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柏坡组歌》——赶考催征再雕琢

2017-07-11 11:24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7-11 11:24:37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邓海建

  龙盘虎踞,漫道雄关。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继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部红色音乐史诗。自公演以来,广受军、地观众赞誉。

《西柏坡组歌》——赶考催征再雕琢

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

  “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当熟悉的民谣小调在波澜壮阔的音乐史诗中焕发新生,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叫人怀想起激情昂扬、浴血如诗的国之青春。柏坡岭、土坯房、发报机、小磨盘、煤油灯……一幅壮丽磅礴的民俗画卷,一章惊天动地的历史交响。组歌按照《热土》《决胜》《清风》《赶考》4个乐章19首歌曲次第展开,主题鲜明、细节生动,跨界融合、舞美灵动,从“进京赶考”到“永远在赶考路上”,唱响了源远流长的西柏坡精神。

  好文不厌百回改,这是文艺创作的铁律。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番话: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福楼拜说,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3个月”。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事实上,《西柏坡组歌》公演5年里,边演边改,先后召开座谈会210余次,对作品进行了6个版本、160余次的修改,先后吸纳意见建议1400余条。正如主创之一的作曲家臧云飞说的,“永远在路上,永远在修改,令我们这些创作者非常痛苦,累到要吐血,《走山梁》改了16遍,最后一稿是我爬到树上改出来的。”

  演无止境,改无穷期。越是名声鹊起的时代精品,越要对真知灼见的批评之声心存敬畏。《西柏坡组歌》演了5年,这部精品亦在“世异则事异”的语境下完善升级。一方面,《长征组歌》珠玉在前,全国自上而下对这部史诗巨作抱有更高期待;另一方面,就作品本身来说,亦是“曲无完曲”,各方意见汹涌而来,《组歌》一直在打磨、提升。2017年,该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后,专家们对《西柏坡组歌》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不是调门越高越好、而是打动人心的才好”“18首曲子全部用合唱‘太过分’”“组歌的创作应该有一个总负责人,从头到尾改一遍,更加突出创作者的个性和风格”……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滚动扶持项目,“挑刺”与“修改”是常态,无人豁免、没有特例。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标志性事件,近三年来,国家艺术基金便是以激浊扬清的气势,让优秀作品在脸红冒汗的同时,于胸襟和智慧层面撬动中国文艺生态真正走向荷枪实弹的革故鼎新。

  越来越好看的《西柏坡组歌》说明了两个基本道理:一则,摒弃浮躁之心、沉潜钻研之意,艺术创作自会在激荡历史与震撼心灵之间找到完美契合点;二则,艺术需要“吹毛求疵”、批评需要风清气正,借助文艺批评的外因动力,推动艺术精品再创作、再升级。正如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堃所言,滚动资助项目修改不仅是主创人员闷下头、潜下心地改,更要在台上改、在演出中改。“只有在改中演、演中改才能不断提升艺术品质,才能出精品,出力作。”

  慷慨正气的“西柏坡组歌”,在赶考催征路上再斟酌、再雕琢。而国家艺术基金滚动扶持项目便为制度设计之契机,让艺术家在历练中更有筋骨、更有道德、更有温度,让中国文艺创作终能举精神之旗、建精神家园、立精神支柱。(邓海建)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