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余光中离世,乡关何处寄乡愁

2017-12-14 18:11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12-14 18:11:11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封寿炎

  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先生病逝。消息传出,全球范围内的华语文化圈迅速掀起追悼和纪念热潮。

  一首《乡愁》,使余光中的名字传遍全球华语圈。每当炎黄子孙心中涌起家国之思、追问乡关何处,这位华发如雪的清矍老者,就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他已经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标志,他的离世,也似乎标志着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背影已经渐行渐远。

  读过《乡愁》的人很多,但不知道真正理解《乡愁》的人有多少。如果没有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没有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刻体认,缺乏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恐怕很难领会到它的字字千钧、意象深沉。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里承受着百转千回的命运,历尽光荣与梦想、磨难与沉沦,却始终坚韧如钢,生生不息。其顽强而澎湃的生命力,就源于它孕育的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她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无远弗届,哪怕是浪迹天涯、漂泊四海的游子,都能感受到她的召唤,在这种文化母体里找到精神家园,安顿自己的情感和心灵。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居香港,次年迁入台湾。在创作《乡愁》的时候,他已经离开祖国大陆20多年了。生活在一个开放年代的后辈,如笔者,已经很难感受那种日夜煎熬的思乡情切,但却曾经目睹长辈们久别重逢的肝肠寸断和欣喜若狂。笔者的家乡是广西最大的侨乡,两位堂伯父都于1949年迁居台湾。1989年,他们才第一次重返大陆。阔别四十年之后,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终得相见。那种抱头痛哭、大恸大喜的场景,如今回想仍然历历在目。回到家乡之后,白天他们四处走动,逐一寻访故地故人;晚上就和族人聚集在一起,彻夜长谈。《乡愁》这样的诗歌,饱含着他们这一代人多少思乡之情、望乡之泪。

  如今,借助发达的通讯和交通,“地球村”的居民早就已经“天涯若比邻”。然而,真正能把人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文化仍然是一条根本性纽带。只要仍然传承着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体认着中华文化这一文化母体,那么无论是天堑的一湾海峡,还是政治、历史和现实的阻隔,都终将无法抵挡两岸血浓于水的召唤,遮蔽不住人心思归的碧水东流。

  几十年来,两岸交流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囿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羁绊,政治上还难有重大突破的时候,两岸文化的交流却早就“轻舟已过万重山”。邓丽君的歌曲、琼瑶的小说、侯孝贤的电影,以及以综艺节目为代表的台湾电视节目,都在大陆长盛不衰。在严肃文化领域,台湾的学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包括余光中先生的文学创作,都在大陆获得很高评价,对大陆的相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当然,台湾文化的源头,毫无疑问是跟祖国大陆共享的中华文化。哪怕是时髦新潮的周杰伦,他低吟浅唱的《青花瓷》《发如雪》里面,不也摇曳着风雅中华的一缕情丝么?

  令人担忧的也正在于此。随着余光中这一代文化人的日渐离去,当在大陆出生、迁居台湾的一代人退场之后,在台湾出生成长的一代,能否传承好这份文脉?他们还会像余光中先生那样,将血渗透在墨里,书写自己对于家国故土和精神家园的炽烈情感吗?他们还会像笔者的堂伯父那样,望乡泪千行、思乡梦难平吗?如果他们偶然读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有所触动吗?或者说,他们还有乡愁吗?

  如果切断了文化的根脉,斩断了思恋的乡愁,孤悬海外的台湾,将何以抵抗太平洋的惊涛骇浪,将何以安顿她漂泊的灵魂。这应该也是晚年余光中的关切和担忧。最近十多年来,余光中一直反对台湾当局调降低高中教材文言文比例的动议。他说,如果将文言文抛弃不用,我们将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余光中这种坚守的背后,既有拳拳的赤子情怀,也有深沉的文化忧思。如今他已经离去,但愿他留给我们的背影,可以照亮一条前路。(封寿炎)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