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网络文学将是我国文化娱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进步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角度,因此,回顾和总结过去的丰硕成果正当其时。
我们筹建的“中国网络文学网生评论家委员会”,将站在网络文学创作的第一线,从真正读者、粉丝、“网络土著”的角度,对过去二十年里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
中国网络文学网生评论家委员会(筹)将“中式奇幻启蒙者”的桂冠授予网络文学作家沧月,认为:沧月是一位创作时间跨度极大、涉及题材范围极广的作者,早在2001年左右,还是大学生的她就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写作的一些武侠、奇幻小说散篇。之后,她又联合沈璎璎和丽端两位女性大神级作者一起构建了中式奇幻风格的“云荒”世界,成为网络文学初期奇幻小说界的领头羊。
倘若有读者还对十多年前的网络文学生态有所了解,那便应该会对“清韵书院”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精品小说网站多少有些印象。包括江南、今何在在内的“九州七天神”,由沧月、沈璎璎、丽端组成的“云荒三女神”,“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人物凤歌、小椴、时未寒,堪称中国奇幻文学扛鼎者的骑桶人,《天行健》作者燕垒生,《北京战争》作者杨叛,至今仍在高产创作的“亲王”马伯庸……
这些网文老读者们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当年的清韵书院内。而在这群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作品几乎统治了青少年小说阅读的作家中,沧月始终都算是比较耀眼的一个。
散篇:表与里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想简短地谈谈那些似乎不大出名的短篇作品——有武侠,譬如《雪满天山》、《沧海》;有奇幻如《星坠》;有传奇故事如《花镜》;有科幻如《星空》;还有动漫相关与同人如《宛如梦幻》《无花果》《夏日的白花》等。此外,在我们已经渐渐开始不关注沧月动态的时候,她还写作了以抗战为背景的短篇《雪之蝶》、末世背景中篇《2012 末夜》等。
我们之所以要对这些相对于长篇系列作品不太出名的散篇进行先期讨论,固然有它们在整体上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因素,但主要意图在于通过对散篇作品的简单介绍,为读者初步建立对沧月的整体印象——毕竟这是位创作时间跨度大、涉及题材范围广的作者,若开头便将她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一一详细解读,很容易增加理解的难度并消耗读者的耐心。
一般来说,沧月的作品很容易被贴上“文风华丽”、“情感描写细腻”、“作品架构宏大”等标签——它们也确实在大多数作品中得到体现。不过,在阅读散篇作品时,读者们或许更容易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本身的特质。毕竟,长篇系列作品是商业出版的主力,修改稿虽然成熟,但都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创作时期原生的气质。而 大多数短篇作品,仍然依赖网络传播来提升知名度,读者们便总有机会得见未经刻意修饰的原稿,从而在阅读中与作者进行短暂的精神交流也未可知。
就沧月的散篇作品看,最明显的共性是强烈的表达与思考欲望展现——与时下许多单纯依靠一个梗、一个人设就能撑起一篇文的作者相比,沧月明显期望通过作品表达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反馈。
《雪满天山》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女主角不仅有权利追求自由,还需要面对现实、接受自身境况;《星坠》这部据说是为满足江南征收九州稿件需要而创作的文章中,也有寥寥几语带过对帝王殉葬的描写;《夏日的白花》在以个体追求自由为主旨的同时,也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极权的崩塌等问题……和如今正当红的网文创作者们一样,沧月用文字进行自我表达;但不那么一样的是,她还试图真正地去探寻和提供一些商业化大潮下并不必要的思考,这一点在她的长篇系列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武侠:追寻与思考
