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海建
以一人之力,做一城之事;以一生之情,许一国之愿。
40年改革风云起苍黄。2018年的今天,回望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征途,清末状元“张謇”和他的实业兴市、实业救国之梦,在话剧艺术的舞台上,更为振聋发聩、尤为感人至深。6月15日晚间,北京国家话剧院座无虚席,并不时传来热烈掌声。当日,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剧目——话剧《张謇》在北京国家话剧院首演,并连演三日。随后的1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张謇》专家研讨会在中国文联举行。
话剧《张謇》剧照
莎翁说,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话剧作为舞台剧的表现形式之一,核心灵魂便是语言对戏剧内容的创造与引领。但凡看过话剧《张謇》的观众,大概都会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一部正统史剧的大剧,竟然也能演出壮阔的激情与诗意;没想到形式上算不得融合跨界的主流话剧,竟能在坚持服化道创新的同时显得既相得益彰又不喧宾夺主。
清末状元张謇是清谈馆里的芳华书生,亦是历史转型期间行动队里的实业战神。一生传奇,一腔热血,兴实业、办教育、做慈善,毛泽东曾说“没有张謇,中国的纺织工业不会这样快……”“中国的张謇等人于经济建设是有贡献的。”面对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怀的爱国人物,话剧《张謇》没有流于传统的叙事结构,而是以双线和闪回叠加的方式,重点着墨了意气书生波澜壮阔的后半生,彰显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剧情从1922年张謇70大寿时惊闻大生纱厂陆续陷入困境展开,垦牧亏损、棉纱滞销、借贷无门、国外虎视眈眈……话剧《张謇》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诗化语言,巧用戏曲创作手段,让这出话剧洋溢着舞台艺术的诗性和民族性,散发着二十世纪初的时代风情,在紧凑的矛盾冲突中勾勒出彼时南通的民俗画卷和中国黎明破晓前的诡谲图景。
一部好剧,多是“1+1>2”的创作铁律之见证:首先是好的内容,其次是走心的表现形式。所谓“好的内容”,不仅是对史实细节的艺术化再现,更抓住了与新时代共鸣、共情、共振的价值点——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实业救国的壮阔实践,大爱无疆的民族精神。这些核心价值,是逐梦筑梦的现代中国人仍需坚守与赓续的。正因如此,十九大报告才明确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所谓“走心的表现形式”,就是艺术创造贴近性的基本遵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牛犇的信中所说,文艺工作者要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2017年,话剧《张謇》创排当年连续商演50场,观众超过5万人,创造了南通原创剧目连演场次的纪录;随后,在“精彩江苏”文艺展演评比中,《张謇》又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文华优秀剧目奖、导演奖、表演奖。圈内叫好、市场叫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样的作品才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春色满园。
美玉须切磋,好戏靠打磨。从此前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到今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张謇》站上了更广阔的舞台,向百炼成钢的精品工程更进一步。事实上,无论是从作品基调到多媒体背景、亦或是从灯光效果到演员调度与表演,该剧仍有不少有待商榷和提升的空间。在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国内戏剧界一流专家集聚一堂,各抒己见,为话剧《张謇》问诊把脉、出谋划策。按照“基金项目定律”,只要善于边改边演、只要勤于欲破欲立,更上一层楼的精品必会在集群化的项目工程中脱颖而出,再次余音绕梁、再次艳惊四座。
一场救国梦,一片爱国心。时过境迁,星移斗转,话剧《张謇》于悲剧中传扬的激昂力量,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大气大志大成的史诗级艺术语言。(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