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柏坡,“赶考”永远在路上

2017-07-27 09:1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7-27 09:13:46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西柏坡,“赶考”永远在路上

——跨界融合作品《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研讨会在京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 石依诺)2017年6月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跨界融合作品《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堃、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文化处处长陈光旭与会并讲话。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如“考场”,主创团队有如“进京赶考”,业内专家妙手点拨、妙语连珠,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评点和指导。

西柏坡,“赶考”永远在路上

《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研讨会在京举行

新时代的答卷

西柏坡——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是解放全中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也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地,新中国正是从这里走来。在建军90周年之际,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应运而生。

“《西柏坡组歌》以宏大的叙事结构和细腻的描述手法构成了音乐独特的视角,综合应用合唱、领唱、对唱以及戏剧等艺术样式,跨越时空、情景交融,用艺术形式将西柏坡精神再延续。”张堃表示,作为跨界融合作品资助项目,《西柏坡组歌》脱颖而出,意义重大。

“该套曲精心取材,着重体现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对‘两个务必’和‘赶考精神’的再关注、再挖掘。”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研室主任郝维亚率先为作品打出了高分。《西柏坡组歌》观照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了以“两个务必”“赶考”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和执政理念,既是强军梦的历史回响,更是中国梦的时代答卷。“这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以文学和音乐的形式来表述,让听众和观众了解革命的历史,非常有意义。” 中国交响乐团联盟首任主席卞祖善对作品呈现出的教育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西柏坡组歌》立意高远,对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奋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宏伟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四个乐章有起承转合之处,从这一点上说非常好。”著名指挥家、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谭利华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高度评价。组歌综合运用合唱、重唱、领唱、对唱和戏剧讲述等艺术样式与观众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全曲由《热土》《决胜》《清风》《赶考》4个乐章次第展开,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跃然台上,凝聚成这部作品的形态与气象。

据主创介绍,这部作品在创作时深入西柏坡和太行山,搜集到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资料,为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词句都经得起检验和推敲。团队还广泛听取了党史专家、诗人、记者和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没想到这部主题很鲜明的作品居然能这么好看。”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难以掩饰对《西柏坡组歌》的喜欢,他表示很多人看过作品后评价都很好,更加惊讶原来主旋律歌曲也能如此受欢迎。

“进京赶考”——西柏坡上还需再爬坡

《西柏坡组歌》中最后一个章节名为《赶考》,而这部展现时代强军精神的大型跨界融合作品《西柏坡组歌》也面临着“进京赶考”——接受专家业内考核、评点。“希望大家在研讨过程中排除干扰,坚持高标准、高水准、严要求,发挥专业优势、特长,讲真话、讲实话,千万不要一团和气。”张堃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开诚布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艺术上意见不一致没有关系,很多时候艺术上的分歧点恰恰会促进项目更好的提升,也是修改作品的入手之处。” 张堃在会前给所有的“阅卷”专家打了一剂“预防针”,以确保“阅卷”水平——研讨会质量不掺水分。

“音乐绝不是唱得高、唱得响才好。” 谭利华推了推眼镜,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作品的“丢分项”。他认为19首歌曲全部采用合唱,一味追求高亢宏大,不仅显得张扬而奢侈,还导致很多动人的歌曲失去了打动人心的本色。“如果每一段都如此完满饱和,高潮就不存在了。”谭利华建议主创做好整体布局、有所侧重,不要让合唱看起来像庆功晚会。对于作品过分追求宏大这一问题,引发了现场多位专家的讨论,点燃了各位业界“大咖”讨论的激情。“是不是可以稍微弱化一下政治性内容,作为一个艺术品,我们可以把调子定的低一点,使作品更人性化一些。”与谭利华的一针见血不同,汪守德婉转地表达了对作品的批评。坐在旁边的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奏景作人也表示赞同:“作品太满,有面面俱到之嫌,作品结构应该在高潮、序曲间做出区分。”

