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戏剧理论家谭霈生专访:守望戏剧本体与建设中国学派

2017-03-06 16:59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2017-03-06 16:59:34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作者:责任编辑:孙云清

  评价历史剧的真实跟一般剧目的真实都是同一个概念,就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对历史剧的要求不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写的是有历史的可能性,这一点是对历史剧应该有的要求。这些人物的行动和动机,包括情境当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那个历史年代是不是可能的?如果是可能的,即使没有其人其事,也都可以写。而且人物行动的动机也应该扩展开来,不应该都是政治性的。

  莎士比亚对写历史剧有过反思。他说写历史剧的时候与其重视历史事件,倒不如关心事件背后的动机更能深入人心。后来有人这样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比他的历史剧具有更深刻的历史精神。这话的意思是说,从人类行为动机的角度来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最深刻的,最具历史精神的。现在历史剧首先在题材上应该扩展。

  关于“艺术真实”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狄德罗强调“情境的真实”,莱辛强调“性格的真实”,弗洛伊德则强调“动机的真实”。在我看来,戏剧作品中,所谓“艺术的真实”指的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机和行动是合乎逻辑的,是合情理的。这种真实观,也适用于历史剧。

  要给戏剧做“加法”,不要做“减法”

  赵:近些年戏剧界出现了很多探索性的作品,我们经常把它们称之为实验戏剧。您如何看待这类作品和这种创作现象?

  谭:这个问题我也考虑了很久。什么是实验戏剧?就是少数人对戏剧有些新的想法,通过实践对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实验,实验的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对于实验戏剧的作品,我不主张说三道四。实验戏剧要经过观众和实践检验,不好的就淘汰,成功的就留下,这要有个过程。问题在于评论家跟理论家对它的态度。我认为有两种态度不可取,一是人家出来以后全盘否定。比如象征主义戏剧刚出现的时候,也是一种实验戏剧,左拉看了以后就不认可。但左拉的态度很快就转变了,认为自己太保守,觉得象征主义戏剧还是可取的。但有的理论家就不这样看,比如布伦退尔。他是冲突论的倡导者,因为象征主义不符合他的戏剧主张,所以他就否定,认为象征主义戏剧是戏剧发生的危机,危机的主要表现就是戏剧中自觉意志的消退。但戏剧史证明,布伦退尔错了。

  面对实验戏剧,评论界还要考虑,你所要做的是给戏剧做“加法”,不要给戏剧做“减法”。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跟表现方式都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而不是越来越少。有些实验戏剧理论家主张未来的戏剧不是对话,而是独白,要取消对话。真正独白性的实验戏剧我看过,我认为那不是戏剧,是文学。文学原来都是独白,抒情诗是独白,叙事诗是独白,到了对话就是戏剧了。

  还有旁白的问题。阿契尔说旁白不科学,因为不符合现实主义原则,不具备物理可能性。但舞台上哪有真正的物理可能性?一切都是假定的,旁白只是一种处理方式,观众可以接受。

  再如,现在用“三一律”作为结构原则的戏剧作品还不时出现,否定了“三一律”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不等于“三一律”本身就不应该存在。现实主义过去兴盛了一段时间,表现主义否定了现实主义,甚至表现主义的理论认为再现就不是艺术,艺术只是表现。作为戏剧来说恐怕原初的形态就是再现的,表现主义只是增加了新的东西,但不等于你接受表现主义新的东西就把再现的东西完全否定了。历史是不断更新的,实验戏剧本身也应该不断出现,这样戏剧才有发展。

  文学与叙事不是戏剧的良药

  赵:目前戏剧界有两个观点在争论,有的说中国目前戏剧的危机是因为远离了文学性,而有人则认为戏剧的危机和文学性毫无关系,不应该把文学性和戏剧扯在一起。其实,这牵扯到当前戏剧理论界的一个问题,就是戏剧与叙事的关系。现在戏剧叙事学很时髦,您怎么看戏剧和文学的关系?戏剧与叙事的关系又该如何理解?

  谭:要说戏剧缺少文学性,首先得弄清楚他说的文学性是什么。文学性这个概念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说。文学性从形态上来说是叙事性。戏剧跟叙事不是一回事,戏剧可以吸收很多叙事性的东西,但戏剧的本体不是叙事。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所谓叙事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叙述主体,二是叙述的对象是故事,三是叙事的语言是叙述。总体来说,戏剧是行动主体在行动,戏剧的语言是动作。从这个角度看,认为戏剧不让人满意,所以应该强化叙事性,这是药方不对症。

  如果文学性指的是演出剧目的人文内容和人文水准,认为有些小说的人文水平比戏剧作品高,应该吸收文学当中的人文内涵,这种说法也并不准确。一部作品人文内涵不是文学特有的,而是艺术共有的,戏剧的人文内涵不够是戏剧本身的问题,跟小说学没用。

  原来我在国务院学科艺术组工作的时候就发现,我们国家的学科结构有问题,文学是门类,艺术是从属于文学当中的一级学科,这不科学。在国外是反着的,艺术是门类,文学是艺术当中的一级学科。我们历来重文学,轻艺术。比如说高校学科建设,古典戏曲从属于古典文学学科,现代戏剧放在现代文学学科,都是这样的学科结构。这样造成一个印象,戏剧就是文学的一种。

  剧本具有双重性,一个是供阅读,另一个主要是为了演出。没有演出的剧本是不完整的,每次新的演出对于剧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创造。剧本是死的,演出是活的,演出赋予剧本以活力。

[责任编辑:孙云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