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分身》:爱让存在有意义

《分身》:爱让存在有意义

2019-01-08 15:28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郑芳芳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这种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的方式,叫无性繁殖,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早在1993年,离震惊世界的克隆羊“多莉”出世还有三年多,东野圭吾的《分身》便已出版。其中,便谈到了直到现在仍旧不符合“普遍伦理”的克隆。

  2006年凭《嫌疑人X的献身》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直木奖”的东野圭吾,是当之无愧的日本推理第一人,严谨的布局、鲜明的人物、阴暗的人性、现实的社会等等均是他个人特色十分明显的落脚点。推理之余,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初衷:“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故事,一个让人喜欢听下去的好故事。”无论是大热的《白夜行》《解忧杂货店》《放学后》,还是小众的《黎明之街》《祈祷落幕时》,又或者是《分身》,均是以好故事托底来进行脑洞大开的推理。

《分身》:爱让存在有意义

  严格来说,《分身》并不算是一部好的推理作品,几个章节便能猜到大概结局走向,但《分身》绝对是一个好的故事,即便失去了推理的趣味,也仍旧有着能够让人沉迷其中的力量。东野圭吾并未大篇幅着眼克隆技术,而是聚焦于新科技下的伦理道德讨论。想象一下,有两个自己的分身在不同的角落里活着,当有一天相遇,你会讶异,喜悦?还是会惊恐,难以接受?

  东野圭吾采用双线叙述方法,从氏家鞠子和小林双叶两人的视角出发,以第一人称“我”来分别进行叙述,一人一章交替进行。

  鞠子从小学开始发现母亲有意识地逃避自己,以为自己是因为跟母亲长相完全不像而被嫌弃,渐渐与母亲有了隔阂。高中有一次从寄宿学校返家后发现母亲在厨房偷偷流泪,心存疑惑却未去问原因。不料几天后,母亲在一场大火中去世。种种迹象表明母亲是自杀而死,而这与父亲不无关系。于是,上大学后的鞠子开始了调查之旅……

  同样,双叶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未听母亲提起过父亲的任何事情。作为护士的母亲,非常坚强和独立,也爱护自己的女儿,会教导自己的女儿“下次让人欺负了再哭着回家,妈妈就不让你进门了。不管对方是谁,都要和他战斗。没事,受了伤妈妈给你治。对你的朋友们也要这样说,就说妈妈是护士,会治伤,用不着手下留情”。然而,奇怪的是自己的母亲却极其反对热爱唱歌的双叶上电视。就在自己违背母亲意愿上电视参加节目之后不久,母亲便离奇因车祸去世。不满将结果定性为“意外”的双叶,也走上了艰难的调查之旅……

  从未谋面、也不知道对方存在的二人在调查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彼此的存在,双叶的好友阿裕这样描述两者的相似之处:“根本不是相像的问题……那个女孩就是你,是你的分身。”当寻找身世之谜的两人得知这世界上有另外一个自己, “我是谁”成为了需要理性考虑的现实问题,随着一步步向真相靠近,两人内心的无所适从与自我质疑愈加沉重,直至见到“本体”厌恶两人的存在甚至想要处理掉时,一切都土崩瓦解,“我是一个不该存在于这个世上的人”“没有我的椅子”,存在的意义被洗劫一空。

  “我闭上眼睛思考自己死掉的话能改变什么。如果我的出生是一场错误,那么是否只要我死了一切就能回归原状?是否能像按下电视游乐器的重置键一样让所有的问题瞬间消失?但是这个世上又有哪个人敢斩钉截铁地说自己的出生不是一场错误?又有哪个人敢斩钉截铁地说自己不是某个人的分身? 或许,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分身,而正因为找不到,所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从自以为的同胞姐妹,到同是他人的复制品,被人看作是成功的“实验结果”作为克隆人的两个姑娘,究竟应该如何定义他们的存在?东野圭吾曾说:“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在《分身》中,他以温柔的笔触,写出了鞠子和双叶从不同的母亲那里获得的同正常人一样的爱,写出了两个女孩之间莫名的羁绊与相同的神思,赋予了她们存在的意义。

  得知鞠子不是自己的孩子之后,崩溃的鞠子母亲本想带着父亲和鞠子一起自杀,最终却将鞠子抱出了火海。双叶母亲即便被高层势力威胁也绝不愿意交出女儿去参与实验,且从小到大都没有让双叶感受到没有父亲的缺憾。这让两个女孩都得以跟正常人一样,普普通通长大,普普通通生活。“哪怕没有遗传基因这个纽带的联系,她也仍是你的母亲。” 在母亲的眼中,她们没有分身,也不是谁的分身,是值得他们用生命去保护的独一无二的女儿。

  得知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的存在,甚至是与自己一样是别人的“复制品”之后,两个女孩逐渐靠近,东野圭吾此前的铺垫渐渐的合成了一张大网:一样偏爱啃带皮的柠檬,一样喜欢《红发安妮》,一样好似能够感知到对方在守护自己……“这时我看见紫色地毯的另一端站着一名女子。不晓得为什么,我隐约知道她会站在那儿,仿佛在遥远遥远的从前便已注定我们俩将在此地相会。”结局走向成谜,只剩两个女孩在晨光中的凝望。

  一场大火让怀有其他心思的人都成为过往,未来,是属于两个女孩的自由的、普通的、感受爱与被爱的余生。(郑芳芳)

[责编:贺梓秋]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