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中国节·重阳】“互联网+”重阳:传统节日愈老弥新

2017-10-28 10:47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10-28 10:47:15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周明艳

  作者:方明

  又是一年重阳。长久以来,相较于其他多数节日被商家、消费行为所营造的热闹场景,以及引发的种种舆论话题,重阳节注定是一个相对“冷清”的节日。但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重阳节,已衍生出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全新景象。

【网络中国节·重阳】“互联网+”重阳:传统节日愈老弥新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古人过重阳的方式;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不少人可能在朋友圈晒着与父母出游、聚餐的照片,在网上为父母报名参加社区重阳节活动;即便不在父母身边,你的这一天也可能是这样度过的:早上被微信群里的重阳节问候与祝福“吵醒”,起来后与远方的父母视频聊聊家常,或早就在网上下单为父母买了礼物……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不仅说明重阳过节方式的深刻改变,也赋予了重阳新的节日内涵。

  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但数据同时指出,在中国,6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仅为2.4%,虽然较2011年的0.7%有较大增幅,但是整体比例仍然很低,大部分中国老年人还是纯粹的“脱网族”。这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显然不应该。这样的现状,自然要求重阳节必须增添新的节日内容:年轻子女教父母使用网络、融入网络。虽然在一个普遍化的流动时代,儿女与父母的分隔早就是常态,但一个智能手机,却能够保证亲情和陪伴能够随时在线。也因此,我们曾看到有人为父母“手绘微信说明书”的暖人一幕。

  让老人参与到互联网的世界中来,其背后所指向的其实是一个在深度化的老龄化社会与“互联网+”时代,所有人必须直面的一个议题:老人不应该在互联网时代被落下。而这一主题,自然也应该被视为又名“老人节”的重阳节在今天的重要内核。现在都流行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对父母最长久的陪伴,便是让他们能够不被世界的新鲜事物所抛下,能够依然保证与自己一样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这不仅仅是教会他们使用网络这么简单,而更是对他们一种精神上的丰富。

  当所有老人都能够跟上网络的步伐,他们也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越活越年轻”。现在时常能看到,在很多节日里,不少老人都利用网络组织朋友结伴出行,无论是支付还是订酒店、机票等等,都依靠网络实现了自主操作,这其实意味着网络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自由。所以,“互联网+”时代的重阳节,我们谈尊老敬老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要让老人更平等地享受到技术进步的红利,让他们能够与世界同步“交流”。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在与网络的融合中,锻造出新的内涵,散发出新的内涵,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插上了新的翅膀。而相较而言,重阳节可能又是最需要“触网”的一个节日,因为尊老敬老的最好方式,就是要让老人的生命与生活越来越辽阔,让他们避免与时代产生疏离。而要实现这一点,帮助老人“上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环节。当越来越多的老人能够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重阳节也自然便生发出愈老弥新的魅力。(方明)

[责任编辑:周明艳]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