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中华古音乐插上“云”翅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中华古音乐插上“云”翅膀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02-11 10: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霍 锟 李靓雯 鲁 鑫

  贾湖骨笛悠扬的声音穿过新石器时代茫茫原野在手机里的“云端古乐厅”开始奏乐……这一声声穿越历史的美妙乐章,正是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创新传播方式和技术的新呈现。

  近一段时间,来过华夏古乐厅的观众发现,河南博物院的特色品牌公众文化服务项目“华夏古乐——音乐文物复原展演”有了较大变化。逼真的场景与真人演奏相结合,让观众穿越至古代:时而仿佛坐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沉浸在恢宏大气的先秦礼乐中;时而跨越时空与山海,体验一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可谓文化与科技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些全息沉浸式舞台美术视觉素材制作,主要运用了全息纱幕影像、LED多媒体屏幕等数字化技术。大量考古、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拍摄制作、艺术加工,转化为舞台化的数字视觉素材,现场观众在欣赏古代音乐演奏、乐舞表演的同时,感受不同时代的考古、文物器物、历史场景等,使学术、艺术有机结合。

  “利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古代音乐插上‘云’翅膀,扶摇云端,成为‘活’的基因、‘动’的文脉。以舞台化展演为主体的转化成果,将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古代音乐遗产,创造性地转化为可听、可赏、可体验的舞台艺术作品。”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负责人说:“我们力求获得公众认可,以一声声典雅的历史回响滋养公众的文化自信。”

  在科技赋能的助力下,河南博物院还十分重视宣传推广传播。在传统的舞台化展演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拍摄制作、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等技术手段,对现有的研究及复原展演成果进行数字化传播,搭建起古代音乐文化互联网传播特色优势平台“云端古乐厅”。“云端古乐厅”以河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为主要传播媒介,链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助力传播。

  2021年,河南博物院分别以复原古乐器演绎《清平乐》、古乐版《一起做好事》、古乐版《夜空中最亮的星》、华夏古乐新年音乐会等话题引爆互联网,多次登上微博热搜,累计阅读量超3亿次。河南博物院新媒体矩阵“云端古乐厅”陆续编发文章近20篇,重点推荐华夏古乐团经典乐曲视频、音频,累计阅读量10余万人次。

  2021年5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拟入库名单公示》中,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河南博物院组织申报的“华夏古乐——音乐文物复原展演的数字化应用与传播”成功入选。

  河南博物院一直以来非常注重音乐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成立于2000年,是河南博物院专业从事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综合性研究、复原展演的机构。20余年来,针对音乐文物、古乐谱文献、历代服饰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舞台化的复原重构,是让文物“活”起来,推动传统音乐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实践。曾多次代表中国赴美国、泰国、韩国、土耳其、柬埔寨等国家访问演出,成为展示传播中华古代音乐文化的国家文化名片。

  河南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正在以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为契机,整合古代音乐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实践资源,致力于打造中华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线上和线下展演相结合的融合创新性项目。(霍 锟 李靓雯 鲁 鑫)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琼瑶余晖:“纯爱梦”的苏醒与国产爱情电影的转型

  • 藏地少女的寻父之旅——人类学视角下的《光之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