的敲鼓艺人。用忆秦娥妈妈的话来说,就是一辈子“房没个房,单位没个单位,女人没个正经女人,娃没个娃,就活了一对烂鼓槌”。书中说他以鼓为生的细节比比皆是,如:他犯了错误被关押期间,女友胡彩霞带着忆秦娥去看他,“他在河边挑选石头,可两个手指头,是一个劲儿地在石头上做着敲鼓状。看似在挑石头,实际上,他是在石头上敲着鼓。嘴里还在咕叨着打击乐谱”。

  舅舅的“相好”胡彩霞,一位有情有义、敢爱敢恨、对唱戏练功痴迷上进又一丝不苟的县剧团女演员。这是一位民间常见的刀子嘴豆腐心的女性,虽然经常被舅舅胡三元冒犯得罪,但仍然诚心诚意地为初来乍到的易青娥开蒙,严格地教她练唱压腿;还在剧团第一次面试开场前跑到市场上专门买来新鞋新裙子,催逼着易青娥赶紧换上,为她入选操心着急。

  还有忆秦娥的妈妈,虽然在书中出场不多,但作者寥寥几笔,就把一位既充满民间智慧,又善良、泼辣、真实的农村母亲形象活脱脱地写出来。在舅舅带着易青娥离开的时候,看着年幼的女儿即将远行学戏,妈妈心疼不舍。她表达这份不舍的方式就是把女儿狠狠地打扮一场、让女儿看上去体面些:死劲地给她梳头篦发,眼看把好些头发硬是从头皮上薅掉了,将姐姐最珍爱的衣服、发卡给她穿戴上,又借了邻居家的一双鞋子给套上。尤其是找衣服开锁的细节,更是传神活络,“娘想了想,突然用斧子,把她姐来弟的箱子锁砸了。娘从那里翻出一件绿褂子来”。短短几个动作,就把一位泼辣、精明又热心热肺的母亲形象,描画得鲜活生动又可感可亲。

  还有那些在忆秦娥成为主角的生命大戏中擦肩而过、相知相交、血脉浸润的配角们:存字辈“忠、孝、仁、义”四位老艺人,宁州剧团的黄团长,厨房里的宋师与廖师,剧团初恋封潇潇,丈夫刘红兵,点化忆秦娥成功之路的剧作家秦八娃,与其争斗撕扯一生的楚嘉禾等,每个人既带着本身角色的特质,又带有人生与戏剧舞台相互重合的艺术共性。他们虽是配角,但并不是“道具”,每一个人都带着独属于他们自身形象、身份、场景的性格与情感,饱满,鲜活,是一群可知可感、热气腾腾、浓墨重彩的血肉之躯。

  通过这一群人,不仅能看到生活在秦腔剧团里的人物性格,更看到八百里秦川皇天后土里生长出来的人文特质。塑造这些群像的过程,就是作家验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艺术提炼与人生积淀。

  追求的无疑是一种豪放泼墨式的美

  其三,彰显了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力量之美。中国传统审美自古有乐山与乐水,出世与入世,婉约与豪放,写意与写实之分。《主角》在美学意义上所追求的无疑是一种豪放泼墨式的美,作品内外呈现一种有力、硬朗、蓬勃的艺术之美。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陈彦也曾说过,“我是希望在相对精彩的故事背后,有一种硬朗的精神支撑,让角儿唱出的是有‘丹田’之气的浑厚嗓音”。

  《主角》写的是秦腔艺人,自带秦人秦地秦腔的艺术气息,相对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性”“文艺腔”,更为宏阔雄浑、饱满有力、元气充盈。秦腔,“这种来自民间的气血偾张的汩汩流动声,却是任何庙堂文化都不能替代的最深沉的生命呐喊”,为《主角》注入了力量。这份力量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忆秦娥对自身命运的直面承载。虽然从她成名的轨迹上,每一步都显得被动和不情愿,但是一旦进入角色,她的主动、积极、较真就爆发出来。忆秦娥身上有一股向上的蓬勃力量。她天生自有一份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决心与勇气,终于成就一代“秦腔皇后”,展现了生命蓬勃之美。忆秦娥不像《霸王别姬》里面的程蝶衣,彻底地被动、宿命、人戏不分,她在命运发生改变的时候,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改变和迎接,塑造了大女主式的人物性格,充满生命质感的力量与美。

  通过饰演角色传递情感与道义

  其四,重申了戏曲艺术对世道人心的抚慰教化。忆秦娥的成名,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传统戏剧带来的转机,她在四位老艺人言传身教中获得艺术提升,凭借《杨排风》《白蛇传》等剧目出名。这些传统剧目在民众中具有生生不息的影响力。在她人生陷入低谷时,曾想过皈依佛门,佛门住持却告诉她:唱戏更是度人度己的大功德。正是来自这份大功德的招引,使她重返舞台,继续唱戏来“度己化人”。

  古往今来,戏曲在民间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道德秩序、抚慰民情民心的作用。所以,在传统建筑群落中,通常戏台与寺庙或祠堂建在一起,也是中国礼制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集中体现,因为这两者都是民间文化和精神信仰的平台。表演者通过饰演角色传递真诚、情感与道义,使观者在悲戚或欢悦审美享受的同时,明了忠孝节义、善恶伦常。如《锁麟囊》,说的是善行;《赵氏孤儿》,讲的是义举;《四郎探母》,唱的是亲情;《汾河湾》王宝钏,说的是忠贞。在教育没有普及的年代,戏曲承担了教化民众的角色。百姓在戏文的欣赏感动体悟中,得到情感慰藉和思想升华。中国大地上有几百种戏曲,各地的水土滋养着各地民众的生命,在不同水土中生长出来的地方戏,同样滋养着人们的情感、心灵,为平常、普通、劳碌的生活增加一抹丰富的亮色。

  这种意义,正是忆秦娥等艺人终其一生追求的“正大天地”。

  皮毛粘连、血水两掺地和盘托出

  其五,坚持了扎根现实土壤、映刻时代进程的现实主义文学大道。陈彦曾说:“我是想尽量贴着十分熟悉的地皮,把那些内心深处的感知与记忆,能够皮毛粘连、血水两掺地和盘托出。因为那些生活曾经那样打动过我,我就固执地相信,也是会打动别人的。”作家的创作来源于他浸润30年的生活,对戏剧人的熟知和深情厚谊,让他“在写这部作品时,把自己几十年来的社会人生感悟,都附着在小说人物身上,加以尽情抒发”。

  一部大作品,最重要的社会意义是对时代的映刻,展现时代进程中人和社会的变迁。“我是想尽量把戏剧舞台以外的生活勾连进来,从而折射出一种大时代的漩涡与洪流。”《主角》从1976年写到新世纪,写了一代名伶化茧成蝶的过程,前后四十余年的跨度,充盈其间的不仅是个人的命运变迁,更是整个中国经历巨变的壮阔历程。作品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一滴水,共同汇聚成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