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舌尖上的中国3》:新游牧时代的器与食

2018-02-19 22:47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2-19 22:47:55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欧阳应霁

  总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系列纪录片选择在春节期间首播,是一个聪明和正确的决定。每年这个时候很多人离开了平日奔波劳累、辛勤工作的城市,回到老家,零距离处身一个几近淡忘的环境,被朴实原始的家乡古早味道激活味蕾记忆,有一种戏剧化的震撼。亦有另一波朋友利用假期游走远方异国的大街小巷,被各种略有所闻的当地美食刺激起更大的好奇或者回避不了的抗拒,从此更深刻地了解认识自己的中国胃。又或者,不少精准安排行程先后的,回老家一转又现身国外,都在参与一场集体的大规模的新游牧时代的生活演习。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通过移动互联网无远弗届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首播。第一集便以“器具”为主题,观众既可以目睹在青黑石板上烙好的荞麦耙耙蘸上金黄野生蜂蜜,又看到巧妙利用热能的堪称古老游击pop up典范的穿山灶十碗席,还有神乎奇技、花打四门、火候讲究的爆炒金边白菜,加上那泡浸时发出吐噜吐噜声响的四川泡菜做的那一盘老坛泡菜鱼,让大家看得口水直流的同时,也不免有少许惆怅失落——毕竟这都不是我们行走在各大城市里的饮食常态。无论是烙饼的石板,地坑院上临时砌建的穿山灶,以至内壁不上釉的有灵气的泡菜老坛,我们跟这些从远古过渡而来的原生态的饮食器具,都有了距离和隔阂。屏幕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粗疏形成对比,在观影之后引起各方讨论及各种反思。然而,这也正是这些优秀的纪录片的意义,亦反映当下社会本身。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游牧时代”,特别是那些选择生活在城市的年轻族群,名义上在城市里有个“家”,但实际上只是临时的“居所”。因为工作、因为生计,我们必须主动或被动流动,漂泊已经早是个没有贬意的中性词。因此人人保持轻装,一切以方便省时为原则,代表身份的不是个人“领土”和资产,而是能够“随身携带”的思想和学识,也正因此,我们更倾向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与“部落”同类交流分享,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连锁简餐、快餐外卖、网红食肆,以及那些大批量生产的厨具和餐具,我们适应了机械化、程序化烹调的食物,并且都习以为常、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

  当我们在屏幕中看到经过王铁匠三万六千次锻打的不粘铁锅,侯师傅专为中国菜淬炼的多用菜刀,抗菌又神奇愈合的银杏砧板,张宏和、段镇民致力于推崇的陶器瓷器……这些本都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但在“新游牧时代”的冲击下,竟都成为了精致难求的奇器、奇技。这当中的价值观的落差,生活方式的对比,是需要我们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给生活赋予更多的灵活度和可能性。

  大家不必蜂拥下单买一把厉害的菜刀和一只手打不粘铁锅,也不要急着去抱回一块实在沉甸的银杏砧板,因为在新游牧时代的语境里,如非必要,“家当”不能成为我们路上的负担。至于那一碗叫人垂涎欲滴的烧椒凉粉和那一盘热气腾腾的豆参煮鱼,哈哈,这个可以多来几份!

  (作者欧阳应霁系饮食文化策展人)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