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遗产大国”展现中国的文化保护担当

2017-07-13 13:34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7-13 13:34:19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方 明

  波兰当地时间7月9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接连传出喜讯,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中国福建省鼓浪屿分别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当天下午19时10分,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也在该会议上通过审议,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

“世界遗产大国”展现中国的文化保护担当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世界遗产申报,近年来中国几乎每年都有“进账”。201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遗产数量第二的国家,仅次于意大利。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我国文化与自然资源的一种持续的认可,也是对我国在保护文化与自然资源方面工作的肯定。

  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世界遗产无疑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一方面,它展示了一个国家的自然、文化资源禀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文化、弘扬文化的底气与家底所在;另一方面,能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也代表一个国家“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的一种态度与担当。

  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让那些体现全人类“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申报世界遗产评选也具有极好的推广作用,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比如,九寨沟、西湖、莫高窟等自然或文化资源通过申报世界遗产而享誉世界。在此意义上,中国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尤其是文化遗产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纳与肯定,在进一步提升。

  当然,申报世界遗产,也是对保护世界遗产和人类共有文明的一种有力承诺。换言之,一个国家的世界遗产数量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保护它们的责任越来越大。

“世界遗产大国”展现中国的文化保护担当

  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包括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及宅院、4组历史道路、7处代表性自然景观与2处代表性文化遗迹,共同构成了鼓浪屿自然有机的空间结构和内涵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要素。

  这要求我们跳出短期的功利目标,将保护这些重要遗产放在第一位。现实中,一些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被开发成景区,这种操作的确增加了其作为文化的交流与共享价值,也为文化保护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同时由于未能妥善平衡好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一些遗产的可持续性和原生态受到了威胁,这显然背离了申遗的目的。此类现象应该得到及时的纠偏,而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我们做出更积极的探索。

  成为世界遗产大国,不只是要求我们要尽力保护好已获得申报的这些财富,更需要我们展示出一种对文化与文明的长远的、开放的、包容的态度。即,超越一时一地的经济算计,充分认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承担起对世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

  保护好中国的自然或文化,也就是为世界的文化保护作贡献。作为全球世界遗产大国,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且应当有超越国界的视野与胸怀,为人类文化文明的保存与保护作出积极的示范,展现一个文化大国的魅力与担当。(方 明)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