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年香港文化,蓄势发展春风满帆

2017-07-01 15:5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7-01 15:53:24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邓海建

  20年弹指一挥,香江奔腾,紫荆吐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香港的大众文化、文创产业等,获得了深厚的底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年香港文化,蓄势发展春风满帆

  一首张国荣的粤语歌,一部徐克的香港片,一本黄易的武侠小说……在20年前的内地,可谓风靡的物事。岁月更迭,时光流逝。“舞照跳、马照跑”的20年,香港文化终归也在一路向前。即便不谈它是世界三大艺术拍卖市场之一,西九文化区等亦是可圈可点。

  若将1997年视为新纪元的开始,灿若星辰的“东方明珠”,在文化上迭代出磅礴而沉毅的光泽。2017年6月29日下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西九文化区出席《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事实上,这种文化的融合发展由来已久。来自文化部的数据称:十八大以来,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丰富多彩,项目年均交流量达750项、1万人次,较回归之初增长了一倍。根脉相连、情感相通,在越来越平的世界,香港文化秉持了天马行空的真性情,又汲纳了大中华文化的浩瀚海洋。

  有人说,这些年,香港文化似乎泯然于众:港乐不再一枝独秀了,港片无法万人空巷了,连香港的狗仔文化似乎也黯然没落了。这个话题看似敏感而尖锐,却是考量20年香港文化绕不开的焦点误区。真相果真如此吗?

  一则,两地互通,对香港文化是添力与补充。就拿粤剧申遗来说——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若非粤港澳三地联手协力,或许不会如此顺风顺水。其实,港乐也好、港片也罢,均是大都会年代社区文化、街头文化的典型;而内地文化则要庞杂许多,更接近文艺表达上“大中华”的概念。回归后的20年,香港文化其实解决了两个重大命题:从哪里来?往何处去?于前者来说,这是寻根逐梦的20年;于后者而言,这是拓展空间的20年。流行的,总在随着潮流而变;传统的,仍在坚守价值信仰。就拿严肃的香港文学来说,在张小娴、李碧华、黄易等之外,依然有着港派传统的坚守,活在当下、直面自我。

  二则,“四小龙”年代的香港文化,背靠的是香港经济体量的稳固。不过,中国经济社会早就“虎踞龙盘今胜昔”,靠香港一地撑场子的历史倏忽过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差异被同化、陌生变熟稔。尤其是2005年签署《内地与香港特区更紧密文化关系安排协议书》以来,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包容共生,在合作片类型的电影上表现得最为抢眼。有数据显示,多年来,年度十大卖座国产电影中,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所占比例均不少于50%;2016年,票房前十的国产片皆由香港导演执导,内地导演全部缺席;而在今年,《西游伏妖篇》以16.57亿票房暂居年度第三。广袤的内地市场与辽阔的中华渊源,令香港文化越来越有了“家人”的亲近感。因此,不是香港文化式微了,而是中华文化强大了、世界文化多元了。

  文化这件事,基本功能有二:以文化人,文以载道。香港文化风云激荡,较之于20年前,在形式上“于无声处听惊雷”——本就中西合璧,虽然在本体与产业上未如上世纪那么灿然耀眼,却更为扎实地完成了从沙漠化到实力派的转身。一言以蔽之,“既中且西”的香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归宗、归化、归心的历程。一方面,香港文化走出了“孤岛”状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全息缩影;另一方面,香港文化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生活提供了某种价值皈依,抚慰了社会焦虑,为社会存在开发出面向未来的文化能量。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二十载悠然岁月,香港文化仍是归来少年,恰今日春风满帆、鼓点激昂!(邓海建)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