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白鹿原》PK《欢乐颂2》:“经典”不必理睬“数据”

2017-05-26 16:55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5-26 16:55:14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刘巽达

  时间会给《白鹿原》最好的答案和犒赏,而这种答案和犒赏很快就会被观众们陆续看到。

《白鹿原》PK《欢乐颂2》:“经典”不必理睬“数据”

豆瓣网上《白鹿原》和《欢乐颂2》的评分显示(2017年5月26日

  当“史诗剧”《白鹿原》和“热门剧”《欢乐颂2》同时段PK时,谁更能赢得观众,已然成为媒体聚焦的话题。从目前的收视率来看,前者输给了后者是显而易见的,有人将此比喻为,这是“上一个世纪的白鹿两大家族输给了这一个世纪的五个年轻人。”

  不过收视率和口碑并非必然的正比关系,用口碑一项比较,《白鹿原》可谓完胜,其在剧本改编、演员演技和制作水平等方面均大获好评,堪称经典,无愧于一部“史诗级作品”。《白鹿原》历经10年立项、6年筹拍的漫长筹备过程,总投资达到2.3亿,94位主演和400位工作人员拍摄227天,精心准备和用心制作,使得陈忠实的这部名著终于搬上荧屏。比起电影版,这次的电视剧版近乎达到了“完美呈现”的极限,懂得中国国情的明眼人,几乎都给了它极高的评价。

  情形其实很清楚:每一部文艺作品,都有一个“综合价值”,口碑加上收视率再加上内在品质,就构成了它的综合价值。如果光看收视数据就得出好坏胜负的结论,难免偏颇。有人分析说,《白鹿原》收视率的不够理想,源于“缺乏流量明星”和“营销力度不足”。从演员阵容来看,《白鹿原》虽然均为老戏骨,但张嘉译、何冰甚至都没有微博账号,对剧集宣传助力很小,秦海璐虽有微博账号,但其社交影响力较为有限。而《欢乐颂2》一众主演刘涛、王凯、杨紫等人在社交平台的影响力较高,粉丝数量庞大,主动转发积极,加上推广营销方式花样繁多,自然吸睛,所以在收视率上打败《白鹿原》就很正常了。

  但“综合价值”到底谁高?结论也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白鹿原》的综合价值不但高于《欢乐颂2》,甚至高于“创造收视率奇迹”的《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贪剧的“尺度”不说是石破天惊,也至少是前所未有,其现实针对性的锋芒之尖锐,可说无出其右。但是就综合价值而言,窃以为该剧不如《白鹿原》,因为无论是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立体感,还是视觉形象的完成度和艺术感,均存在明显的粗糙和急就章的痕迹,只是因其触到了大众关注的痛点与热点,才出现“收视率井喷”。

  假如单就收视率一项来评定一部电视剧的优劣,那就很简单了:数据决定一切,《人民的名义》第一,《欢乐颂2》第二,《白鹿原》第三。但“优劣”的评定显然不能持如此单一的标准,说得更极端一些,有的时候经典作品还不屑于和庸常作品相提并论。比方说,当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和郭敬明的《小时代》放在同一档期PK时,很有可能在票房上前者“完败”,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小时代》的优秀度远高于《辛德勒的名单》?

  有评论者为了证明“《欢乐颂2》打败《白鹿原》”的合理性,努力从“鸡蛋里挑骨头”,指出在改编上,它没有满足当下观众的娱乐需求,呈现出来的故事内容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与当代观众的日常感悟相距甚远,所以难以引发现代观众的强烈共鸣。这个分析对吗?貌似有理,其实不对。“满足观众娱乐需求”有那么重要吗?这部史诗级作品的认识价值和思考价值,满足的是观众的深层精神需求,“娱乐”在其次。“与当代观众的日常感悟相距甚远”就一定不能引发观众共鸣吗?也不是,有些人只看到“故事的时代局限性”,却没有看到它“超越时代的内核”。假如认为只有《欢乐颂》里的现实焦虑是有价值的,而《白鹿原》里的历史焦虑是“不接当下地气”的,那么我们的文化视野和人文胸襟也就太狭隘了。

  之所以将《白鹿原》誉为“史诗级作品”,乃是因为它的“以小见大”——白鹿原是个小地方,但它还原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大生态。它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旧社会”是怎样运转的;它告诉你“旧”的和“新”的并不是“全好”和“全坏”的关系;它还告诉你地主和农民也不仅仅是“压迫与被压迫”那么简单;它告诉你一个社会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它不是用简单的强力可以随便改变的;它还让你反思暴力、革命、乡绅、土地、宗族等具有深远意义的概念……这种从根子上引发的思索,才是艺术魅力的极致表现。庸俗地看“时代局限”,容易陷入短视的实用主义;宏观地看“时代局限”,才能读出其间隐藏着的“中国密码”。

《白鹿原》PK《欢乐颂2》:“经典”不必理睬“数据”

《白鹿原》海报

  有一种书叫“畅销书”,还有一种书叫“长销书”。《白鹿原》可能就是后者,它并不求一时之畅销,求的是一世之长销。很多经典作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直长销不衰,虽然在“单一时段”里,或比不上“当令时品”热销,但因其内在的品质,使它具备了永不过时的恒久魅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有一种“时髦理论”,动辄用“大数据”说事,形成“数据为王”的舆论氛围,很少静下心来条分缕析“综合价值”和“艺术生命”这样的命题。一旦“大数据”(或曰票房,或曰收视率等)飘红,有些“评论家”就会打了鸡血似地兴奋起来,立马给予高度评价。这不是文化自信,而是“数据第一”。假如我们习惯于用票房、点击等外在尺度去评判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久而久之就会在价值判断上走入“舍本逐末”的歧途。

  “经典”何必理睬“数据”?《白鹿原》的命运注定是:有点寂寞,因为深刻;它是沉静的大海,而不是喧嚣的浪花;它不图一时,而求一世。这是它最难的选择——不跟风不随俗导致低收视;也是最好的选择——守住精气神的巨制才有恒久的口碑和长效收视。时间会给《白鹿原》最好的答案和犒赏,这种答案和犒赏很快就会被陆续看到。也许是因为先前碰上了《人民的名义》而暂避高峰的缘故,也许是又碰上了“收视奇葩”《欢乐颂2》而流失观众的原因——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只要它的内容是坚实而丰富的,启迪是深刻而绵长的,第二波第三波的收视长虹也是指日可待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第一轮公映时并不看好,然而随着口碑的爆蹿,后续排片紧锣密鼓,票房蒸蒸日上。可见,具有艺术生命的好作品总是不会被埋没的。《白鹿原》亦如是,随着它的渐入佳境和口碑积累,很多错过的观众已经在迫不及待恭候第二波播出了。

  当“浅薄的流行”和“深刻的寂寞”同台PK时,咱们不要被票房、点击、收视所左右,更不要想方设法给经典做无谓的挑刺(正当批评不在其列)。电视剧《白鹿原》所做的选择和呈现的品相,一般轻薄的批评是无法企及其高度的。与其简单地用收视率绑在一起说事,不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面对厚重的《白鹿原》,任何对它的轻薄都是一种亵渎。对于它,咱们能否不再念“收视率”这本经?(刘巽达)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