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自信 打造精品力作
——在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动员会上的发言
油画《还乡拾遗》作者 董文通
大家好,我是油画《还乡拾遗》的作者董文通,来自西安美术学院。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国家艺术基金的认识,以及这一年来项目实施的感受。
首先,特别感谢国家艺术基金为广大有梦想、有追求并在潜心创作的青年人提供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帮助我们实现了艺术梦想。国家艺术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最初了解国家艺术基金,是通过学院科研创作处领导的宣讲和动员。我们逐渐认识到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青年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发展所起的巨大推进作用。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认为作品获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荣誉是,各位专家给予的认可和信任;责任是,作为青年学人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力投入创作。过去一年,我的创作方式和格局跟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我而言,这是走出象牙塔式绘画表现路径的一次突破、一次积极深入社会生活的艺术实践,也是一次与绘画表现行为相关的介入调查式样的开展。
我把在绘画中涉猎到的形而上的追求,同社会调研中形而下的走访考察有机结合。因为,单纯追求形而上的艺术语言表现,最终会走向虚无主义。而将绘画艺术形而上的追求和表现放置到自己所置身的社会环境中,直面现实问题,是《还乡拾遗》项目构想展开的初衷。这一年来,我有针对性地对国内多地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山西省孝义市南庄沟村、河北省磁县煤田塌陷区的村庄民居、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一中及董庄村、云南省洱海湾桥镇古生村等较具代表性的村落。通过对主题、视角、切入点的深入挖掘和探寻,我最终将视野锁定在山西孝义南庄沟村遗落的民居和故乡河南荥阳广武董庄村,并进行比较式的绘画表现和呈现,以期呈现不同地区两个乡村的民居建筑差异及相似状况、问题和命运。
在访问过程中,我了解到普通百姓在社会发展交替转换中面临的生活困境、理想和期望。他们在对过去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留恋并被动遗弃的同时,追求新的舒适、便利、资源共享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矛盾而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返回工作室创作时,我力图将路上那些具体且鲜活的感受植入作品之中。创造过程磕磕绊绊,多有反复折腾和重新来过。我认为,这是一次艺术直面现实生存的积极探寻,也是自己艺术旅程的新起点。
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无疑意义非凡,有助于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打造精品力作、促使广大艺术工作者创造更加广阔的高原并勇攀高峰!在这里,祝愿国家艺术基金茁壮成长,成为中国艺术未来发展前行的强大助推者,成为有艺术梦想的艺术家强大的扶持者。同时,祝愿各位艺术家艺术之树长青,力争创作出更多大情怀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