在讨论沧月的两大系列武侠作品《听雪楼》和《鼎剑阁》之前,我们希望先以一定篇幅对“沧月的作品到底是不是武侠”这个问题作简单解答。是的,沧月本人以写武侠起家:首作即成名作《听雪楼》是武侠作品,首次助她获奖的短篇《雪满天山》也是武侠作品。 即使在《镜》系列玄幻作品出现之后,她也常常被作为“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人物之一反复提及。但自“大陆新武侠”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到现在都还有人试图将沧月、盛颜、藤萍、步非烟一干女性作家的作品单独列出,在点评后附上“她们的作品都是披着武侠或奇幻外衣的言情”这一结论。
在我们看来,这结论至少对沧月并不公平——诚然,《听雪楼》《鼎剑阁》两大武侠系列下属作品中并非没有包含奇幻、悬疑等其它元素之作,而不少作品的主旨也似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侠主题:抛开角色有武功、故事发生在江湖的设定,包括《火焰鸢尾》《药》《帝都赋》《碧城》等故事的绝大多数情节似乎也依然可以成立而不至于出现什么极其明显的漏洞。
但此中核心在于,对武侠的坚持不仅仅拘泥于展示武功招式、将情节与江湖风云紧密勾连,行文有侠气、人物有侠骨、主旨有侠意才重要。这样看来,《听雪楼》、《鼎剑阁》或许未能坚持将武侠元素无时无刻运用到极致,笔力也未见得完全老到,但仍可算在武侠作品范畴内——尤其 对情感、对人性的追寻与思考,更是两大系列的核心亮点。
前面已经提到,《听雪楼》是沧月的首作与成名作,相对《鼎剑阁》系列更受早期读者青睐一些——也许是因为雏凤初啼,鸣声清脆,总因其内涵之纯粹而令人难忘;也许是因为这系列下属的故事大多关联性强、相辅相成,从而令人印象深刻。
《听雪楼》系列的总设定与温瑞安的部分作品颇为相似,最明显的便是男主角、听雪楼主萧忆情与温巨侠笔下金风细雨楼楼主苏梦枕的设定——可惜我们未曾读过温书,不知道女主角舒靖容是否会对应其中的某个角色。系列故事由简述萧舒二人从相遇到同死期间经历的《血薇》为总起,其它补充二人相处细节的作品与听雪楼中其余配角的小品故事进行细节展开,并以数年后完成的《忘川》为补充,完整地展现了听雪楼这一武林势力从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以现在的眼光回看,《听雪楼》系列的优点与缺点都十分鲜明,且整个系列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萧舒二人同样实力强劲、个性骄傲的基础上,角色间的戏剧张力十分明显,合作与冲突是二人关系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循环,也几乎是每一个以二人为主角的故事中推动剧情不可或缺的动力。同时,沧月的写作野心非常明显:她不仅要用富有魅力的主角与矛盾推动的主角关系发展吸引读者,还基于主角的背景与经历丰富了听雪楼护法、普通成员、敌对势力与关联势力成员的故事,通过配角故事的引入将传统意义上言情元素对爱情的狭义探讨扩充到更广阔的范围,爱情、亲情、友情乃至萍水相逢的交情都可以单独出现在一个故事中,而不必依附于人格不独立的角色或作为比爱情低级的情感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听雪楼》系列基于对丰富情感的展现初步涉及了对人性和世情的思考,但同时,这些思考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作者对自我能力的挑战和提升,却未必完全展现了作者自己的思考,也就未免令人遗憾。
《碧玉簪》讲述父亲为保全自己与家族声名将被强盗掳走、被判定“失节”女儿活埋的故事,以人性为武器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激烈抨击,但棺中滴下活血的情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民间传说中的孙思邈轶事;《海上花》用极短篇幅展现了童真如何被冰冷的现实残酷抹杀,但其中那个双瞳异色的海盗头子童年经历似乎取材自日本动漫人物;更不用提探讨真爱的《火焰鸢尾》了,设定本就脱胎自蓝胡子的童话故事,倘若其发表于近些年,搞不好女主角与“杀妻证爱”的男主角之间的情感关系要被人拿来做教导女孩识别变态的标准案例……
“既视感”这个老朋友的反复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间接说明一个事实:《听雪楼》时期的沧月有表达欲望,也能够就人性与世情进行初步的表达,但对于自主表达或许还稍有欠缺。像几乎每一个初涉写作者一样,总有那么些短小精悍的故事、简洁凝练的语言能够精准概括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对其予以立意上的拔高,而沧月本人又恰好颇具写作才华,于是《听雪楼》系列整体纵使青涩,依然光彩夺目、引人入胜。
