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女主戏切勿沦为加强版玛丽苏

大女主戏切勿沦为加强版玛丽苏

2017-11-21 20:06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熊 彦

  许多大女主戏对女性的刻画,不是刻意矮化就是肆意拔高,习惯于给女主开技能、打高光,配上过多的风花雪月,使得精心塑造的角色显得肌体虚乏、筋骨无力

大女主戏切勿沦为加强版玛丽苏

《楚乔传》剧照

  近年来,荧屏上的大女主之风愈演愈烈。有人这样定义大女主戏:女主是核心人物,整部戏围绕她铺开多种元素,例如成长、谋略、争斗、爱情、亲情等。常见套路是,女主的智慧和能力超越常人,能够赢得多位男性角色的喜爱,以及至少一位女性角色的嫉恨。她单纯善良、聪慧独立,却往往突遭横祸,受命运所迫而快速成长,经历血泪人生、最终凤凰涅槃。值得一提的是,剧情往往刻意加入女主被陷害的情节,以促使她养成缜密心思、刚强性格,为后期谋划复仇、完成逆袭做铺垫。

  符合此类套路的,以古装剧居多。例如《甄嬛传》里的甄嬛,因才貌过人被选入宫,在后宫权势斗争中屡遭重创、逐步黑化;《楚乔传》中的楚乔,表面看是低贱女奴,实为洛河之女,自带主角光环,记忆超群,武艺高强。她的逆袭,同样离不开两位贵族男主角跨越阶层的爱慕。除此,一些现代剧也难以免俗。例如,《我的前半生》大打女性职场牌,可观众渐渐发现,女主罗子君离婚后,不是自力更生、慢慢蜕变,而是一路得到高配精英男贺涵的提携指点,遇险时还有前夫保驾护航,从而大开职场方便之门,远远背离了“女性职场成长”的主题设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大女主戏切勿沦为加强版玛丽苏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年代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刚开播时,收获了一众好评。但随着剧情发展,有了跑偏迹象:周莹不仅被纨绔子弟沈星移爱上,更得到首富公子吴聘垂青;守寡后,学徒王世均忠心伴其左右,县令赵白石对她情有独钟,新疆富豪图尔丹非她不娶。这些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男人,在周莹经商之路上都尽力帮助和扶持,甚至不惜舍弃性命。如是,情感戏过重,分散了对周莹经商才能的展现。而且,三婶、胡咏梅、吴漪等一些脸谱化的恶毒女配层出不穷,成为推动女主升级的惯用伎俩。

  其实,古代女商人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大女主类型,电视剧《大宅门》早就拍过白文氏的创业故事。不同于周莹被“观音兵”和恶毒女环绕的独角戏,白文氏身边的人物群像更复杂。所有人不只围绕她,而且彼此牵制、相互勾连。与大女主相比,白文氏没有天赋异禀的技能、形形色色的外挂、一键通关的捷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合乎情理。她经历的商战真实残酷,并非展现女性魅力的背景板。编剧对她的塑造,也融入了对人性的深层开掘:即便宽厚仁义如她,也无法摆脱封建大宅门加诸己身的烙印。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自然令人信服。

大女主戏切勿沦为加强版玛丽苏

《大宅门》剧照

  大女主脱离生活、脚底发飘,可又缘何大热,坐享“板砖与收视齐飞”的火爆成绩?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大量迎合女性消费心理、满足女性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傻白甜、玛丽苏已落伍,观众对女强人故事的需求应运而生——女性偶像一路打怪升级、横扫职场,既能与男性抗衡,又能收获诸多爱慕,继而走上人生巅峰。在相关剧作中,女性不再等待被男性拯救,而是积极参与历史事件、商业竞争,甚至能凭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走向,商业格局。其核心逻辑是,女性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诸如此类的作品,看似颠覆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折射了女性形象的嬗变。其实,难以称为一种成熟的类型创造。批量生产的“她们”不像女强人,更像是加强版的玛丽苏。换言之,矫枉过正的大女主戏,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刻意凸显女性的价值地位。如果制作方真正尊重女性角色,首先就应该展现其作为人的特点,而非女性的特点。英国女性政论家玛丽•沃斯曾说:“我首先将女性当作高贵的人来考虑,她们和男人一样,是被安置在这个世界上来表达她们的才能的。”

  遗憾的是,许多大女主戏对女性的刻画,不是刻意矮化(例如善妒、狠毒的女配),就是肆意拔高,习惯于给女主开技能、打高光,配上过多的风花雪月,强调她在男性眼中的价值。这样一来,精心塑造的角色往往显得肌体虚乏、筋骨无力,只能沦为现代女性满足消费欲望的符号,无法真正打动人心,更遑论承载深刻的命运思考。

  (作者熊彦系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李姝昱]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