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修缮,只为历史记忆

2017-06-01 18:2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6-01 18:23:51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修缮,只为历史记忆

——在歌剧《星星之火》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修缮,只为历史记忆

  王安潮(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高校排演大型舞台剧,往往比演出院团更困难,但更具学术推进的意义。歌剧《星星之火》对原作有了一种研究型的推进,不拘泥于原作,融入时代审美。这是历史积淀与当下探索的双重结果。其中,新创音乐的融入,是发扬传统经典音乐文化的创新型探索,也是《星星之火》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这些成就,让《星星之火》从诸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评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

  俗话说,艺无止境。好作品还要精益求精,才能更上一层楼。关于《星星之火》未来的修改打磨,提几点个人建议,供修缮参考之用。

  第一,加强唱段的修改。例如,加强咏叹调谱写。咏叹调是中外歌剧安身立命的根本。例如,《绣花女》中的《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洪湖赤卫队》里的《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等经典唱段。《星星之火》里有《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但还显得较少,希望在难度系数上继续下功夫,希望着力发展那些可以上升到咏叹调的唱段。其中一个手法是,对炫技性的凸显。但这种炫技,不能破坏戏剧音乐的整体结构。具体来说,老李头的经典唱段比较不错,但李小凤的几个唱段还有提升空间。《穿过密密的青松林》前段的旋律起伏太大,使得后面更有炫技性的段落无法加入。《爹妈呀,为什么你还不回家》有点模仿《白毛女》中《北风那个吹》的痕迹,但设计了很高的腔调,而且出现在开始部分,致使后面的戏剧性展开受到影响。希望通过对某些主要人物的心理、情感细节的深入处理,来加强咏叹调的重新打造,加强音乐主题的逐层推展。

  第二,加强戏剧性场景音乐的呈现。此类音乐少了点,使得“剧”的份额不足。这是早期中国歌剧分节歌联缀手法的不足,在当前新创编的语境下需要改善。那么,如何融入戏剧性的场景音乐?需在原作基础上来统筹,例如在幕间曲上做些文章。现在的幕间曲,还仅是发挥过渡作用,希望融入紧张度更大的器乐或合唱音乐段落,来推动歌剧的戏剧性。或者,通过唱段之间的伴奏来融入,来烘托和渲染戏剧性。这其中,配器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三,在音乐对比上再做文章,再做扩展。通过音乐强弱对比、色彩明暗对比、张弛对比等,来加强音乐戏剧性的推动,凸显戏剧性的融入。目前,全剧对白还是偏多,需要整合歌剧音乐手法,按照西方正歌剧的手法,减弱对白的份额。个人认为,其中一些对白可以用宣叙调来表现。用唱的方式,往往比用说的方式更有感染力。

  第四,加强人物个性化形象的塑造。总体上看,剧中人物的戏剧形象比较鲜明。但从音乐方面来说,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母亲、老李头和孙晶石。而孙晶石的形象,其实还可以更丰富,比如加强其阴险狡诈的性格,而不只是突出诙谐的小丑式形象。遗憾的是,女主角李小凤却没有标志性的主题音乐形象,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改善。

  看了很多遍《星星之火》,感觉一遍比一遍好。这不仅体现在创作修改上,更体现在表演上。面对一部经典作品,我们应该如何改编?沈阳音乐学院有自己的探索理念和思路,有一整套班底,有开放的观念,这都是值得肯定的。真诚地希望,主创团队能够抓住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的契机,把歌剧《星星之火》修改完善,使其成为沈阳音乐学院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鲁艺文艺探索的经典记忆。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整理)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