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法源寺》,千磨万砺攀高峰

2018-04-28 16:0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4-28 16:03:59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凌 风

  禅境绝天下,花事满京城。

  这是2018年的人间四月天,这是千年古刹北京法源寺。

  丁香开好了,大戏登场了。4月3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北京法源寺》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按照“两改两演”的工作思路,该剧进入“一改”阶段。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与会并发言;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开诚布公,认真为作品号脉问诊,谈得真诚、评得实在;主创人员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对问题和质疑进行了适时回应。

  法源寺初因“悲悯”而兴,后因“悲壮”而名。改编自李敖同名小说的话剧《北京法源寺》,以戏剧的视角观照历史、以历史的维度解析人性,透过朝野、市井、庙堂三重空间,以一座法源寺为堤,奔涌起浩荡的文化冲撞、人心纠葛、价值思辨之激流。嬉笑怒骂中见肝胆,亦庄亦谐里有忠贞。该剧于2015年12月5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迄今为止,已在京沪及港台地区等演出56场。

  一部好戏,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版图上,仍须千锤百炼、千磨万砺。这不仅是制度使然,更是规律使然。就像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核心技术一样,“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好的文艺作品哪里来?不是轿子抬来的、不是牛皮吹来的,而是反复打磨、数番锻造出来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至今叫人印象深刻:“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话剧《北京法源寺》当然是部好作品,气韵生动、风骨凛然。不过,好戏不厌百回改,从一部优秀话剧到一部代表中国文艺创作高峰的经典之间,恐怕仍有千山万水的距离。这次专家研讨会上,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表示,仔细推敲下来,该剧在表演细节和文本方面还有须调整的地方;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胡耀辉认为,服装、人物造型等不够精致和讲究;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汪浩希望,编导的主观感受和表达,往后退一些,藏得深一点……逆耳忠言,切中肯綮。

  边演边改,边改边演——这大概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戏剧版块的基本遵循。改得面红耳赤、改得唇枪舌剑,说到底,不过是回答了一个最基本的文艺学命题:演给谁看?“文艺属于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本宗旨的体现。人民在哪里?在火热的时代生活场景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直接断定:“美即生活。”为人民而演、为时代而改,这样的艺术创作,“才能有效构建中国话语、凝聚中国力量”。比如同样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公演5年里先后召开座谈会210余次,对作品进行了6个版本、160余次的修改,先后吸纳意见和建议1400余条。“永远在路上、永远在修改”的状态,不仅打磨出了日渐精进的作品,更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专业文艺创作队伍。

  文以载道,艺以铸魂。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自信来自哪里?惟有作品发声。国家艺术基金自成立以来,业已成为中国艺术繁荣发展的“孵化器”和“发动机”——累计立项资助项目3089项,立项资助资金26.22亿元。四年倏忽而过,项目机制逐渐完善、项目形态日益成熟。以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为例,工作重心是“聚焦于改,以改为主”,通过再修改、再提升、再传播,促进作品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在新时代文艺复兴的大路上,国家艺术基金借着体制机制的转身,扛起文艺批评的大旗,辟开文艺创作的新天。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一点一滴的改变,一丝一缕的提升,以工匠精神和时代使命为指引,磨砺好话剧《北京法源寺》,既是对戊戌变法120周年的纪念,亦是彰显国家艺术基金机制活力的代言。长远而言,以作品促生态、以实践立规矩,千磨万砺攀高峰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定会力有千钧、势如雷霆!(凌 风)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