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舞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18-07-03 15:42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8-07-03 15:42:40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舞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以舞剧《杜甫》为例

  作者: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盖琪

  舞剧怎么讲故事?舞剧怎么讲好“中国故事”?近日,在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大型剧目专家研讨会上,相关问题引发了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们的思考和讨论。

  舞剧,是以舞蹈作为基本艺术语言的一种戏剧形态;而舞蹈,则是以抒情性见长的艺术门类,在叙事性上常常显得“浅尝辄止”。因此,舞剧虽然也叫“剧”,但它与同属戏剧范畴的话剧和歌剧相比,在叙事方面既有其独树一帜的魅力,也有其毋庸讳言的“短板”。简单地说,舞剧的优势在于:它的形体动作更为优美,视觉符号更为丰富,情绪和意境也更为饱满;而它的劣势却也在于:它在很多情况下只能依靠身体来进行叙事,很少使用甚至完全不用言说、歌唱等人声叙述方式。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舞剧似乎天生就不擅长呈现情节、塑造人物——要想让舞剧像话剧和歌剧一样把故事讲“好”,似乎总有点强人所难的意思。

舞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舞剧《杜甫》剧照

  舞剧到底能不能把故事讲“好”?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样的故事才算“好故事”。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故事应该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序列,或者说,故事的主体必须是由一个个彼此之间能够建立起因果关系的事件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如果只是将若干体现不出任何因果关系的事件“摆”在一起,严格地说是不能称为“故事”的。立足这个基本点,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舞剧的问题在于剧作:在优美的形体动作和漂亮的视觉符号之下,这些舞剧始终在进行事件甚至是场景的拼接,却没有意识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一个故事来说,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呢?概况地说,在故事中,因果关系是有表层和深层之分的。就表层而言,故事的因果关系既可以是符合人类普遍经验的,也可以是具有某种历史、地域、种族或者族群特殊性的;但就深层而言,故事的因果关系则应该是符合当代观众的情感结构和利益关切的,是具有当下性和当下价值的。可以说,只有这样的因果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有具有这样的因果关系的故事,才是当之无愧的、有价值的“好故事”——而能够在深层因果关系上抵达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指向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关切的故事,才是值得文艺创作者和研究者上下求索的“好的中国故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艺术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艺术叙事的过程中,创作者对表层因果关系的确立常常比较重视,但对深层因果关系的建构却往往缺乏自觉。具体到舞剧的艺术实践中,由于舞剧本身的“弱叙事性”倾向,许多舞剧编导更是不重视如何使用舞蹈语言建构戏剧的深层因果关系,甚至认为深层因果关系对于舞剧而言是可有可无的——我认为,这才是阻碍许多舞剧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原因。以进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的舞剧《杜甫》为例,这部剧的主要目的在于塑造中华文明中具有代表性的诗圣杜甫的形象,并宏观展示唐朝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转入饿殍遍野、十室九空的危世的剧变过程。应该说,就选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中国故事”的底本,但是就实际作品而言,正如专家在研讨中普遍指出的:“杜甫”的舞蹈形象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杜甫”在这部舞剧中是面目模糊,缺乏记忆点和共鸣点的。

  造成这种症候的原因是什么?表面上看,是由于该剧编导给“杜甫”设计的舞蹈动作不足,而且缺乏表演个性;但深入观之,则是因为该剧没有找准深层的“叙事支点”,没有建立起杜甫命运和当代观众经验之间的对话性,没有将塑造“杜甫”的重心放到对人物当下意义的挖掘和呈现上来。而这种深层支点的缺失,导致舞剧中的“杜甫”始终呈现为历史教科书中忧国忧民的简白形象,“杜甫”在不同段落中的叙事动机好像都差不多,其动作和表情的相似度也就必然很高,而且在心理上离观众很“远”,所以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感。因此,虽然舞剧《杜甫》的演出和舞美也堪称精良,但却在整体上缺少了一种贯穿性的、召唤性的维度和视角,更缺少了一重超越历史、反观历史的气度和光芒。而如果创作者能将深层立意转到对杜甫的当下性——尤其是转到杜甫对当代青年观众的意义——的建构上来的话,我相信,舞台上一定会呈现出一个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杜甫。

  事实上,就目前的舞剧《杜甫》来看,已经具有了两种蕴涵着当下性的叙事元素:一是剧中由双胞胎兄弟所扮演的两个“杜甫”,其实完全可以从人物的当下意义入手,进一步开掘为“实在的杜甫”和“超越的杜甫”的双重表演,由此开拓出一种站在历史之外反观历史的间离视角;二是剧中“权”“妃”“妻”“民”四个主要的场景主题,也完全可以从杜甫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价值入手,拓展为“理想”“时运”“情感”与“苍生”四个能够与年轻观众对话的深层关键词,并借此审视千年之前的诗圣是如何面对这些人生中的大命题的——他经历了哪些内心的彷徨和外在的苦难,最终又交出了何种具有示范性的答卷。如果编导从这样的思路切入,相信杜甫的叙事动机会刚更加饱满,杜甫的舞蹈语言也会更丰富。而我们最终在舞台上收获的,必将是一个通过舞蹈讲述的、优秀的“中国故事”。(盖琪)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