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以诗意与美,斫一张好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以诗意与美,斫一张好琴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9-11 13: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以诗意与美,斫一张好琴

——访青年艺术家何清俊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古琴,是我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抚琴,成为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可谓琴乐的精髓。今天,时移世易,古琴的魅力依旧不减,吸引了一大批从业者、爱好者。青年艺术工作者何清俊,便是其中之一。

以诗意与美,斫一张好琴

何清俊近照

  何清俊,人如其名,人如其艺。在他看来,诗意与美感是艺术的真谛,艺术应当追求清雅俊美。这种创作理念,在工艺美术《金漆错古琴》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体现。《金漆错古琴》突破了古琴漆艺之素漆的传统,将犀皮漆工艺、错金银工艺与现代古琴漆艺有机结合,给人纹饰自然流动、色彩华丽典雅的独特美感,且视觉与音色效果和谐统一,先后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滚动资助。

  那么,在物质极大丰富、娱乐方式多样的今天,作者是怎样与古琴结缘的?《金漆错古琴》是如何诞生的,背后有哪些精彩故事?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何清俊。

  何老师,可否简要介绍下自己的艺术生涯?

  何清俊:1976年,我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家里艺术氛围较好。父亲从艺校毕业后,分配至花鼓剧团工作,后为照顾家庭,调到离家更近的供销社。父亲年轻时喜欢吹拉弹唱,我从小耳濡目染,对民族乐器有了最初的认知。大伯父于抗战胜利后,考上武昌艺专国画科(今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分配至武汉国画院工作。受其影响,我从小接触了较多的绘画作品。

  大学期间,我学的是美术教育专业。那时,专业分科不像现在这么细致,而是有点通识教育的意味。除了书法、音乐、绘画、雕塑、水彩、手工、文学等一些基础课程,还要学习数学、生物、教育学、心理学,甚至无线电修理、果树嫁接和扦插、蘑菇种植、淡水鱼养殖等各种实用技能型课程。每门课程,都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不仅在思维方式上受到了启发,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岁那年,我的书法作品在一次省级展览中获得金奖,备受鼓舞。

  读研阶段,我学的是平面设计,毕业后分配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逐渐转向工艺美术创作。后来,调到湖北美术学院工作后,怀着对传统器乐和美术的热爱,开始了古琴漆艺研究。《天问古琴》《水墨青花古琴》《细腰古琴》等一些作品,均是在研究断纹古琴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尝试。这些年,在坚持工艺美术创作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平面设计,以及水墨画、插画创作。相关作品《炫彩运动》《我们需要水》《溪桥烟雨》《天高云淡》《海子诗歌》等,有幸获得了业界关注和认可。

  广泛的兴趣,使我得以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互相贯通,并保持艺术思想和艺术精神的平衡。一位称职的艺术家,需要全面而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开阔的视野。另外,创造性思维也不可或缺。一件艺术作品,若仅停留在对他人的简单复制,往往就鲜有价值和意义。有个性、有特色,才能让人记住。对于艺术家来说,创造性思维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文化和审美素养、艺术表达能力积累到一定体量后,自然迸发出来的。

以诗意与美,斫一张好琴

工艺美术《金漆错古琴》

  创作工艺美术《金漆错古琴》的契机是什么?

  何清俊:真正接触古琴斫制,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受朋友委托,设计古琴造型。刚开始觉得很简单,设计了一些样式,可是制作完成后,发现音色与演奏不符合要求。于是,我立即找来文献资料,认真钻研古琴的构造与发声原理、外形与音色的关系,以及大漆工艺对音色和演奏的影响,等等。通过实践,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在这一基础上,我开始尝试研究新制古琴的断纹制作。传统的古琴断纹是自然形成的,一般需要一百年以上,经常演奏震动。而大部分新制古琴的断纹,是通过热胀冷缩或者化学处理来实现的,对漆面有很大损伤,实不可取。那么,如何制作断纹,才能不伤害漆面?我多采用传统堆漆打埝、预埋线索等方法。

  后来,在查找文献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汉代时,已制作出了绿色花纹的绿绮琴;唐代时,金银平脱、描金、螺钿等工艺,已应用在古琴上了。我根据文献描述,结合之前做古琴断纹的经验,并借鉴古代错金银的工艺,开始了现代古琴漆艺研究。《金漆错古琴》,便是这样一次尝试。

  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您是怎样克服的?

  何清俊:古琴作为一种乐器,需要满足演奏功能,以及对音色的需求。从演奏角度来看,传统古琴为能经受住琴弦的反复摩擦,琴面通常以天然生漆为主,调和鹿角霜、朱砂、八宝灰等介质来制作。这样,荫干后,硬度和漆膜的光洁度都会比较好。

  《金漆错古琴》的创作,需要使用多种色漆和调色油。大漆干燥,是通过生化反应来实现的。荫干后,色漆的发色和硬度的控制,比较困难。试验各种调色材料,耗费周期较长。打磨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例如怎样让金线能够最大程度地显现。

  除此,琴徽位置设定、琴弦安装等,都需要一定的传统律学基础。相关数据和知识,可以通过文献查找到。但是,音色控制需要较高的音乐素养。对音色好坏的辨别,是制作古琴的基本前提。这方面,完全依赖个人经验。通过请教古琴演奏专家,以及对现存唐宋名琴进行音色分析,我发现,古琴与编钟、洞箫、二胡等乐器有相通之处。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

  古琴的腹槽开法、纳音形状、音柱、腹腔结构、出音孔、木料密度、面板厚薄等,都对音色有很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漆灰成分与髹漆层数,也对古琴音色有所影响。这是因为,与之相关的琴弦震动带来的能量损耗、衰减时间,均与音色密切相关。诸如此类,都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金漆错古琴》最初只是个不成熟的构想,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激发了我深入研究传统斫琴工艺的信心与勇气,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我还在着手恢复、发掘、发展《髹饰录》中有记载却已失传,并有着重要价值的古代工艺。这些,都可以用于古琴漆艺研究及其他工艺美术创作。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