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艺术新视界在寒地黑土的“新坐标”

2017-08-10 16:32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8-10 16:32:48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中国艺术新视界”东北地区巡展侧记

  光明网讯(记者石依诺)78万平米的艺术之路打破空间的阻隔,串联起关东内外的艺术佳作,吸引东三省爱美、寻美者驻足流连。灯火辉煌的画廊里人头攒动,不时听见拍照的 “咔嚓”声;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中唇枪舌剑,偶尔听见笔尖的“沙沙”声。

  这一幕只是“中国艺术新视界”东北之行的惊鸿一瞥,6月14日至7月28日,“中国艺术新视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分别来到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座著名的工业重阵,在这片寒地黑土上定位“新坐标”。

  一展一世界 一梦一工厂

  在长长的艺术走廊里,前来“取经”的画家们来到这里,留连忘返间领悟艺术的真谛;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叹为观止后定下追寻的目标;爱好艺术的游客来到这里,目光流转间感受艺术的熏陶。这里是“中国艺术新视界”东北地区巡展现场,也是国家艺术基金打造的艺术梦工厂。

  成立于2013年底的国家艺术基金共资助了资助了2087个艺术项目,截至2016年底,资助总金额已超过19亿元。中国艺术新视界”系列展是对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滚动资助的集中展览,参展的创作人才中有来自专业美术机构、院校的艺术家,也有在社会独立打拼的青年才俊,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等8个艺术品种。

  “这次的展览很特别,我能从作品中感受到向上的力量”、“身为同龄人,这些作品能够让我产生很强的共鸣。”、“我能感觉到这些艺术家在创作时跟自己的作品是有沟通的,这让我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流动的能量。”观展的人中有刚刚毕业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也有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更有爱好艺术的普通市民,他们对艺术的理解虽各有不同,但对于艺术的渴望却是相同的。

  “我下午会带着我的学生来参观,还打算带我的家人来参观。”来自哈尔滨长虹小学的老师兴奋地对记者说,要将“中国艺术新视界”来到哈尔滨的消息传播给身边人。“中国艺术新视界”的到来像是这个夏天的一股微风,清风拂面间却已在黑土留痕。

  黑土红心打造文艺新高峰

  “中国艺术新视界”的青年艺术家中有很多土生土长的东北籍画家,在本次东北地区的巡展中,他们携作品”衣锦还乡“,并且亲自化身讲解员,为家乡父老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成为展厅中的一道亮点。

  刘同顺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的作品《甲午战争60周年祭》在辽宁站老家被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上。为了创作,他足足走了3万公里。“甲午战争的每一处遗址我都走遍了,甚至包括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谈到创作经历,他突然严肃起来,“这是发生在我家乡的真实事件,我希望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

  像刘同顺一样以东北平原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人还有很多,这群被寒地黑土滋养起来的艺术家们,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回报这篇热土。在长白山下长大的刘兆武就用手中的画笔为哺育自己的“母亲”创作了系列作品《长白日记》,不进入围了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滚动资助,更一举斩获多项大奖。“我对长白山有着特殊的情感,这里带给我激情与灵感,更让我感到安心。”刘兆武对记者说。

  这些艺术家们将拳拳之心融入画作中,每一笔都流淌着对故乡的热爱。如今这些作品“荣归故里”,让这些年轻人激动不已。“心里头老美了!”刘同顺难掩笑容,但他也深知,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家艺术基金强大的支持。“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让我能够安心创作,不用因为钱而分心。” “现在的社会很浮躁,基金的资助能够让艺术家真正地沉下去创作、强调自我感受,而不至于为了某些东西去奔波、放弃追求。” 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助理吴刚感叹道,国家艺术基金是在切实地为艺术家解决问题。

  在黑龙江艺术家闫峰看来,国家艺术基金就像伯乐一样,在他成长的最重要时期给予了支持。他很喜欢“中国艺术新视界”这个名字,因为他觉得这几个字语带双关,国家艺术基金开启了这个时代的新视角、新世纪。在哈尔滨站开幕式上,闫峰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讲出了心中感受:“我们幸运的站在了时代的门口,共同见证了大门的开启,开启了一个时代的梦想。”

  黑土地上的“智囊团”