“我觉得不仅仅是合唱形式太多,音乐风格方面的区分度也太低,甚至一些唱法都很趋同。”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莫蕴慧摇了摇头,表示对这种整齐划一的唱法并不看好,用她的话说就是“毫无地域色彩,更无作品特色”。“整个作品太长了。”卞祖善深深地叹了口气说,第十五段《一代代不改英雄气》结束时,作品的立意与主题均已达到高潮,此处本该剧终,而紧接着的第十六段《亲爱的青春》让人听得很别扭,整首歌曲游离了西柏坡主题,《梦想照亮未来》《永远在路上》也没有超过第十五段总高潮的气势。

“如果一部音乐剧中到处都讲一样的官话、套话,那么它的艺术性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谭利华看着对面的主创团队认真地说,一旁的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进京赶考”的主创认真记录,接受“阅卷”老师的点拨与建议。

西柏坡,“赶考”永远在路上

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剧照

阅“卷”评语——打磨精品怎么改

“我们所有的创作都希望传递出创作者真实的感受,但是创作的表现方式则是独特的。”郝维亚的话让与会专家表示赞同,也让主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还是要创新。”关于作品改进,郝维亚给出建议:“在表现形式、音乐的丰富性、搭配的协调性、乐队的选取方面要作出创新,同时加强演唱形式的丰富多样。”而谈到演唱形式,著名歌手、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歌队队长王宏伟提出了建议:“《小山村大乾坤》中的‘天下黄河哎,九十九道弯’建议参考陕北民歌风格的演唱方式,要尽可能唱的轻松一些,这样听起来会更有韵味。” 讲到动情处,王宏伟还投入地亲身示范,深情地唱了起来。此外,他也提出对部分歌手进行调整,“《土地有根》中的女声是唱京剧出身,这就让男声配合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样搭配起来就很不协调;歌曲《梨花谣》建议换一个声音更浑厚有力的女中音或男中音,增加作品分量。”

对于加入民族化唱法,很多专家也表示了相同的意见:“音乐真正打动人,还是要有一点口音和音调。”“在创作中可以加入更多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让作品更具地域特点。”谭利华、莫蕴慧对王宏伟的提议表示赞同。

“最好能从老百姓的视角,强化百姓与共产党、军队的感情与关系。”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建议作品能“接接地气”,做一些亲民的改动。“比如第一乐章通过一个小姑娘来讲述农民对分到土地的喜悦,说服力并不强,如果换成老一辈的农民来讲述将更合适。”刘玉琴从观众的角度提出了修改建议。

“我们创作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一条光明之路,建议作品多一些艺术加工,加一些耐人寻味的语句,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地走下去。”王宏伟在会上发出感慨,引人深思,而主创团队似乎有话要说。

西柏坡,“赶考”永远在路上

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剧照

“赶考”,永远在路上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剧本,是第161稿。”项目主体负责人李劲列出了一组震惊全场的数据:《西柏坡组歌》创作历时5年,主创团队36次深入革命老区、红色革命遗址和城市农村采访采风,召开座谈研讨会210余次,对作品进行了6个版本的修改,先后吸纳意见建议1400余条,累计修改文字1亿3千多万。

“修改161遍并不是终点。”张堃提出,艺术创作就是要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艺术家也需要工匠精神。“十年磨一剑,一部好戏就像一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这次座谈研讨,对树精品、冲高峰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李劲表态,尽管目前项目已经进行了多次打磨修改,但艺无止境,作品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次“赶考”后,主创团队将本着对艺术高度负责、对文艺事业高度负责、对军事文化高度负责的精神,再闯难关、再攀高度、锲而不舍、群策群力、精工细作,让这部作品改得更好,演得更好。

“起初,我们光创作没有反思,此次专家提出意见,我们应该好好反思。”《西柏坡组歌》总作曲臧云飞说,有些作品修改多次还是无法通过,就是因为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像《走山梁》,修改了两次还是不行,后来我深入研究当地民歌,模仿当地民歌四小节的形式来创作,最后终于通过了。”一次次修改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是对于《西柏坡组歌》来说,想要攀登艺术高峰,“赶考”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