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月亮粑粑》看乡村女教师的梦想

2017-06-30 16:36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6-30 16:36:48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乡村女教师的梦想

  ——在湘剧《月亮粑粑》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从《月亮粑粑》看乡村女教师的梦想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 刘玉琴:

  感谢湖南省湘剧院,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好作品!看完湘剧《月亮粑粑》,很受感动,多次落泪,且有不少戏外联想。一部作品的立体性、丰富性和延展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体现在观众走出剧场后能有多少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讲,《月亮粑粑》是有感染力的。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用心关切和表现老百姓欢乐和忧患的文艺作品,是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湘剧《月亮粑粑》对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真诚描述,体现了艺术家的功力、能力、实力和艺术定力。主创人员的眼光、智慧和勇气,值得尊敬!

  第一,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乡村女教师的故事,朴实动人。老师的愿望很朴素,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这个朴素的愿望支撑着她在乡村讲台上坚持了几十年。学生则以自己的成人成才,来回报老师的期待和付出。他们把老师小小的梦想,绽放在中华大地上。中国其实有很多这样的老师,他们对文化教育的理想,是个体生命的平凡追求,也构成了中国梦最为扎实的基础。平凡又不平凡,平凡中有伟大,故事和人物都是可以触摸的、身边常见的,这部作品通过别致的艺术呈现,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第二,创新是戏曲发展的动力。戏曲作品往往依靠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但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湘剧《月亮粑粑》似乎抒情性大于戏剧性,表演上没有刻意展示戏曲程式化的东西,而是追求抒情性、诗意性和生活化的融合,这是一种可贵的尝试。而且,主演王阳娟唱得声情并茂,朴实温婉,声音高低自如,和人物情绪、人物定位自然有机结合。其他演员的情感表达,也注意了内敛和克制,没有声嘶力竭地玩技术、炫技巧,显得亲切、朴实、感人。

  第三,《月亮粑粑》这首歌谣贯穿始终,和人物、环境、意境等紧密结合,看得出编导的艺术思考。作品从题目、内容到歌谣,讲述老师的奉献,讲述乡村人最朴素的文化理想。看完之后,观众也不禁开始思考乡村教师的地位、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何时才能不仅仅依靠老师的个人奉献、当地人的热情来维持和支撑,而是地方政府建有逐渐完善的体制机制等。《月亮粑粑》可谓以小见大,发人深思。

  不过,艺无止境。湘剧《月亮粑粑》也有一些地方有待进一步打磨。第二幕和第三幕往后,还是内容有点空,希望再充实一些能够支撑这部戏精神内核的东西。剧中,一双球鞋、香港回归,加上一次纪念活动,概括了小秦老师三十年的艰辛和奉献。尤其是香港回归那一刻,看到驻港部队中有自己的学生姜明科,小秦老师由转正报告未批伤心欲离开到转而留下。这个点设计得比较好,学生成才让老师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但也要考虑到另一面,如果没有香港回归,队伍里面没有姜明科,那么乡村老师的价值是否就意味着要打折扣呢?其实剧里的老师,对中国农村、中国教育都有很强的隐寓性。教育在乡村的延续,实为人类文化精神、理想之光的一种延续。所以,学生成才成人是很荣耀的,但即使不是,老师的价值也是丝毫不减的。这层意味,可否处理得更明晰些?此外,剧中的学校好像是香港回归那天才有电视的,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是否会那么紧密,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是否那么迫切?诸如此类,怎样处理得更好,值得再琢磨。

  第二,一些问题背后的所指,是否可以体现得客观、温暖一些。例如,说秦老师是“世上最穷的公家人”,没钱治病、拖得太久;当小秦老师的转正报告没有获批时,郑昌生感慨,“见过螃蟹横着走,没有见过这样欺负人”“问他们,‘坚持’两个字几撇几捺,几横几竖”等。这应该是对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顾及不周、不作为有感而发,肯定也是真实情况。但实际上,关于教育,多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改善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办学条件不断好转。黄荆树可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令人失望,但应该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艺术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最好不要把乡村教育的对立面隐喻为地方政府,以一概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状的改观,乡村教育机制是否越来越完善,新的面貌如何?三十年间的变化,若能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品会更饱满。

  第三,秦雅云的转正报告没有获批,想离开黄荆树时有一大段唱,“乡亲们把我看得大如天,我一辈子要扎根在深山,我就是孩子们扬帆启航的港湾”,似乎立下壮志。但同时又收拾了包要离开黄荆树。从立志到失望,想要走又移步难,她内心似乎一直在矛盾,内心世界波澜起伏的内在机理,希望处理得更简洁、更清晰些,前后逻辑关系、起承转合,顺畅一点。

  第四,地震那场戏比较生活化,群舞的动作、音乐很好,富于想象力。但和前后场景的风格不太统一,有点“为演而演”的感觉,希望能调整得自然、协调。同时,郑昌生的救人,此时如果能有一个镜头出现,作一点铺垫,后面的情节可能会更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第五,作品写了几个时间段:1985年进山当老师,1997年香港回归,然后是18年以后。在主人公30年代课执教的过程中,整个时代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和现状,能否在剧里有适当体现?

  第六,第三幕纪念小秦老师执教30年时,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自学成才的柳毅有一段表演唱,表示对老师的敬仰和尊重,并边说边在桌子上跳上跳下。看到这里,观众心里会有点忐忑。因为剧中说了,学校办公条件好了,很多设施都换了,但桌子、校牌没有换,因为那是秦老师亲手制作并留下的。这么说来,桌子至少有三十年的历史,看着也比较破旧。现在有人在上面跳来跳去,对观众其实是一种不好的示范,观众也会担心桌子的承受力。能否换一种表达,尽量别在桌子上跳。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整理)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