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街上流行红裙子》和80年代的“斩裙”之风

2017-12-04 10:01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12-04 10:01:11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黄 帅

  如果说《庐山恋》让初开国门的国人嗅到了爱情自由的美好气息,在1984年上映的《街上流行红裙子》则让内敛朴素的观众们看到了展示个性和多元美感的无限可能。回望这部30多年前的经典影片,仍能触碰到当年国人悸动的心绪,以及它带来的曼妙无边的想象。

《街上流行红裙子》和80年代的“斩裙”之风

  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由齐兴家执导,于1984年上映,被看作是继《庐山恋》之后又一部引领时尚的作品。该片第一次以时装为题材,记录了80年代开放初期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劳动模范敢于穿上“袒胸露臂”的红裙子上街,而且还到各个服装店去“斩裙”(当时的流行词)。图为该片海报。

  《街上流行红裙子》一亮相,便与当时“前卫”的文艺作品一样,得到了正反两面的评价。艺术评论家林克欢在《戏剧报》上发文称赞,认为这是一次“可贵探索”,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有益探索的创新之作”。但也有人指出其不足,如学者沈天水在《电影评介》杂志上发文《慕“名”而来 失望而归》,对电影的片名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片名上看,这本来是一部给人“清新的感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影片,但内容却“名不副实”。

  在今天看来,当时的评论中能切中关键的并不多,囿于当时的时代局限和观念局限,不少人并没有真的看懂这部影片。毕竟,它背后的复杂性或许已超出了观影者们既有的知识结构。

  《街上流行红裙子》中的“时髦”装束在今天看来已经很陈旧了,但在当时却是年轻人争相追捧的流行时尚。80年代的服装审美崇尚大红大紫,这在今天来看很难理解。因为,艺术上的审美往往和现实中常见的“美学元素”相悖,在物质极大丰富、文化足够多元的今天,不少人开始崇尚极简主义式的美学观念,简单的美学元素更显典雅和时髦。但在初开国门的80年代,“红裙子”的意象是对过去以灰蓝色为主的服饰的“替代”——表面上是服饰颜色和样式的变化,根本上是人们的观念更加开放,也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的色彩。

  《街上流行红裙子》中还呈现了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出现的“斩裙”现象。所谓“斩裙”(也有说“展裙”),通俗来说,就是年轻女性在公共场所展示自己的新衣服,尤其是新裙子,可谓是“争奇斗艳”。相比不久后出现的“文学热”“美学热”,有关“斩裙”的流行,似乎没有得到观察者们的足够重视。《街上流行红裙子》往往被解读为普通劳动者的“开放”和“青春化”,但因为电影塑造了一批追逐时尚的年轻人的群像,青年成为流行文化元素的引领者,这本身就具有隐喻色彩——原本受压抑的“青年劳动者”成为展示自我美感的主体,而且,这个展示的过程不是通过政治上的认同,而仅仅是生活意味上的“实现”。

  影片中最经典的歌曲叫《这就是生活》,歌词写道:“痛苦、寂寞、幸福、欢乐,这就是生活……”这是很典型的80年代的修辞术——用一些宏大的概念来冲击读者和观众的内心,让人心潮澎湃、心旌动摇,至于这些概念具体有什么内涵、是否需要反思这些概念存在的问题,反而不被人重视了。简言之,在追求奔腾热烈的青春姿态时,他们只需要表示一个鲜明的态度就可以了。

  这种强烈的“直抒胸臆式”的情绪几乎伴随着整个80年代的电影作品,而书写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是当时的影视艺术所偏爱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在文艺“去政治化”趋势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也与文艺创作者的审美自觉有关。

  “生活”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概念,在与之相关的范畴里,人性、阶层、社会等问题的复杂性被压抑了。并不是这些问题不存在,而是创作者们普遍不去关注,因为外部的“审美感”已经超越了这些内部问题的意义。当然,当这种“直抒胸臆式”的审美浪潮退去后,人们也发现了“内部的裂隙”,这在90年代及以后的影视剧里,成了重点突出的方面,反而让一些人开始怀念起80年代影视的独特美感来。(黄 帅)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