相比之下,《鼎剑阁》系列故事明显要松散一些,但作者的把控力却增强了:同样是基于一个定位类似武林领袖机构的发展史,从《大漠荒颜》到《碧城》,八篇作品时间跨度数百年,空间范围则覆盖西北、中原、南疆等多重维度。除了《大漠荒颜》与《帝都赋》讲述同一代人的故事、《曼珠沙华》与《彼岸花》讲述时间顺序相承接的不同故事,余者除了基于鼎剑阁设定外几乎没有明显关联——这 虽然一定程度上导致读者的阅读不畅,但若将故事按照创作时间先后排序,可以明显看到沧月的进步。
在《鼎剑阁》系列的早期故事中,短篇《幻世》可谓惊艳。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被他人视为疯子的青年在被父亲榨干利用价值之后,得知自己遭受的一切苦难不过是父亲试图彻底控制他为己所用——接下来可能相当一部分读者会按照网络小说的“常见模式”认为青年即将开启主角模板,走上复仇之路,多年后带着极高的成就回家对父亲“打脸”,但《幻世》后续情节发展堪称实验性:主角无需遵循规则的束缚,无需借助正义的名头,而是以爱人的死亡为契机,彻底打破肉体和精神上的枷锁,以世俗认定的极度疯癫为清醒,这即使在提倡对“套路”进行解构与重解构的今天恐怕也是大多数作品未敢触及的尝试。而在以往单纯提供悲剧性结尾(事实上这是沧月大部分作品的共同特征)上,《幻世》更进一步,多了一分“成住坏空”的意味:
苍茫的月色中,漫天的烟花绚烂,那一袭白衣蓦然坠落,如同一只渡尽寒塘的冷鹤,瞬间划过茫茫的夜空。然后,天际仍然空寂无边,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阿弥陀佛……”
对着坠落过后的夜空合十深深一礼,空性大师轻声念起了往生咒。
夜幕下,唯有皓月无声,冷彻千古。
那漫天烟花,竟似不知道人世疾苦,仍然做尽了妍态浮光,散做漫天星辰而落。
空性大师伸手拂去僧衣上的灰烬,看着它在手指间化为细屑。
那是死去的烟花。
万人仰望时刻的满天绚烂,而转瞬掬捧时却是空无一物——这一切,留下的,终究只是幻影而已。
“成坏住空”发展的极致是《七夜雪》,最受读者喜爱的沧月作品之一。相较于此前的作品,《七夜雪》的成功可以说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本作中武侠元素明显得到强化,作品整体风格更接近古典武侠作品;语言更加凝练;人物塑造(尤其主角)偏向立体化;情感描写更加丰富细腻;最重要的一点是,《七夜雪》在主旨选择与表达意图上与之前所有的作品有鲜明区别,一如沧月在后记中所言:
年少时写下的文章往往锋芒毕露,充满了尖锐入骨的刺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来没有“妥协”两个字。所有的人物都是如此骄傲,如此绝决,不能完全的得到,便是彻底的毁灭,两者之间绝无圆转的余地——比如《听雪楼》,又比如《幻世》。
然而,《七夜雪》的主题,却是妥协和放弃。
在这个故事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激烈冲突,有的只是钝而深的痛感和解脱后的无力。
至此,从《听雪楼》到《七夜雪》,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沧月似乎不仅取得了创作方面的成熟,也在自身——或说对人生的探寻方面得到了成长;而在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基础上,对内化自我与外化天地关联的探寻,则要到堪称鸿篇巨制的《镜》系列中寻了。
中式奇幻:人与世界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有仙洲名云荒。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这段模仿《山海经》写成的文字,是整个云荒设定的总纲,也正是 凭借依托于云荒设定的《镜》系列,沧月得以一举跃居成为十年前中式奇幻市场很长一段时间的领头羊。
像中式奇幻文学领域的另一大系列设定“九州”一样,云荒设定也由多人合作完成,也有基本明确的简单编年史,云荒设定三位主要创造者与使用者沈璎璎、丽端、沧月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丽端作品平实,但常能以剧情扣人心弦;沈璎璎的文风巧妙地融合了清冽与冰冷,有鲜明不容错认的个人特色;相较之下,沧月作品字数更多、架构更加宏大、文风更加华丽,内容所能包含与引发的思考维度也更多。
《镜》系列八部作品中,外篇《织梦者》(计两部)是对云荒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勾连的尝试,由于创作时期较早,难免体现出与其它早期作品相一致的不成熟特征;其余六部作品《双城》《破军》《龙战》《辟天》《归墟》《神寂》自成一个宏大格局下的完整体系,通过描写空桑、鲛人、冰族三个种族在短短数年间的命运变换,呈现了一部大气磅礴、瑰丽无比的史诗。
