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网络文艺“传统文化传承榜”】 《唐朝穿越指南》带我们重回大唐盛世

2017-06-13 12:29 来源:网络文艺日报 
2017-06-13 12:29:14来源:网络文艺日报作者:责任编辑:付双祺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是一部很另类的畅销书,也是一部产生于网络但影响力却不局限于网络的精品力作。2011年,一个名为“森林鹿”的ID在天涯论坛上创作了一系列名字很幽默滑稽的历史普及文。后来,这些文章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就成了现在的 《唐朝穿越指南》

  该书以幽默戏谑的语言、详实可靠的资料和丰富多样的图片实物,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唐朝现实生活图景。作者选择了大量过去为人忽略的细节来展现盛唐时代世界帝国的首都风貌,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得以一窥当时市井生活的窗户。

  秦汉三国、唐宋元明,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朝代。即使是在没有穿越、也没有网络的古代,人们也对于那些时代和那些英雄充满向往。隋末反王、玄武门的惊心动魄、武昭仪女主临朝、开元盛世、诗酒辞赋、霓裳羽衣、渔阳颦鼓、郭太尉重整山河满床芴……有多少人对于唐代历史的兴趣与认知,是在这些评书话本、小说戏曲和真真假假的故事中诞生的?又有多少人曾在少年时代向往能够成为这些故事里的人物? 我们敬仰着英雄、向往着过去,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历史,也是我们文化的根源。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荣耀的时代,一个我们熟悉而陌生的时代。

  我们对于初唐与盛唐的过往,夹杂着难辨真假的认知。对于之后的时代,往往只记得寥寥几人的生平和流于野史的闲话,更多的事物都隐没在历史长河之下、沉睡于书阁典章之内。而对于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我们更是如同雾里看花,所存在的都是零散的、琐碎的认知。不得不说,缺失了这种描写当时风貌全景的书籍,实在是让人遗憾。

  本书恰当好处地填补了这一空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细腻的唐朝。那个时代的道路是夯土植树,有着完善的排水设施;夜晚严格的宵禁与坊内热闹的生活,早起的官员对应着下午才营业的市场;那时候的茶水刚刚从乱炖走向茶道,而面食则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那时的桌椅还被称为胡床胡椅,最烈的酒不过是淡淡的扎啤;那时候的长安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还有着时尚的妆容和喧嚣的节庆;那时候的长安,回荡着歌舞,沸腾着呼喊,积淀着艺术吟咏着传世的诗篇。

  就像书中所说:

  走在长安纵横三十八条主要街道上,您能看见的是脚下黄土压实的路面,路两边成行遮阴的榆树、槐树,道旁边深深的排水沟,沟外就是各坊坊墙,坊墙内有深宅大院、寺庙道观的飞檐重楼。偶尔能看到一座很气派的宅院,在坊墙上开了自家大门,门口列着两排戟架,还有甲士豪奴看守。这是王公贵戚三品以上大官的家,经制度特许,才能对着大街开门,一般人家的门都只能向着坊内开。

  大街上不许开店,您要逛街去哪里呢——请打听“东市”“西市”怎么走,那是长安城内的两个CBD(中央商务区)。

  被您叫住问路的长安人,挺和善地告诉您:您先到皇城的正南门朱雀门,沿着东西向大街,往东走三坊之地就是东市,往西走三坊之地就是西市——哎,贵人不用慌张,现在天色还早,就算匆忙赶到了东、西市,不到日中午后,市鼓不响、那些店肆也不开张啊。

  东、西两市都有政府设立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市署),每天中午两市击鼓三百下,各家店铺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店铺关门、顾客回家,不准开夜场玩通宵。入夜以后有市场保安巡逻,防火防盗防穿越者。

  您说这中央商务区只有下午营业,时间也太短了?唉,这也是因为夜禁嘛。市民们每天早晨才开始活动、公务员上午要上朝上班、商人上午要进货备货,长安城里地方太大,当时又没汽车地铁,住得稍远点儿的人要走大半天,才能走到东市、西市。全社会生活节奏缓慢,二十四小时营业既没必要,也不经济啊。

  至于您问下午到东、西市都能买到什么?那就多了。娘子们逛街喜欢进绸缎衣帽肆、珠宝首饰行、胭脂花粉铺,郎君们直奔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举子秀才们可以去坟典书肆,农夫挑着果菜米麦进市卖掉、再买走铁锄陶碗,商人拿着钱票去柜坊存入取出……您喜欢看热闹,街上有杂技百戏拉琴卖唱算命卜卦的;走得渴了饿了,有酒楼、食店、果子铺、煎饼团子店等吃货去处;不想外食,可以到鱼店肉铺买原料回家自己做饭;生病了有药行,晚上住宿有逆旅邸舍,一睡不起了还有棺材铺凶肆。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从各方面了解那个时代的长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乐天的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的长安格局,但这只是一个有些艺术的抽象话语。而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切实地知道,分割出一个个市坊的,是黄土路;坊市的围墙,有高有矮,有的还年久失修;对街开门的,都是高官显贵;日上三竿,才有集市开门……

[责任编辑:付双祺]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