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盛之妻赵氏则是另外一种境遇。昔年赵家政治斗争失败,与蒋家达成约定,将一个女儿嫁到蒋家,赵家将女儿的马车放在郊外,蒋盛却放过了赵氏正当盛年的姐姐们,抢走了还不到十岁的她。在各种隐晦的暗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蒋盛是一个有着恋童癖的变态——他喜爱年幼的妹妹丝娘,强娶赵氏为妻,格外钟爱美少年眫儿,对十岁出头的姜姬一见钟情……
蒋盛亲手将赵氏养成了他喜欢的模样,就如同光源氏亲手养成了紫之上。但光源氏喜爱柔媚和顺的女子,蒋盛喜欢的却是他通过种种不合理待遇培育出的畸形心理——赵氏暴躁、绝望、跋扈,纵然对蒋盛毫无感情可言,却不可能离开他生存。这种情形大约会骗过一部分人,使读者觉得,蒋盛对赵氏是有着“真爱”的。但很快,蒋盛为了一城太守之位,放任赵氏在蒋家被人杀死,而他自己早已另娶他人。
作者不止一次地写道,某人为了娶公主或贵族女,杀死自己的妻儿,造成“单身”的状态,以便权势更上一层楼。钟鸣鼎食、礼乐温雅之下,就是这样狰狞的一个世界。姜姬的公主身份并不能使贵族男性把她看成同等地位的人,反而引得他们竞相追逐,视她为权杖之上最好的装饰。
在无数个这样或那样的女性中,姜姬是不同的。她首先自视为人,绝不愿为某人附庸,更不愿无知无觉地被人送来送去。男性贵族对女性惯常的鄙夷,恰好成为她的优势——她以好色、奢侈、跋扈为名,从贵族到平民都喜爱这种“恶德”,这种恶的品质与她的慷慨仁慈毫无冲突。
她掌控人心,掌握鲁国大权后,她必将不满足于此,进而觊觎天子的权力。她重视商人与平民,想让每个人都活得像个人,她在不断地改变着那个世界。而她究竟能走多远,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正是读者最期待的地方,因此,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顾故事本身,也许许多地方会让读者觉得过于离奇,从而怀疑作品的合理性。但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看看《史记》,无论是文姜与齐襄公通奸、卫公娶宣姜、楚平王纳秦女,还是齐桓公与蔡女之间令人哭笑不得的战争缘起、“山有木兮木有枝”的突兀表白,都表明 在那个蛮荒而又绚丽的时代,人们一边强调着“礼”,一边毫无规则可言地肆意妄为,做出许多在后世人看来无法想象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姜姬》的故事发展非但没有违反常理,反而颇得历史之三味。虽然是架空,却比一些打着历史旗号、写着宛如大妈菜市场撕x一般宫斗戏的文章与影视剧更加合乎历史。
作者多木木多的早期的文笔是偏向直白的,到了《清穿日常》则达到精致趣味的巅峰,每个词句都如同清宫器用之物——花纹繁复、色泽明丽,耀人眼目。之后的《夏日清凉记事》则又逐渐趋向质朴。 《姜姬》的文笔是近乎返璞归真的,除了寥寥几笔白描,几乎从不用华丽的词句去形容一个美人或一件美丽的器物。但这种淳朴稚拙的语言恰好与近似于春秋的时代背景相配合,营造出一种略带疏离却又光怪陆离的时代感。宛如生满绿锈的铜鼎,兽面纹中隐约透露出一点金光,那是铜鼎铸造之初光华灿烂的时代遗留。
《姜姬》的读者,会期待姜姬的未来,却不会期待自己变成姜姬,亲身投入时代的洪流,成为那蒙昧时代的一员;他们欣赏作者所营造的那个时代,却不会愿意被拉进那个时代。 娱乐性的故事之下隐含人性的残忍,越是读下去,就越是庆幸自己生在一个法制和谐的国家,这大约就是《姜姬》胜过许多穿越小说的地方吧。
[本期榜评执笔人为网络小说作者、粉丝评论家“纳兰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