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叶春辉:当代美术发展与地方艺术生态的思考

2018-01-02 18:06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1-02 18:06:33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姝昱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系列评论•天津站  

叶春辉:当代美术发展与地方艺术生态的思考

  12月8日,“中国艺术新视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本年度最后一站的开幕式,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为该系列巡展2017年度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叶春辉:当代美术发展与地方艺术生态的思考

“中国艺术新视界”展览现场(王猛 摄)

  可以说,艺术发展到今天,每时每刻都与人类社会发生着联系。从原始艺术到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社会背景决定了每一次艺术形式发生转变的内涵与外延。而当人们讨论当代艺术的发展时,也必然先要明确所处的社会文化范畴。也就是说,脱离了信息社会背景,将无以了解当代美术发展的特性,而那些具有独特文化生态的地方艺术,也为之提供了具体和生动的形式。

  首先,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信息(information)所具有的科学性、自发性、传播性、交互性、时效性和依附性,使其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二,社会中所有被覆盖的领域,诸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业、旅游业、服务业等,都会由于信息的波及速度、传播广度、接收深度而导致不同结果的发生,并由此决定了这种业态的生存空间;第三,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劳动市场上的供需要求发生改变,信息社会需要更多具有高层次教育水平和素质能力的工作者与之匹配;第四,信息社会的信息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社会的特征,具有符号、编码、指令的象征和内在意义,投射到文化领域也将呈现出新的形态。例如信息社会的当代艺术,就应该具有体现和解读各类当代信息的能力。

  由此,当我们充分了解了信息社会的特征后,便会在更具现实性的观照中,对当下美术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开启新的研究思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艺术不仅具有向外的输出功能,而且具有向内的体验价值,伟大的艺术作品和优秀的艺术家都会将二者统筹兼顾。而信息社会的当代艺术创作,也应具备三个前提,即:对信息社会特征的理解和体验,对信息社会文化现象的审视与评判,对信息社会发展的预测和探索各类跨界融合可能性的勇气。简言之,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当代艺术的“当代含义”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解释。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不仅为当下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为美术创作对当代社会的价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此次巡展的收官之站选择了天津,并以此展开话题,将地方艺术生态与当代艺术的创作连结起来,进行梳理和思考。我们需要在了解天津地域文化的前生今世的基础上,综合看待城市文化性格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在这个语境中关注如何为地方艺术生态提供行之有效的补偿机制。

  天津由渡口得名,也因渡口而发展。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催生了天津城市文化性格中的多元、开放、包容和坚韧,也使天津的当代艺术创作有了融合古今中外各类艺术形式与风格的土壤。那些出生、成长于天津的艺术家们,成为这段时间里具有重要贡献和特殊价值的文化群体。他们经过不懈努力和开拓,使天津的当代艺术生态从自发到自觉,从无序到有序,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性格和艺术格局。也是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天津的美术事业经历了种种起伏和变化,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影响深远的优秀艺术人才。

  如何在这种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生态下,激发和孕育更丰富的创作硕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相应调节和补充:一、开辟更广泛和更理性的艺术对话空间,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方向与理论依据;二、加强并延伸公共开放空间的美育功能,使之为当代社会和地方艺术的文化生态更好地履行职责、完善使命;三、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义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充分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意义,使之更好地优化社会生态,并为其他产业提供创造性动力。(作者系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姝昱]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