让我们来看看故事的背景:信奉上古时期的魔君神后、拥有七千年历史的空桑人被灭国,仅有极少数逃生的族人沉眠水底,等待着肉体死去的冥灵军团夺回故国土地,使所有人自由地行走于日光之下;代替空桑人占领大陆的冰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军事帝国,积极发展科技,在对殖民地居民进行残酷高压统治的同时,帝国上层却沉迷在纸醉金迷的奢靡氛围中,唯有居于权力巅峰者和真正的战士们得以保持清醒,体会以人力对抗“怪力乱神”之物的惨烈与悲壮;被空桑人奴役七千年的鲛人继续被冰族压榨,仍在锲而不舍地坚持着地下反抗运动,期待云荒世界风起云涌、翻天覆地;在此背景下,背负着国仇私恨的鲛人少主归来,与即将改变三族命运的中州少女在雪山上相逢,乱世即将开启。
毫无疑问,这是个宏大的架构,但遗憾的是作者以往写作中的某些固有思维使得故事成为史诗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充满变局的开头,“如今,诸神寂灭,人治的时代已经到来”的结尾,配上空桑帝国是正统、发展科技者被称作“冰夷”的设定,虽有鲛人一族摆脱奴隶制提升高度,终究难免显得封建;海皇驾着遮天蔽日的洪流毁灭云荒大陆上所有对鲛人的禁锢后还要对初恋说句我爱你,以一己之力应对两族杀机的暴君放弃抵抗、任自己恋慕之人封印自己,以及从主角到配角都无法避免的、若隐若现的三角恋,固然可以被视作人性的体现,却也让我们感叹格局本可更大。
当然,这倒不是说沧月在《镜》中的探索是完全失败的;恰恰相反,她只是没有将作品提升到本可以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但瑕不掩瑜,整体而言,《镜》系列对人性和世界的探寻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走得更深、更远。
《镜》系列非常鲜明地打破了沧月武侠作品的惯例:男女主角们必然不会完美无瑕,每个人在有其长处的同时几乎都背负着“失败者”的身份,都经历过地位由高到低的跌落,且情感方面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挫折。如那笙与炎汐这对异族情侣,要靠双方的坚定乐观和共同努力才能做跨越种族偏见的尝试。又如云焕和慕湮,在身份、性格、思考与行为模式、力量乃至生死等几乎方方面面都要经受考验,在《镜》系列的结尾处结局依然不甚明朗。这样,通过有意的境遇设置,剧情矛盾和冲突产生了,同时读者对角色的认同感与同理心也得到了加强。
在此基础上,《镜》系列进一步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用更广阔的视角“看”生活,看世界:一百五十多个有名字的角色几乎涵盖了系列作品中提及的所有种族,一心复国却不忘内斗的古板王者、醉生梦死的贵族、信奉精英主义的军官、贩卖同族为奴隶以换取地下反抗运动顺利进行的鲛人、因被设计陷害而众叛亲离的战士、饱受战乱之苦的平民、以色侍人的奴隶、千金一诺的盗宝者、沉湎欲望的亡灵……
《镜》系列不仅做到了人物设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还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得大多数小说角色成功避免了片面化而极富真实感。同时,得益于玄幻设定、宏大的架构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镜》系列得以展现云荒大陆各地的风土人情,探讨奴隶制度存亡、精英专制优劣、个人追求与家国责任等或高度上升到种族乃至所有生物层面、或矛盾冲突加剧到接近极限的问题,由理性思考与人物魅力联合推动的情节设计与发展虽有缺憾,但总体而言流畅、合理、契合架构,虽不是史诗,却也堪称传奇。
总体看来,从《听雪楼》到《镜》系列构成了一个奇妙的轮回:《听雪楼》是首作与成名之作,《镜》系列是巅峰之作,明明写作时间相差极大,却都优缺点十分鲜明。《听雪楼》是沧月对人、对世界探寻的开始,《镜》系列则是《七夜雪》之后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读者们期待它拔高再拔高,期待着史诗故事的诞生,作者本人却只是贴心地将自己展开,总结了十几年来的收获,历数了受限于固有认知无法突破的遗憾,事了便拂衣去——这对读者而言或许相当遗憾,但 对作者来说,以写作和自我成长相辅相成、在不苛求进步高度的情况下“我手写我心”,本就是最为天然的状态;而作为读者,如果能在作者的表达与成长中,经由对方的体验与感受获取一点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或思考,便也算是不辜负以往投入的时间了精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