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一题材类型作品的新发现、新解释
——在话剧《甲午祭》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欧阳逸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
《甲午祭》这出戏我很早就看过,昨天晚上我又认真地研究了一晚上剧本,我认为这样今天才有发言的资格。今天,我与在座的各位专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让这出戏好上加好,成为真正的精品。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要求,我会多谈一些建议以及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但在提建议之前,我还是要充分肯定该肯定的东西,否则改来改去就有可能把值得肯定的东西改了,这个是很有可能的事。
刚才张团长也介绍了,《甲午祭》从2016年到现在走过了两年的时间,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肯定和表扬,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观众考察的好作品。甲午海战这一题材深受艺术家们的喜爱,甚至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相关的文艺作品出现,后续又有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各种形式,将这段历史搬上了荧幕和舞台。那么,在众多同类型题材的作品中,《甲午祭》凭借什么脱颖而出?我认为正是因为它有新的发现、新的解读。
《甲午祭》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典型社会环境。引子部分简明扼要地点出导致甲午战争的社会因素和导火线,将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以及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等几条线索连了起来。该剧的主线非常清晰,始终围绕清政府在重大问题的决策展开,但此时无论清政府选择战还是和,都已经不是技术问题、思维问题,预示着清政府已走到了最后的阶段。
剧中的一句“中国觉醒自今日始”宣告了大清王朝的覆灭,是一封死亡报告书,这一点是非常精准的。我们看到了慈禧、李鸿章、光绪帝几位重要人物的逻辑,感觉到清政府这个政体已经到了无可救药、非败不可的地步。真实地将历史呈现出来,是这部剧取得的重要成绩,也是产生《甲午祭》相关剧情的必然原因。这与建国前的《清宫秘史》是不相同的,《清宫秘史》主要写的是光绪和慈禧的情感,而本剧就是写出了真实的历史,即所谓的“情感无不屈服于政治”。这是该剧值得被肯定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全剧以戏剧思维方式再现历史事件。虽然用戏剧思维做戏剧听起来像常识,但现在偏偏有部分创作者,把戏剧思维放到一边,用其他的思维来写剧,就难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甲午祭》的编剧、导演严格地使用戏剧思维方式处理,体现出人物与人物戏剧性关系的建立、演变,同时,人物关系的交织不仅不会使人感到凌乱,还非常清晰。剧中所有的冲突都产生了戏剧的突变,剧情悬念迭出、引人入胜。
第三点是独特人物的特有逻辑。我们不去讨论是否因为使用军费修缮颐和园而导致甲午海战战败的历史学问题,我们要关注的是慈禧这个人物的逻辑,以及李鸿章为慈禧所作的辩解。慈禧认为,颐和园就是大清的颜面,如果连大清的颜面都保不住,必然各方会揭竿而起。慈禧的诡辩让我们看到一个没落了的封建王朝的政治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李鸿章的解释就更妙了。作为一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的忠臣,他在修缮颐和园和购置军舰中间左右为难。这就正应了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他只知君王不知国民,只知大清不知中国,只知这个朝廷的灭亡毁灭与重生不知民族的毁灭与重生……”而这正是造成李鸿章悲剧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部剧除了以上的三个成绩外,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我个人还有几点建议:
第一,就是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有句非常重要的台词“中国觉醒自今日始”,这句话他在剧中重复了三次。这句话对吗?对。但是这句话让李鸿章讲,合适吗?我认为并不合适。李鸿章是一个政治家,但对于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对于《甲午祭》这部剧而言,我们并非要一个标点化、符号化的李鸿章,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李鸿章。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拥有他自己独特的逻辑。李鸿章有一腔治国平天下的热情,但他并非忠于国家而是忠于朝廷。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李鸿章早已知晓。中日之战不可避免,也是他意料中的事情。但,面对这一切,李鸿章毫无防备,也不想抵抗,所有的不作为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因此,由李鸿章说出“中国觉醒自今日始”有悖于情理,他不配讲这句话。
第二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要搞清楚冯嘎子究竟是什么人。十三姑伺候了李鸿章很多年,十三姑和冯嘎子之间应该有一层很特殊的关系,这样才能顺利地让冯嘎子成为历史呼声的代言人。
第三个问题就是在丁汝昌等人牺牲后,出现了一束灯光,就仿佛是这些士兵的灵魂发出的一种声音。表达了这些士兵在临死之前是如何的愤怒、悲壮。但我要说,对于这些人,只单纯表达愤怒和悲惨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在这一部分能够带出深刻的历史反思,包括丁汝昌在内的士兵,不光是喊出我们如何英勇,还应该喊出他们对历史的思索和困惑:国家究竟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才能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光明网记者刘冰雅采访整理)