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人生,无问西东
——访青年艺术家刘元捷
“我的习惯就是将一个主题、一种形式穷尽为止,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一旦走出,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对待雕塑,青年艺术家刘元捷如是表达了自己的创作习惯。
刘元捷1984年5月生于上海,源于对雕塑的热爱,2002年他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任教。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2014年他重回校园,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17年起,他开始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刘元捷
“其实艺术创作一直是塑造心目中的形象,在进行创作之前,最终雕塑的效果往往已经在心里了,我要做的就是将那个形象表现出来。”但是,这个“表现出来”的过程,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反复打磨,雕琢柳暗花明
在外人看来,一部雕塑作品最需要耗费大量心力的环节,在于进行雕刻的过程。“但我不这么认为,”刘元捷表示,雕塑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找到合适的雕塑原型,既要夸张,又不能失去真实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元捷萌生了创作一组以藏民为主题的雕塑作品的念头。酝酿了一段时间后,他果断行动起来。几次前往西藏进行采风和考察,结束后对小稿的人物造型进行反复的推敲论证,“单单是小稿作品,就创作了很多。”
此外,刘元捷还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尝试。他试图用西方古典主义永恒式的构图来表现藏民那种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比如借鉴米开朗基罗《晨昏昼夜》的人物动态来表现“山川之父”“河流之母”的形象。他借鉴《圣母子》的构图形式,以母性为题材创作了两组小稿。他还试图将雕塑人物与具有典型藏族寺庙特点的建筑相结合,通过建于高山之上的雍布拉康以及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建筑物,将神圣感表现出来。但因为找不到心中的那个“点”,这些选择都被弃用了。刘元捷笑言,“如果你来我的工作室,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变体尝试的废稿。”
艺术来源于生活,刘元捷最终将着眼点放在了藏族人物雕塑造型系列研究上。在他最终的构想中,藏族人民常年在高原上风吹日晒的脸庞,拥有未经任何雕饰的粗旷朴拙之气,这种旺盛的生命力在视觉感受上呈现出内在的刚强和外在的质朴,非常适合艺术创作上的需求。
于是,经历了太多次推翻重来的情况后,这一组雕塑作品终于诞生,刘元捷将其命名为《藏民系列——汉子》,主角是伟岸的男性藏民形象,表现他们的铁血柔情,刚强外表下柔软的那一面。
第一件雕塑中,一位身着半袖藏服,骑着摩托车的藏民,怀抱之中还有一只萌萌的小羊羔。这样一个组合雕塑不仅能够在塑造技巧上体现创作者的个人特色,即表现充分的塑造技巧、疏密安排等,又能够与之前表现的藏民题材拉开距离,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刘元捷作品《藏民系列——汉子》
而第二件雕塑中,伟岸的藏民汉子身后微微探出一个孩童,表现的正是现在的汉子与未来的汉子的更迭,是一种血脉的传承,故取名为《小汉子》。由于在之前的实践中已有积累,刘元捷在塑造手法上有所发展——将人物塑造进行了一定的夸张。他一方面对藏民汉子的比例上有所夸张,将藏民的上半身体量进行合理的夸大,另一方面用几何体去归纳藏民的造型,使之更为明确化。后期的表面处理上也有所变化,要求满足于既能够体现形体造型,又能够体现表面色彩的丰富性和材质感。
活在当下,探寻时代气质
采访中,刘元捷不止一次提到了“当下”这个词。
在与雕塑对话的漫长时光中,有多位老师指导着刘元捷不断前进。他继承了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大师的经典,又在西方现代主义大师那里学习到如何解构、如何构成、如何破与立。
而在东方的大师身上,刘元捷则感悟到了作为一个东方人的思维习惯,以及如何运用东方思维方式来解决当下的很多问题。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载体,但与生俱来的思维,是一众艺术家得以为作品注入灵魂的重要根基。
这些经历融会贯通,很大程度上铺就了刘元捷的创作方向——探寻当今时代气质。这一点,在其作品《今说——美惠三女神》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刘元捷作品《今说——美惠三女神》
尽管《今说——美惠三女神》的一系列作品在构图上还是沿袭了古典雕塑一贯的方式,但原来古典雕塑中女性的婀娜多姿却为朴实无华所替代,以期引起人们对当今女性群体形象的反思。对唯美的割裂和重构,也许在旁人眼中是一种偏执,然而很多艺术家不也都是偏执狂吗?
而在《雪原之路》系列作品中,除了抛开传统的主题和构图,刘元捷更希望塑造出一个英雄的形象,他想传达出一种有担当、有爱心、充满正能量的气质。因为,在当下这个显得有些浮躁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英雄,需要昂扬向上的精神。
2016年,刘元捷的树脂雕塑《雪原之路——西藏藏族人物雕塑造型系列研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这成为刘元捷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的契机,他得以再次站在大师的杰作面前冥思苦想,在形式语言和选定题材的问题上进行不断推敲,去寻找一种既适合于自身,又能够表现这个时代的创作方式。
在刘元捷看来,当今时代是一个融合的时代,是一个艺术创作不断突破边际的时代。“无问西东——我想这个词很好地诠释了我当下的状态。”(光明网记者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