  “我们想创造经典的艺术作品,首先要培养能创造经典的人,在今天的”中国艺术新视界“时,我惊喜的发现这些青年艺术家们善于思考,能抓住时代的脉搏,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经典致敬。” 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张锋推了推眼镜,在长长的画廊里对记者说,他打算将这句话写在评论中,评论的名字就叫作《心有灵苗各自探》。

  张锋是国家艺术基金邀请的特约评论员,长年研究艺术理论和文艺发展。像他这样的人在本次东北地区的巡展中还有很多,这些人是国家艺术基金为深入开展学术研讨、促进地方文化交流而打造的“智囊团”。“这可谓是一个新的学术标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向记者介绍,这些“智囊团”全都来自于东北地区,此举旨在持续推动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成果交流,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平台。

  这些黑土地上的“智囊团”在本次东北地区巡展中建言献策,更是立足国际文化视野对艺术基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建议每次巡展可以确定一个主题,没有主题就无法突出重点。”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陈恕刚刚从美国回来,在看过哈尔滨站的巡展之后对承办方之一中华世纪坛馆长冀鹏程提出建议,“中国艺术新视界”要想与国际接轨,就要为每一次巡展确定一个主题和重点。冀鹏程听到这样专业性的建议很高兴,当即表态会在今后的策展方案中充分体现主题性。

  在本次巡展中有很多实验性、探索性的作品,这让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李书春教授十分欣赏,并建议国家艺术基金能够对此类艺术家给予更多的关注。“建议国家艺术基金选择一些有当代文化视角的专家加入到评委智库中,给那些敢于冒险的年轻人们一个实现自我的机会。”

  “中国青年艺术家在探索中国艺术的发展道路上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和视野的拓展,以及展示的平台与发展的契机。”独立艺评人崔可是艺术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作为受资助者的同龄人,她坦言现在的青年艺术家最需要的是平台和眼界。

  “智囊团”的“锦囊妙计”已经悉数刊登揭晓。一篇篇深入浅出的评论背后,是一个个为国家文艺繁荣奋笔疾书的国之栋梁,他们扎根黑土,在祖国的最北端发出响亮的声音,为国家文艺事业建言献策。

  从黑土走向未来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也是祖国的“粮仓”,这片黑土地养育了多少儿女。如今这片热土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新机遇,当共和国长子遇上“中国艺术新视界”,当工业“硬汉”遇见“文艺青年”,定将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国家艺术基金与东北的缘分开始于2014年,早在基金成立之初就曾来到东北进行过“选秀”。三年来,黑龙江省共有54个项目入围资助,总资助额度达4216万元;而在辽宁和吉林,这个数字还要更多。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于东北来说,既是一种认可,又是一种期许。

  “黑龙江今年共有12位艺术家入围资助,开创了一个新的记录,这是我们黑龙江美术系统的一个大事,一定会对黑龙江的艺术繁荣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振宇对今后与国家艺术基金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黑龙江省美协下一步将整合专家资源,定期到画室与艺术家沟通,提出可行性修改意见,助其顺利完成任务。”他表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完成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更是黑龙江省美术界共同的事业。

  “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辽宁青年参与到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中。”辽宁省文联主席关蓉晖也很热情,她表示辽宁艺术界将推出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作品。

  在“中国艺术新视界”东北之行的最后一站上,12位获得2017年基金资助的青年艺术家出现在开幕式上,他们认真地观摩、拍照,眼神里充满期待。“希望明年能在这里看到我的作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邱一峰对记者坦言,想到自己的作品也将会进行全国巡展,心里十分激动。“我还打算告诉学校里的同事们,让他们也来参与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邱老师兴奋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就是这片黑土地的希望,他们在这片沃土中成长,必将有朝一日破土而出,从黑土地走向未来。而国家艺术基金将为其打通“最后一公里”,为其铺设一条成功之路。

  7月28日是本次巡展在东北的最后一天,但这并不是艺术交流的终点。45天的交流让东北成为了“中国艺术新视界”的新坐标,这里也将成为国家艺术基金与北方深入交流合作的起点,将新机制、新理念辐射到中国的最北端;同时也是东北“文艺复兴”的起始站,将地方特色文化输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